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生命暗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09170
- 條形碼:9787520709170 ; 978-7-5207-0917-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暗章 本書特色
在世界范圍內,女性受害事件頻繁發生,而且一直備受關注。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曝在公眾視野,很多受害者也不愿發聲。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女性在發生性侵案后,只有7%的人會選擇報案,其中走司法途徑并勝訴的更是少之又少。《生命暗章》是一部少有的受害者發聲之作,更是少有的受害者獲得正義的案例,小說的整個第四部都在集中敘述庭審。事發后,受害者薇安當即選擇報警。審判時,受害者選擇實名站上法庭,面對被告律師的咄咄相逼,她勇敢機智地回“懟”,*終贏得庭審的勝利,因此很具有現實意義。
受害者*終走出傷痛和黑暗,獲得新的生活。書中涉及了受害者經歷的心理創傷,以及修復創傷的經過,還講述了她的新生活。本書的出版業是作者本人(受害者)走向新生活的重要標志,如今,她即將擁有自己的孩子,她以親身經歷鼓舞著那些仍處在黑暗和傷痛中的心靈!
除了性侵,小說還試圖從“為什么”的角度思考未成年犯罪這一社會現實,這也是這部作品的另一個重大意義。
懸疑筆法的加入,為這部小說增色不少,讓小說的情節更加引人入勝,可讀性非常強。這是除受害者和施害者雙重視角敘述外,這部小說的又一大亮點。
生命暗章 內容簡介
從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到某教授、某企業家、某明星,種種性侵丑聞不斷被曝光,女性受到的暴力和言語侵犯成為中外社會存在已久、但始終未得到足夠重視、更不用說實質性解決的問題。受害者或保持沉默,或被困在那夢魘般的過去,無法逃脫,或仍在追求正義的路上艱難跋涉,更有人以生命提出控訴,卻不曾改變什么。在此背景下,《生命暗章》無疑激勵了很多仍處在黑暗中的心靈,它是少有的女性受侵害并*終取得司法勝利的代表。
小說取材于真實事件,是一部不同于一般作品的受害女性自我發聲的勇敢之作,講述了一名29歲的美籍華裔女子薇安在愛爾蘭鄉間健行時被當地15歲少年強暴的故事,被“非布克獎”評審譽為是一部“重要且勇敢的小說,更是一個說得極好的故事”。
小說采用雙線索交叉敘事,一個視角是受害的年輕女性薇安。這次暴力事件,給她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創傷,可她并沒有覺得人生因此而毀滅,而是在好友的陪伴與支持下,報警并勇敢踏進法庭,以實名形式站上證人席,*終得到公正的裁決。
另一個視角是施暴的15歲少年錢寧,這在這類作品中很少有。她梳理了施暴者的成長背景和教養環境,還對事發前后錢寧的心理活動做了細膩的描寫,讓我們思考一個15歲的少年為什么會對陌生女性實施暴力侵害,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行為。
其實事發后,作者就一直希望通過寫作來療愈自己,且于事發幾周后,寫下了《生命暗章》的序幕,并有了將受害者與施害者的故事交織在一起的寫作靈感,只是內心的創傷阻斷了這一寫作進程。多年后,她終于克服情感上的困難和心理的創傷,完成這本書的創作,她希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受侵害女性“不要自己隱忍”,不必隱藏過去的生命暗章,惟有如此,才能引領自己于荊棘中綻放,走向新生。
生命暗章 目錄
2.**部
3.第二部
4.第三部
5.第四部
6.第五部
7.尾聲
生命暗章 節選
大家都說,發生這樣的事就會徹底改變人生,人生永遠不會再像事件發生前的那一天,甚至是事發前的兩小時。當時的我,正等著那班駛離貝爾法斯特市區的公交車,它會行經瀑布路然后開往城市西郊。
這樣思考人生,是否太戲劇化了?就這樣斷然劃開自己的存在,讓自己人生前二十九年與之后的所有日子都一刀兩斷嗎?現在,我站在深谷的這一端,望向人生等高線中始料未及的一道裂縫,我渴望對深谷另一端的年輕自己大喊。她就站在對岸,對即將到來的事件渾然未覺。她是一個遙遠的微粒,似乎就要離開我的視線。不過在她心中,她認為她很清楚自己前行的方向。她手中拿著一本步道指南,準備沿著步道前進。指南書上寫著,該步道從這里開始,爬上這坡地,接著沿著高原的外圍來到一個高處,到達可眺望城市的山丘。她不知道后面有人跟蹤,她只一心想著前方的步道,而非她無法預見的事。
現在,我站在深谷的這一端,迫切地想要警告以前的自己:有人在跟蹤你,有人在灌木林間潛行,他尾隨著你。我好想大喊,停!這不值得!忘了這步道,快回家吧!不過,她無論如何也不會聽的。她太固執了,在這清爽晴朗的日子,她堅定地爬上這條步道。現在,已經太遲了。她來到偏遠的郊外,就算回頭,也勢必會遇見他,因為他就跟在她身后窺伺著。
她已經橫越斜坡,找到了陽光普照的牧草地和深谷陡峭的斜坡間的步道。她駐足片刻,呼吸這一帶美麗的綠意,步道上方枝葉成拱,在她的左方延伸出一片亮麗的田野。她逃離了城市,鄉間就此真正展開。這里像是一個小小天堂,讓人再次享受*后的寧靜時分。只是,她停留在邊緣,在她右方,地面陡然急墜直入深谷。
下面的河流隱約傳來激流的水聲,此處的空氣聞起來有糞肥、陽光以及溫暖的青草味,蟲子在林間灑下的光線中慵懶浮移。就在此時,當她看向右方林木茂密的峽谷時,她發現斜坡上有個在灌木間躲躲藏藏的人影。她的心臟突然不自然地急跳,直到那個時候,她才明白她被跟蹤了。
多年以后的現在,我仿佛才是那個跟蹤以前自己的人。我亦步亦趨,有如來得太遲的守護天使。她撥開前方的枝葉,我無形地跟著照做。她加快腳步,拉開和跟蹤者之間的距離,而我緊緊跟著她。她本能地知道自己必須在他趕上之前,到達開闊地帶,所以她努力結束步道*后幾米,努力爬完山脊路段。我伸出無形的手,想要制止那個小混蛋,想要像橄欖球球員般鉗制他,然后放聲要她快走,快到草地,別再爬山了,放棄步道,直接奔向交通繁忙的大馬路回家。但是,我無力阻止,事情必定會像已然發生的情節那般展開。
那個過去是我們的過去,所以我困在深谷這一端,只能目睹他追上她。我不想看到接下來的情節,它早已在我心中重演太多次了。要是我能夠將事件凍結在此處——就在那*后時刻,停留在陽光普照的牧草地及直墜的深谷之間——那么,一切都能安然無恙。如此一來,那就不會是我的人生,而是一個在春天的午后,愉快徜徉在愛爾蘭鄉間的路人。只是,我的旅程結果卻不太一樣。
生命暗章 相關資料
國內名人推薦
這部小說描寫了一位29歲的美籍華裔職業女性在歐洲遭遇15歲少年性侵并奮起維權的故事。小說情節緊湊,引人入勝;細節刻畫逼真,有雕塑感。對于女性遭遇性侵以及維權過程的種種艱辛,對于種族差異、階層差異以及教養環境差異造成的認知矛盾和微妙的心理沖突有細致入微的描寫,令人對一位女性生命中的黑暗歷程有身臨其境之感,跟隨她的腳步踏入那陰影憧憧的森林步道,經歷一段驚心動魄的生命歷程。
——李銀河(著名學者、社會學家)
小說討論了性侵和青少年犯罪兩個社會性話題,每一個都不輕松,李懷瑜卻以親身經歷為紐帶,將它們交織在一起,讓我們體會受害女性的痛苦經歷以及她與社會支持系統的波折交涉,了解施暴少年不健全的成長環境,卻不曾有任何貶損,是一部值得一讀和認真討論的作品。
——徐靜蕾(著名演員、導演)
一個29歲的美籍華裔職業女性,居然被一個15歲的未成年人性侵了!她憤而報警維權。可痛苦不僅僅在于那一刻,還在于一遍一遍地敘述案情,一遍一遍地讓身體接受徹底檢視的過程……
難得的是,作者沒有僅從自己的視角出發,而是跳脫出來,也從施暴者的角度,探尋了這一切為什么會發生。值得深思。
——侯虹斌(作家、資深媒體人)
這本小說的成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樁強奸案以受害者和加害者的雙重視線交纏呈現,在短促、簡潔、跳躍式的語言推進中,營造出黑色記憶的敘事織體,是海外華裔作家難得的杰作。
——朱大可(著名學者、文化批評家)
對待女性被侵犯的態度是考驗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硬標準,希望我們能配得上這本書的勇氣。
——廖偉棠(作家、詩人)
她選擇寫出和追究那段驚恐的經歷,讓我們又一次感受文字獨有的力量。
——王小妮(作家、詩人)
國外媒體好評
事件發生近十年之際,李懷瑜出色的處女作再現了其個人經歷,甚至勇敢探索襲擊者的內心世界。
——《衛報》
這本備受贊譽的處女作小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新人匕首獎的有力競爭者),其魅力就在于它不僅取材于作者的親身經歷,而且李懷瑜巧妙地將薇安和錢寧的生活故事交織在一起,賦予各自的角色以意義和深度,同時放棄她自己的偏見來為讀者呈現一條清晰的故事線。李懷瑜嫻熟地引導讀者去審視因為一次夢魘般的暴力行為而交匯的生命故事。
——《圖書館雜志》
令人痛心的故事側寫,關于可怕的罪行及其恐怖的后果。富有勇敢且赤裸的原創性。
──英國每日郵報
在這部敏銳的心理研究之作中,對于一個事件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李懷瑜進行了很好的探索。
——《出版人周刊》
這部基于真實事件創作的處女作,對受害者在尋求正義時所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深思熟慮和富有同情心的刻畫。
——《書單雜志》
“李懷瑜能創作出這部小說,既是基于個人情感,也是為公眾服務,足以說明其內心的強大。李懷瑜的小說不僅是寶貴的社會文獻,也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讀物。”
——《柯克斯書評》
生命暗章 作者簡介
李懷瑜 (Winnie M. Li)
美籍華人,作家、制作人,在三大洲間從事創意產業工作。畢業于哈佛大學,后又以優異的成績取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創意寫作文學碩士。她曾撰寫旅行指南,制作獨立電影,籌辦影展,并且開發生態旅游計劃。她現在為各媒體寫作和發聲,主持藝術節,同時也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媒體通訊博士研究員。
2015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的新人匕首獎評選中,李懷瑜獲得高度贊揚,并且獲得了2016年SI Leeds文學獎第二名。她定居倫敦,也熱衷旅行。
《生命暗章》是她的第一本小說,并且贏得2017年的“非布克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