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聯盟、戰爭、均勢 冷戰時代的中國戰略決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58932
- 條形碼:9787501258932 ; 978-7-5012-5893-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聯盟、戰爭、均勢 冷戰時代的中國戰略決策 本書特色
《冷戰時代的中國戰略決策》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冷戰結束40余年中國的戰略決策,其內容包括聯盟、局部戰爭、國際危機管理、大規模對外軍事援助、全面戰備、建構均勢戰略,等等。通過重新研究與蘇聯結盟、抗美援朝、“炮擊金門”、援越抗美、調整對美政策、中蘇關系“正常化”等六個案例,揭示了冷戰時代中國戰略決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并初步建構了研究中國戰略決策的理論和分析框架。
聯盟、戰爭、均勢 冷戰時代的中國戰略決策 內容簡介
牛軍教授認為,在已有的知識體系中,歷史知識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觀察和經驗,特別是對于決策實踐者,歷史知識甚至是認識和處理當前有關事務的主要知識、主要的參照系。新中國成立時恰好與冷戰爆發和升級同步,國際體系對新中國的對外行為是有約束的,這種約束甚至是強制性的。這本書的一些內容也許是在提醒,每個國家都很難在既定的體系中為所欲為。作者的研究體會是,中國在何種體系中做出的那些選擇,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的命運?這是很值得思考的。牛老師之所以研究冷戰時代的中國戰略決策,不僅是因為中國決策者做出的那些可以定義為是至關重要的抉擇都發生在冷戰年代,而且還是基于一個簡單但絕非不重要的現象,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40余年里,中國的歷史進程同冷戰的互動是如此之明顯和確定,中國國家戰略的歷史性轉變同冷戰的發生和轉型等,在時間上幾乎都是相契合的。這一點對于理解中國的戰略決策甚至更有意義,它推動人們去思考這樣的問題:在冷戰的背景下思考這40余年的中外關系,我們應該如何定義國際體系與中國戰略決策之間的互動?簡單地說,就是哪一個因素更具有決定性?以及歷史人物在什么范圍內具有塑造歷史的能動性? *后作者向讀者說明,這本書是在探討中國戰略決策的結構性特點,但歷史過程中存在很多偶然性,是在這個結構中難以敘述的。牛軍教授在剛完稿的《20世紀60年代中美關系再探討》中,著重分析了歷史過程中偶然性的特殊影響,所謂抓住機遇,其實就是承認偶然性的存在和重要性,決策的水平有時體現在當偶然性出現時能抓住機會改變歷史進程。
聯盟、戰爭、均勢 冷戰時代的中國戰略決策 目錄
導論
**章 踏入冷戰:與蘇聯結盟
**節 定義問題
第二節 利益的交匯
第三節 開啟結盟之門
第四節 奠基
第五節 同盟誕生
第六節 解讀結盟
第七節 結語
第二章 同盟與局部戰爭:抗美援朝
**節 定義問題
第二節 預防
第三節 “草鞋沒樣,邊打邊像”
第四節 打過三八線
第五節 “局部化”戰略與決定談判
第六節 談判中的選擇
第七節 結語
第三章 軍事—外交之戰:
東南沿海作戰暨“炮擊金門”
**節 定義問題
第二節 攻與防
第三節 “兩步走”戰略形成
第四節 炮擊金門的緣起
第五節 空戰優先
第六節 “軍事外交戰”
第七節 結語
第四章 安全的革命:援越抗美
**節 定義問題
第二節 緣起(1960年末—1962年夏)
第三節 轉折年代(1962—1963)
第四節 援越革命:1964
第五節 革命但要安全:1965年春夏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重建均勢:調整對美政策
**節 定義問題
第二節 安全戰略轉變的緣起
第三節 中美地緣對抗衰退
第四節 中蘇地緣對抗的嬗變
第五節 “亂”與均勢
第六節 打開和解之門
第七節 結語
第六章 退出冷戰:中蘇關系“正常化”
**節 定義問題
第二節 “正常化”的緣起
第三節 決策戰略化
第四節 重啟“正常化”
第五節 “不急于求成”
第六節 “退出冷戰”
第七節 “正常化”與安定南疆
第八節 結語
參考文獻
索 引
后記
聯盟、戰爭、均勢 冷戰時代的中國戰略決策 相關資料
牛軍教授的這部新作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冷戰時代中國戰略決策的發展方向及其基本特點和動力,其研究對象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對于國家相關決策者、進入國家決策層的各級官員以及為國家決策提供咨詢的學者和國際關系史研究者而言。 ——沈志華,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終身教授 這是學界*部系統研究冷戰時期中國戰略決策的著作。該書分析了冷戰時代中國外交決策中重要的六個案例,揭示了中國高層決策的過程、機制、特點,以及與外部世界的互動。全書融宏大敘事與歷史細節于一體,框架清晰、敘述流暢,思考深入,值得品讀。 ——章百家,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這是一部極富創見的著作。作者依托新歷史文獻重新解讀了冷戰時代中國戰略決策的經典案例,建構了研究當代中國戰略決策歷史的理論框架。該著作將成為相關領域的經典之作,它也有力證明了作者的建議,即學界在從古代歷史中尋找思想資源時,也應同樣重視當代中國戰略決策歷史研究,畢竟它們更直接地影響著當代中國對外決策,也是當代中國戰略理論的源頭活水。 ——華東師范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教授李丹慧
聯盟、戰爭、均勢 冷戰時代的中國戰略決策 作者簡介
牛軍,法學博士,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1988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系任教或從事研究工作。自1985年起從事中國對外關系歷史、中美關系史、冷戰史研究,曾應邀前往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歷史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研究所、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艾里奧特國際關系學院、香港大學歷史系、臺灣“中央研究院”、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挪威諾貝爾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作訪問學者、客座教授、高級客座研究員。專著《從延安走向世界:中國共產黨對外關系的起源》,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和“華東地區優秀政治理論圖書一等獎”,英文版由Eastern Bridge出版公司出版發行。專著《冷戰與新中國外交的緣起 1949—1955》(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獲選2011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