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當代中國城市社區治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60646
- 條形碼:9787513060646 ; 978-7-5130-6064-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中國城市社區治理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案例闡述當代中國城市社區治理中的組織與權力運行機制。首先,從歷史的角度分析長堤社區組織與權力的起源;其次,從靜態的角度分析長堤社區組織與權力的結構;再次,從動態的角度分析長堤社區組織與權力的展演過程;*后,基于前述實證分析提出在社區治理過程中,社區權力網絡結構呈現多維架構,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和社區協商議事會四大社區組織共同決定社區公共事務,支配社區權力。在這種多維架構中,國家權力時有顯露,從而構成整個社區治理進程中的兩大結構性力量——行政建設和自治建設,這兩種力量整合的路徑選擇是走法制化道路,建設社區民主政治,實現社區民主自治,走向“小政府、大社會”。讀者對象:城市社區治理研究者、城市社區工作者、社會學研究者、民政部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工作人員、社區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等
當代中國城市社區治理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案例闡述當代中國城市社區治理中的組織與權力運行機制。首先,從歷史的角度分析長堤社區組織與權力的起源;其次,從靜態的角度分析長堤社區組織與權力的結構;再次,從動態的角度分析長堤社區組織與權力的展演過程;很后,基于前述實證分析提出在社區治理過程中,社區權力網絡結構呈現多維架構,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和社區協商議事會四大社區組織共同決定社區公共事務,支配社區權力。在這種多維架構中,國家權力時有顯露,從而構成整個社區治理進程中的兩大結構性力量——行政建設和自治建設,這兩種力量整合的路徑選擇是走法制化道路,建設社區民主政治,實現社區民主自治,走向“小政府、大社會”。讀者對象:城市社區治理研究者、城市社區工作者、社會學研究者、民政部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工作人員、社區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等
當代中國城市社區治理 目錄
一、研究的緣由、問題及意義
二、已有研究和理論的檢討
三、理論結構
四、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五、結構安排
**章社區的背景
一、人文特征
二、歷史沿革
三、組織狀況
第二章組織的轉換與權力的更迭
一、保甲制的消解
二、“組織起來”:權力的重塑
三、初期的建政
第三章全能主義架構中的社區政治
一、社區行政化:權力的集中與回落
二、單位制社會與社區真空化:權力的萎縮與解構
第四章社區的再造
一、街居制的重建
二、權力的擴張與失序
三、社區制建設的進入
第五章建設“社區”:權力結構的調整
一、組織網絡的生長
二、權力的重組與分化
三、社區精英的角色和行為
第六章契約化與組織化:權力的適度分化
一、契約化的社區環衛
二、社區治安的組織機制
第七章社區公共權力秩序的調控與維系
一、長堤社區權力結構與運行模式
二、矛盾與沖突:利益的調適
三、溝通與合作:社區資源的共享路徑
第八章結語:社區中的政治與政治中的社區
一、 多維架構中的社區組織與權力網絡
二、政府與社區:兩種力量的整合
三、城市社區民主:面對未來的選擇
四、社區民眾:在國家與社會之間
參考文獻
當代中國城市社區治理 作者簡介
劉嫻靜,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現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教師,主要研究領域公共管理和城市社區治理。主編《社區建設與社會治理創新》;發表論文25篇,其中核心論文4篇。 主持課題(已結題): 北京市社區公共服務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項目,5萬); 北京市社區社會組織的培育與發展(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8萬); 城市社區治理中的組織與權力(校基金項目,2萬)。 參與課題(已結題): 《構建和諧城市社區視野中的社區文化建設對策研究》(天津市文化藝術科學研究規劃項目,5萬) 《社會轉型過程中近郊農民群體行為研究》(北京市教委科技計劃項目,5萬) 《公民政治參與組織化實現路徑設計》(北京哲學社科規劃項目,8萬)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角的共同富裕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計劃面上項目,5萬) 《北京市社會矛盾化解機制研究》(北京市教委科技計劃,5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