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農民土地依戀問題與征地制度改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25529
- 條形碼:9787305225529 ; 978-7-305-2255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民土地依戀問題與征地制度改革 內容簡介
本研究的土地依戀, 指的是被征地農民對曾經擁有的農村土地的一種積極情感關系, 可定性闡釋為土地權利、土地文化、土地附屬物、生活方式、社會關系、土地根植、土地經濟等七個方面。借鑒地方依戀理論, 將土地依戀定量劃分為土地依賴和土地認同兩個維度, 并且具有良好的統計意義。同時, 政策評價、不足的空間環境、改善的空間環境、土地根植、農業屬性等5個維度因素, 分別對土地依賴和土地認同產生影響。
農民土地依戀問題與征地制度改革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城鎮化背景下的人地情感關系
1.1.1 城鎮化:人地情感改變的驅動力
1.1.2 被征地農民:城鎮化進程的伴生群體
1.1.3 征地安置補償:基本層次的需求保障
1.1.4 土地資源:兼具文化象征意義的綜合體
1.2 研究目標
1.3 研究意義
1.3.1 補充地方依戀研究的內容
1.3.2 拓展土地利用研究的視角
1.3.3 提供政策實施層面的反思
第2章 相關文獻回顧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研究回顧
2.1.1 地方依戀研究回顧
2.1.2 土地依戀研究回顧
2.1.3 研究述評
2.2 相關理論基礎
2.2.1 人地關系理論
2.2.2 土地倫理學
2.2.3 新文化地理學
第3章 主要研究內容及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主要研究內容
3.3 主要研究方法
3.3.1 質性研究方法
3.3.2 定量研究方法
3.3.3 理論剖析方法
第4章 研究區域概況及數據獲取
4.1 研究區域概況
4.1.1 無錫市經濟社會概況
4.1.2 調研案例小區概況
4.2 數據獲取過程與調查數據描述
4.2.1 數據獲取過程
4.2.2 調查問卷數據處理及描述
第5章 被征地農民土地依戀的內涵及特點
5.1 土地依戀的內涵
5.1.1 被征地農民對土地的積極性認知
5.1.2 被征地農民土地依戀的構成維度
5.2 土地依戀的行動邏輯
5.2.1 愿意放棄土地
5.2.2 愿意放棄但依戀
5.2.3 不愿放棄土地
5.2.4 土地依戀的行動邏輯
5.3 土地依戀的特點
5.3.1 社會性
5.3.2 歷時性
5.3.3 動態性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征地安置對被征地農民土地依戀的影響
6.1 土地依戀的概念性定量維度
6.1.1 理論依據
6.1.2 實證依據
6.2 土地依戀的驅動因素概念性定量維度
6.2.1 時間屬性
6.2.2 土地權利
6.2.3 土地根植
6.2.4 物理環境屬性變化
6.2.5 經濟福利屬性變化
6.2.6 社區融合屬性變化
6.2.7 土地經濟屬性
6.3 土地依戀影響機制研究
6.3.1 概念性影響機制模型
6.3.2 土地依戀的定量維度檢驗
6.3.3 征地安置驅動因素的定量維度檢驗
6.3.4 征地安置對土地依戀的影響機制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基于土地依戀的被征地農民受償意愿和日常生活批判研究
7.1 基于土地依戀的被征地農民受償意愿
7.1.1 受償意愿的影響因素
7.1.2 土地依戀與貨幣補償金額受償意愿
7.1.3 土地依戀與房屋補償面積受償意愿
7.2 基于土地依戀的被征地農民日常生活異化現象
7.2.1 日常生活視角下人與土地情感關系的異化
7.2.2 日常生活視角下人與人情感關系的異化
7.3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與討論
8.1 研究結論
8.2 討論與建議
8.2.1 討論
8.2.2 建議
8.3 本書創新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附圖目錄
附錄二:附表目錄
附錄三:土地依戀居民深人訪談提綱
附錄四:土地依戀居民調查問卷
后記
1.1 城鎮化背景下的人地情感關系
1.1.1 城鎮化:人地情感改變的驅動力
1.1.2 被征地農民:城鎮化進程的伴生群體
1.1.3 征地安置補償:基本層次的需求保障
1.1.4 土地資源:兼具文化象征意義的綜合體
1.2 研究目標
1.3 研究意義
1.3.1 補充地方依戀研究的內容
1.3.2 拓展土地利用研究的視角
1.3.3 提供政策實施層面的反思
第2章 相關文獻回顧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研究回顧
2.1.1 地方依戀研究回顧
2.1.2 土地依戀研究回顧
2.1.3 研究述評
2.2 相關理論基礎
2.2.1 人地關系理論
2.2.2 土地倫理學
2.2.3 新文化地理學
第3章 主要研究內容及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主要研究內容
3.3 主要研究方法
3.3.1 質性研究方法
3.3.2 定量研究方法
3.3.3 理論剖析方法
第4章 研究區域概況及數據獲取
4.1 研究區域概況
4.1.1 無錫市經濟社會概況
4.1.2 調研案例小區概況
4.2 數據獲取過程與調查數據描述
4.2.1 數據獲取過程
4.2.2 調查問卷數據處理及描述
第5章 被征地農民土地依戀的內涵及特點
5.1 土地依戀的內涵
5.1.1 被征地農民對土地的積極性認知
5.1.2 被征地農民土地依戀的構成維度
5.2 土地依戀的行動邏輯
5.2.1 愿意放棄土地
5.2.2 愿意放棄但依戀
5.2.3 不愿放棄土地
5.2.4 土地依戀的行動邏輯
5.3 土地依戀的特點
5.3.1 社會性
5.3.2 歷時性
5.3.3 動態性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征地安置對被征地農民土地依戀的影響
6.1 土地依戀的概念性定量維度
6.1.1 理論依據
6.1.2 實證依據
6.2 土地依戀的驅動因素概念性定量維度
6.2.1 時間屬性
6.2.2 土地權利
6.2.3 土地根植
6.2.4 物理環境屬性變化
6.2.5 經濟福利屬性變化
6.2.6 社區融合屬性變化
6.2.7 土地經濟屬性
6.3 土地依戀影響機制研究
6.3.1 概念性影響機制模型
6.3.2 土地依戀的定量維度檢驗
6.3.3 征地安置驅動因素的定量維度檢驗
6.3.4 征地安置對土地依戀的影響機制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基于土地依戀的被征地農民受償意愿和日常生活批判研究
7.1 基于土地依戀的被征地農民受償意愿
7.1.1 受償意愿的影響因素
7.1.2 土地依戀與貨幣補償金額受償意愿
7.1.3 土地依戀與房屋補償面積受償意愿
7.2 基于土地依戀的被征地農民日常生活異化現象
7.2.1 日常生活視角下人與土地情感關系的異化
7.2.2 日常生活視角下人與人情感關系的異化
7.3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與討論
8.1 研究結論
8.2 討論與建議
8.2.1 討論
8.2.2 建議
8.3 本書創新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附圖目錄
附錄二:附表目錄
附錄三:土地依戀居民深人訪談提綱
附錄四:土地依戀居民調查問卷
后記
展開全部
農民土地依戀問題與征地制度改革 作者簡介
徐國良,江西財經大學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講師,南京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江西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主要從事土地利用規劃、區域經濟與發展、人文地理學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Habitat International》、《Cities》、《Sustainabilitv》、《資源科學》、《現代城市研究》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青年博士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規劃項目、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項目等項目4項。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