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英烈故事叢書:吾將吾身交吾黨——賀錦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122486
- 條形碼:9787556122486 ; 978-7-5561-224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烈故事叢書:吾將吾身交吾黨——賀錦齋 本書特色
《吾將吾身交吾黨賀錦齋/英烈故事叢書》以賀錦齋跟隨**響應北伐、參與南昌起義、組織游擊武裝等事件為線索,記錄其“誓為人民滅豺狼”的人生歷程,展現其為民族解放、民族復興做出的貢獻,彰顯湖湘英烈勇于任事、卓烈敢死、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面貌。
英烈故事叢書:吾將吾身交吾黨——賀錦齋 內容簡介
《吾將吾身交吾黨賀錦齋/英烈故事叢書》用英烈賀錦齋生平事跡,彰顯英烈精神的時代價值;用通俗的故事化表達,強化叢書內容的感召力。著力講好英烈故事,傳頌好英烈“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獻身精神、“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凌云壯志,為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提供一套有思想、有溫度的學習參考讀物,引導營造崇尚英雄、學習英烈、捍衛英烈的濃厚社會氛圍。
英烈故事叢書:吾將吾身交吾黨——賀錦齋 目錄
我當學徒真心寒
找賀龍去
求學
嚴厲的司務長
一手握筆一手拿槍
結識周逸群
為旅長報仇
槍口應對準誰
堅定信心跟黨走
初見周恩來
南昌城頭急先鋒
寧可站著死不愿跪著生
到上海尋找黨組織
重整革命旗鼓
荊江兩岸逞英豪
兄弟再相逢
給土豪“拜年
智取車灣匪霸
跟隨賀龍轉故鄉
《馬桑樹兒搭燈臺》
父親的責怪
獻出私房錢
桑植起義
遭源歌
“長官饒命
隊伍要“武
知錯能改
忠孝難兩全
*后一封家書
一腔熱血灑泥沙
“我等你喲”
歷史不會忘記
英烈故事叢書:吾將吾身交吾黨——賀錦齋 節選
《吾將吾身交吾黨賀錦齋/英烈故事叢書》: 1901年2月15日,農歷臘月廿七,湖南省桑植縣一個貧苦塾師家里,一個男嬰呱呱墜地,一家人沉浸在幸福的喜悅中。雖是臘月,卻已立春,父母給男孩取名為“春生”。他就是后來的賀錦齋。 賀錦齋的家鄉洪家關,昔稱玉泉鄉,距桑植城北十多公里,是個山清水秀、地靈人杰的河谷盆地,這里有3條清澈的溪水繞村而過,四周有5座高山。 賀錦齋的祖輩是在清康熙年間從軍由鄂入湘的。他們先在慈利九溪落戶,后遷到桑植洪家關。賀氏族規家訓注重仁義禮智信,講究“耕讀為本,忠孝傳家”,男女老幼習文修武,本領為先,進則為仕,退可耕田。至20世紀初,賀氏家族世代繁衍,英才輩出。 賀錦齋的父親賀士奎,字星樓,是清末的一名秀才。賀士奎擅長書法,會作詩詞,寫得一手好文章。雖然他滿腹經綸,卻清高自守、生性耿介。眼見仕途無望,不得不以塾師為業,在家族內培養人才。賀士奎每年的收入很低,不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到了荒月時節,還要賒借告憐才能艱苦度日。賀錦齋的母親是一個勤勞普通的農村婦女,除從事繁重的家務勞動外,還要上山打柴、下地種田,閑時幫人磨豆腐,以添些微薄收入來彌補家用。 因為父親是私塾先生,賀錦齋6歲便隨父進學堂啟蒙。他酷愛讀書,習字、作文、算術等各門功課都很優異。他的記憶力超群,讀書過目不忘,《幼學瓊林》背得滾瓜爛熟。求學不到3年,就能背誦許多詩詞文章。 在學堂,賀錦齋聽得*多、記得*清楚、感觸*深的,就是父親講的堂曾祖賀廷璧的故事: 賀廷璧,自幼武藝高強,有膽有識,對清政府的腐敗深為不滿。咸豐四年(1854),太平天國軍隊由粵入湘,攻取常德,震撼湘西。賀廷璧揭竿而起,攻入縣城,活捉知縣。次年,清政府派兵鎮壓,起義失敗。30余人被清政府處斬。臨刑前,賀廷璧之妻劉氏奮勇奔赴刑場,雙膝跪地,撩起衣襟,接住丈夫的頭顱。不讓人頭落地,表示后繼有人。 “賀廷璧反清造反、劉氏仗義兜頭”的故事在湘西一帶廣為流傳,對賀錦齋幼小的心靈震動很大。 桑植有唱民歌的傳統。每年春節,到處都擺“歌臺”、唱花燈。賀錦齋從小喜歡擠在人群中看熱鬧、聽唱歌、記調子。有時也學著歌手的樣子編調子。 稍長,賀錦齋便邀些同輩人走村串寨打蓮花鬧,和村里的青少年扮成旦角和丑角演唱花燈。他利用民歌小調自編自演的節目,深受人們喜愛和歡迎。 1912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但由于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不徹底,革命的勝利果實被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 ……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