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德耀中原-河南省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112742
- 條形碼:9787215112742 ; 978-7-215-1127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耀中原-河南省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 本書特色
《德耀中原河南省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集中展示河南省的全國道德模范光輝形象、匯聚中原*加出彩磅礴力量 。 該書立體刻畫了一批英雄群像。書中收錄的“全國道德模范”,此前已在河南內外媒體做了廣泛深入的報道如何藝術地再現他們的感人事跡,刻畫出立體感人的藝術形象,對作者和編者都是一個考驗。通讀全書,可以發現,作家們都對讀者耳熟能詳的**典型進行了*加深入細致的采訪,并通過藝術的手法進行了還原和提升,每篇作品都做到了見人見事,見細節,見情感,見思想,見品格,使得這些道德模范*立體豐滿,*撼人心魄。且書中的每一個人物既有主體報道,又附錄了人物檔案,還有一些篇章增加了詩歌體裁,以詩歌的形式頌贊道德模范。
德耀中原-河南省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 內容簡介
《德耀中原:河南省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以紀實文學的手法,記述了從一屆至第六屆獲得全國道德模范的河南人的壯舉及模范事跡,彰顯了河南人的大美、大愛。如:見義勇為的魏青剛、李學生;敬老孝親的謝延信;誠實守信的王一碩、范海濤等。事跡感人,催人淚下。《德耀中原:河南省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河南、提升河南形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德耀中原-河南省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 目錄
歲月的谷粒
生命的重量——全國道德模范謝延信紀事
謝延信
諾言——全國道德模范范海濤紀事
你讓無數的百姓感謝共產黨
寸草春暉——全國道德模范裴春亮紀事
鄉親不富誓不休
一言為重百金輕——全國道德模范王一碩紀事
黃河浪花
善德薪火路——全國道德模范黃久生紀事
感恩鄉愁
初心——追記全國道德模范、開國上將長子許光
沒有授勛的將軍
愛的延續——全國道德模范陳九紀事
小草把綠色給了大地
一諾千金——全國道德模范李江福紀事
一磚千沙筑萬廈
平凡的生命開出英雄花——追憶全國道德模范李學生
驅趕死亡的人
大地之子——全國道德模范魏青剛紀事
黃海里濺起巨大的驚嘆
“突擊隊長”的莊嚴承諾——全國道德模范周國允紀事
周國允:國之允,人之本
今生欠你一個擁抱——全國道德模范吳新芬紀事
兩地書,一生緣
兒子,我想再愛你一次——全國道德模范劉興元父子紀事
臘梅風骨
嫂娘——全國道德模范趙小參紀事
母愛偉大
無銜司令——全國道德模范張全收紀事
一種生長,是為了多的生長
火海英雄王鋒——全國道德模范王鋒紀事
浴火永生
德耀中原-河南省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 節選
《德耀中原:河南省全國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 隱功埋名老英雄 ——全國道德模范李文祥紀事 王鋼 這是一位英雄,一位從火里滾過來、從血里蹚過來、從死尸堆里爬過來的戰斗英雄。 然而他的傳奇,并非因為顯赫,而是因為消隱。 李文祥的人生分成了兩半——前面15年的從軍和轉業,威名卓著,雄壯火爆,高潮迭起;后面50年的回鄉務農,隱功埋名,平凡淡泊,波瀾不驚。幡然的跌宕,巨大的落差,前后如同峰谷,前一半有多高,后一半就有多深;前一半有多奇崛,后一半就有多沉寂……直到2011年1月4日的那個偶然。 當時,李文祥已經86歲,是一位身患腦血栓、青光眼的拄杖老人了。新年伊始,家里忽然來了一大群人,他以為又是民政干部慰問老軍人呢,卻不知坐在面前的是走訪基層的時任省委書記盧展工。寒暄之后,省委書記指著條案上一幅身著戎裝佩戴獎章的陳舊畫像,問他:“您這幾個軍功章還在嗎?我看看行嗎?” 李文祥老人愣了一愣。回鄉50個年頭了,畫像隨手擺在那里已經熟視無睹。現在忽聞一聲追問,他蒼老的面容里本能地露出一絲倔強,凜然不容懷疑的倔強。他顫巍巍地起身,拄杖走進西間臥室,從老式桌子的屜底深處,摸出了一個已經灰黃磨損的小白布包,放在省委書記面前。當書記解開小布包四角系的結時,他頷首坐在對面,下巴抵在扶杖的手背上,仿佛伏在桌邊的一個孩子,在等待老師檢查他的作業。 嗬! 1945—1959年解放獎章,三野第二十八軍第四屆英模大會紀念章,淮海戰役紀念章,渡江戰役紀念章,福州戰役特等人民功臣獎狀,第十兵團戰斗模范獎狀……獎狀背后還補充了一段鋼筆文字:“立功事跡:一、濟南、淮海、平潭戰役中一貫機動靈活英勇頑強,共立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特等功一次。二、進軍福建時不怕勞苦,幫助同志們勞動,一貫帶頭起模范作用。三、在備戰練兵中能夠教育同志,進行思想互助,自己對軍事演習特別積極,帶頭苦練,對再戰金門決心很大。”布包里,還有一對少尉肩章和剩下一片的紅布領章,以及一本1954年5月上海第23次印刷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省委書記激動地說: “這一包東西,了不得!這就是我們的英雄啊!” 在聽了老人的經歷后,省委書記說:您當兵打仗,又參加新中國建設,當國家有困難的時候,您就報名回農村了,什么都沒有要。 老人擺擺手:沒待遇,我不要待遇。 沒有一絲炫耀,沒有一絲驕傲,他猝然之下拿出布包,只是為了證明沒有虛夸說謊,這是真的。小布包里的一切,氣吞萬里,重逾千鈞,真真切切是用命換來的! 就在這一天,李文祥人生的兩極終于貫通了。戰斗功臣的64年風雨,英雄老人的86年心路,從此漸漸顯影。 老人的獨生女兒李金英,在人群散去之后問:爹,你的小布包里是啥東西呀,讓這么多人稀罕? 記者問李文祥老人,如果省委書記沒發現你的小布包,它會悄悄放到什么時候?老人笑道:等我死了,放棺材里帶走。 戰場的壯烈 李文祥也許生來注定要當兵。 他1925年農歷端午出生于今河南省濮陽市范縣白衣閣鄉北街村的一戶貧苦農家。5歲時母親氣病而亡,他離開父親和弟妹,投靠殷莊姥姥家。為了混口飯吃,他在兵荒馬亂之中輾轉奔突。14歲報名參加八路軍,年齡太小部隊不收。16歲賣身當兵,入國民黨石友三部當勤雜兵,在范縣大堤上與日本鬼子打仗失敗潰逃時,遇到八路軍,留在八路軍當了兵。 他1947年正式參軍加人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1949年華野十縱改編為第三野戰軍第二十八軍。在連續參加的6次戰役中,他驍勇善戰的潛質得以充分綻放。 ◇濟南戰役 1948年9月16日晚打響的濟南戰役,對重兵固守的城市展開強攻。李文祥所在的華野十縱二十九師八十五團,主攻濟南外城西面的永鎮門。城墻堅如鐵桶,敵人使用三層火力網和磷光彈、毒氣彈、火焰噴射器,部隊殊死苦戰,副團長負重傷,還犧牲了兩位營長。這時李文祥報名參加了二營爆破隊。 ……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