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梁實秋系列:雅舍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09655
- 條形碼:9787203109655 ; 978-7-203-10965-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梁實秋系列:雅舍隨筆 本書特色
★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像一朵花。 ——冰心
梁實秋系列:雅舍隨筆 內容簡介
《雅舍隨筆》收錄了梁實秋先生多年的讀書札記、私人書信和詩歌作品,分“讀書札記”“尺牘寸心”“詩心盎然”三部分編輯而成。這些文字直抒性靈、不事雕琢,真實地呈現出作者的日常生活、思想觀念和人格精神,于平淡中流露真情,于瑣碎中蘊含智慧。此次經過認真校勘,修訂了引文中的不少錯訛,并首次對艱深晦澀的詞語加以注釋,便于讀者理解。
梁實秋系列:雅舍隨筆 目錄
亞瑟王的故事
布道書
莎士比亞與性
莎翁夫人
莎士比亞與時代錯誤
斯威夫特自挽詩
約翰遜的字典
桑福德與墨頓
《造謠學校》
瑪麗·蘭姆
塵勞
拜倫
沙發
奧杜邦
林肯告別春田
沉默的龐德
《大街》
納什
布勞德斯基的悲劇
陶淵明“室無萊婦”
讀杜記疑
劍外
《曾孟樸的文學旅程》
《登幽州臺歌》
《詞林摘艷》
唐云麾將軍碑
金縷衣
《傳法偈》
懸記
竹林七賢
管仲之器小哉
《飲中八仙歌》
萬取千焉,千取百焉
生而日諱
復詞偏義
海晏河清圖
孝
第二輯 尺牘寸心
寫給劉英士先生的信
寫給孫伏園先生的信
寫給舒新城先生的信
寫給劉白如先生的信
寫給張佛千先生的信
寫給林海音女士的信
寫給余光中先生的信
寫給陳祖文先生的信
寫給吳奚真先生的信
寫給陳秀英女士的信
寫給聶華苓女士的信
寫給蔡文甫先生的信
寫給夏菁先生的信
寫給梁錫華先生的信
寫給沈葦窗先生的信
寫給小民女士的信
寫給繆天華先生的信
寫給羅青先生的信
寫給陶龍淵先生的信
寫給黃天白先生的信
寫給林芝女士的信
寫給江新華先生的信
寫給方仁念女士的信
關于徐志摩的一封信
舊箋拾零
第三輯 詩心盎然
荷花池畔
沒留神
一瞬間的思潮
冷淡
蟬
疑慮
重聚之瓣(摘錄數段)
春天的圖畫(十首之二)
二十年前
對墻
送一多游美
舊居
秋月
夢后
荷花池畔
答一多
幸而
早寒
寄懷一多
小河
懷——
答贈絲帕的女郎
贈——
一九二二年除夜
尾生之死
海嘯
海鳥
夢
題璧爾德斯萊的圖畫
荊軻歌
REPLY FROM A“CHINEE”
梁實秋系列:雅舍隨筆 節選
《雅舍隨筆》: 亞瑟王和他的圓桌武士的故事,一向流行很廣,尤其是丁尼生把這些故事寫成了敘事詩,多有渲染,使其更近于人情,遂成為每個兒童都耳熟能詳的通俗讀物。騎士踏上征途,茫茫然不知所之,尋求刺激,扶弱抑強,以游俠自任,或除暴客,或斬妖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永無休止。中古時期特有的一種浪漫的戀愛觀,所謂“高雅的愛”,對意中人奉若神明,唯命是聽,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而對象又往往是有夫之婦,于是幽會私奔,高潮迭起。凡此種種,把這中古羅曼史點綴得花團錦簇,色彩鮮明,至今仍能給人以新奇的喜悅。 亞瑟的故事有很多荒誕不經的地方,像亞瑟的那一把魔劍,能削鐵如泥,插在石頭里誰也拔不出來,一定要等待“真命天子”才能一拔即出。亞瑟垂死之際這把劍又被拋在水里,水里伸出一只怪手把劍接了過去而逝。幫助亞瑟殺敵致果的魔師梅林,幻術百出,真是神通廣大。像這樣奇異的穿插,一望而知是詩人的捏造,無論是兒童或成年的愛聽故事的人都不妨姑妄聽之。但是也有喜歡刨根問底的人,要進一步問亞瑟與其圓桌武士究竟有無其人,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抑或是詩人向壁虛造的資料?因為亞瑟王是第五或第六世紀的人物,而當時各家史籍竟無片言只語涉及其人,偶有提到他的文字亦語焉不詳,甚至帶有神話意味。所以研究文學與歷史的人,大概都對亞瑟故事之真實性持保留的態度。近閱六月二十一日《新聞周刊》,有一段關于亞瑟的報道,如下: 亞瑟王的傳說,一直有人信以為真,*近英國的歷史學家頓寧(Robert Dunnjingg)在反對方面又添上了他的異議。他寫了一《雅舍隨筆(精裝)》關于薩摩塞郡的基督教的歷史,他說亞瑟王故事至少有一部分是十二世紀的格拉斯頓伯里寺院中的僧侶搞的一項招攬生意的噱頭,這寺院據說是亞瑟王及其不貞之后桂妮維亞的埋身之所。據傳說,亞瑟王在六世紀中葉,在戰斗中受了致命傷,然后由一船載之而去,到了一個名為阿瓦龍的魔島之上,其地在英格蘭之西方。格拉斯頓伯里寺就是建在那個地方,但后于一一八四年毀于火災。有一天,寺僧掘地為墓,掘出了一個鉛質十字架,上有拉丁文字:“著名的亞瑟王長眠于此阿瓦龍島上。”再往深處掘,乃發現龐大的橡木棺,內有一軀體壯大的男子骨骼及一骷髏,左耳上方有曾被擊碎模樣。尸骨的一邊又有一副較小的骷髏,幾縷細弱的黃發。 當時一般人都以為這遺骸就是亞瑟王及桂妮維亞。但是頓寧于仔細研究一切有關文獻之后,乃得一結論,這可能全是那些僧人編造出來的謊言,借以斂財重建寺院。捐款紛紛而來,但是被獅心王截斷了,因為他更感興趣的是第三次十字軍。“人們必須加以誘騙使之繼續地慷慨輸將”,頓寧說,“偽造文書與欺騙行為好像在*虔誠的宗教人士之間,也不是不常見的。格拉斯頓伯里建筑基金的來勢漸行疲軟之際,硬指格拉斯頓伯里為阿瓦龍而且發現了亞瑟的墓,豈不是*好的宣傳手段?” 凡是傳說,當然是不易消滅的。在格拉斯頓伯里之南僅僅十英里的地方,有一群英國考古學家(號稱“卡美洛特研究委員會)已經在一座山下掘了好幾年,以為那就是亞瑟王宮廷所在的卡美洛特之故址。已故的丘吉爾對于揭發亞瑟王故事之虛偽的人也不大以為然。在他的《英語民族史》里,丘吉爾描述亞瑟王的傳說為:“其題材之踏實,其靈感之豐富,其為人類遺產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較之《奧德賽》或《舊約》皆無遜色。 ……
梁實秋系列:雅舍隨筆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原名梁治華,字實秋,號均默,中國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一生留下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和譯作。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雜文》《雅舍談吃》《看云集》《偏見集》《秋室雜憶》《槐園夢憶》等。譯作《莎士比亞全集》風靡世界。學問博洽,辭章典雅,崇尚貴族主義精神,具有細致入微的洞察力和游刃有余的幽默感,可謂:博學善屬文,言語妙天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