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引領與成長/低齡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正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8798
- 條形碼:9787010198798 ; 978-7-01-019879-8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引領與成長/低齡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正研究 本書特色
2009年以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情況日益嚴重。在傳統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研究范式中,由于低齡觸法未成年人對任何犯罪行為均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不在刑事司法的研究范圍內。在少年司法研究范式中,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研究繼承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研究范式的觀點,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研究集中在14歲以上的年齡范圍。因此,我國低齡觸法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正問題處于研究的薄弱狀態。本書通過對普通和觸法11—13歲的低齡未成年人進行抽樣問卷調查,針對目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于社會輿論評價中存在的不利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急于求成的功利主義、分數至上的效用主義、知識學習的實用主義和升學考試的工具主義思想。基于開放性與多樣性的教育視域,從法制教育、傳統文化、人格完善、生態協調四個方面出發,探討低齡觸法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正系列策略與路徑,構建了具有系統性與邏輯性的教育矯正內容體系。圍繞少年兒童違法犯罪行為與校園暴力事件頻發,針對“子不教,父之過”與“生不教,師之過”的不公允的歸因批評。
引領與成長/低齡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正研究 內容簡介
2009年以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的情況日益嚴重。在傳統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研究范式中,由于低齡觸法未成年人對任何犯罪行為均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不在刑事司法的研究范圍內。在少年司法研究范式中,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研究繼承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研究范式的觀點,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研究集中在14歲以上的年齡范圍。因此,我國低齡觸法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正問題處于研究的薄弱狀態。本書通過對普通和觸法11—13歲的低齡未成年人進行抽樣問卷調查,針對目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于社會輿論評價中存在的不利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急于求成的功利主義、分數至上的效用主義、知識學習的實用主義和升學考試的工具主義思想。基于開放性與多樣性的教育視域,從法制教育、傳統文化、人格完善、生態協調四個方面出發,探討低齡觸法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正系列策略與路徑,構建了具有系統性與邏輯性的教育矯正內容體系。圍繞少年兒童違法犯罪行為與校園暴力事件頻發,針對“子不教,父之過”與“生不教,師之過”的不公允的歸因批評。
引領與成長/低齡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正研究 目錄
引領與成長/低齡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正研究 作者簡介
劉若谷,男,1983年生,山東海陽人。博士、二級心理咨詢師,副教授。現為魯東大學學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近三年發表研究論文6篇,其中《幸福成長:教育價值的本體回歸》,發表于《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虞犯制度背景下工讀學校改革走勢的思考》,發表于《中國特殊教育》2016年第8期。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