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一碑一帖董其昌臨集字圣教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3461
- 條形碼:9787532653461 ; 978-7-5326-5346-1
- 裝幀:一般純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碑一帖董其昌臨集字圣教序 本書特色
中國傳世碑帖,自成翰墨世界,氣象萬千。其經(jīng)典者,引無數(shù)后學一窺秘奧。從來學書術眾,各擅勝場。訪碑臨書,古已有之;摹拓習帖,世所從也。或有自歷代前賢之書學論述尋道求法,另出機杼。然書論所涉,其有繁蕪,要言導學,更需實踐。而臨池研墨,范本不可或缺;沐手提筆,尚需一碑一帖。
唯原碑原帖多蘊精華,名家臨書佳作紛呈,擇選時難取舍。若能既得探碑帖本源之秘境,亦可觀名家臨書之心法,或俾當世研習書藝者取事半功倍之門徑。“一碑一帖”書系,蓋承此任。其每冊擇一碑或一帖,以名家臨書和原碑原帖對照,逐字比較,逐行尋理。習名家筆法,悟經(jīng)典奧義。一碑一世界,一帖一氣象。
《集字圣教序》為唐代長安弘福寺僧人懷仁從內(nèi)府所藏王羲之行書遺墨中集字而成,后摹勒上石,現(xiàn)存西安碑林。此碑為歷代書家所重,是學習行書的zui jia范本。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明代書畫家。書法從顏真卿入手,后改學虞世南,又轉(zhuǎn)學鐘繇、王羲之,并參以李邕、徐浩、楊凝式等筆意,自謂于率易中得秀色,其分行布白,疏宕秀逸,甚具特色。民國時期,上海藝苑珍賞社曾出版《明董文敏臨圣教序真跡》一書,這件墨跡是其卒年仲春之作。有方家評說他,“直至暮年,仍與古賢周游,但他只是取其外在形式,重點在繼承其內(nèi)在精神。”此作可謂妙在能合,神在有飄逸靈動之氣。中國傳世碑帖,自成翰墨世界,氣象萬千。其經(jīng)典者,引無數(shù)后學一窺秘奧。從來學書術眾,各擅勝場。訪碑臨書,古已有之;摹拓習帖,世所從也。或有自歷代前賢之書學論述尋道求法,另出機杼。然書論所涉,其有繁蕪,要言導學,更需實踐。而臨池研墨,范本不可或缺;沐手提筆,尚需一碑一帖。
唯原碑原帖多蘊精華,名家臨書佳作紛呈,擇選時難取舍。若能既得探碑帖本源之秘境,亦可觀名家臨書之心法,或俾當世研習書藝者取事半功倍之門徑。“一碑一帖”書系,蓋承此任。其每冊擇一碑或一帖,以名家臨書和原碑原帖對照,逐字比較,逐行尋理。習名家筆法,悟經(jīng)典奧義。一碑一世界,一帖一氣象。
《集字圣教序》為唐代長安弘福寺僧人懷仁從內(nèi)府所藏王羲之行書遺墨中集字而成,后摹勒上石,現(xiàn)存西安碑林。此碑為歷代書家所重,是學習行書的zui jia范本。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明代書畫家。書法從顏真卿入手,后改學虞世南,又轉(zhuǎn)學鐘繇、王羲之,并參以李邕、徐浩、楊凝式等筆意,自謂于率易中得秀色,其分行布白,疏宕秀逸,甚具特色。民國時期,上海藝苑珍賞社曾出版《明董文敏臨圣教序真跡》一書,這件墨跡是其卒年仲春之作。有方家評說他,“直至暮年,仍與古賢周游,但他只是取其外在形式,重點在繼承其內(nèi)在精神。”此作可謂妙在能合,神在有飄逸靈動之氣。
編者謹將此作與藏于陜西博物館的宋拓本《集字圣教序》對照,供習書者研習。本書編排和釋文以臨本為基準,拓本逐字對照,或有調(diào)整,釋文兩者有不一致處,拓本原文用括號標注。
一碑一帖董其昌臨集字圣教序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傳世碑帖,自成翰墨世界,氣象萬千。其經(jīng)典者,引無數(shù)后學一窺秘奧。從來學書術眾,各擅勝場。訪碑臨書,古已有之;摹拓習帖,世所從也。或有自歷代前賢之書學論述尋道求法,另出機杼。然書論所涉,其有繁蕪,要言導學,更需實踐。而臨池研墨,范本不可或缺;沐手提筆,尚需一碑一帖。 唯原碑原帖多蘊精華,名家臨書佳作紛呈,擇選時難取舍。若能既得探碑帖本源之秘境,亦可觀名家臨書之心法,或俾當世研習書藝者取事半功倍之門徑。“一碑一帖”書系,蓋承此任。其每冊擇一碑或一帖,以名家臨書和原碑原帖對照,逐字比較,逐行尋理。習名家筆法,悟經(jīng)典奧義。一碑一世界,一帖一氣象。 《集字圣教序》為唐代長安弘福寺僧人懷仁從內(nèi)府所藏王羲之行書遺墨中集字而成,后摹勒上石,現(xiàn)存西安碑林。此碑為歷代書家所重,是學習行書的很好范本。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明代書畫家。書法從顏真卿入手,后改學虞世南,又轉(zhuǎn)學鐘繇、王羲之,并參以李邕、徐浩、楊凝式等筆意,自謂于率易中得秀色,其分行布白,疏宕秀逸,甚具特色。民國時期,上海藝苑珍賞社曾出版《明董文敏臨圣教序真跡》一書,這件墨跡是其卒年仲春之作。有方家評說他,“直至暮年,仍與古賢周游,但他只是取其外在形式,重點在繼承其內(nèi)在精神。”此作可謂妙在能合,神在有飄逸靈動之氣。 編者謹將此作與藏于陜西博物館的宋拓本《集字圣教序》對照,供習書者研習。本書編排和釋文以臨本為基準,拓本逐字對照,或有調(diào)整,釋文兩者有不一致處,拓本原文用括號標注。
一碑一帖董其昌臨集字圣教序 作者簡介
孫寶文,原吉林文史出版社副社長,長期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搜集、整理、研究,已出版《館藏國寶墨跡》系列、《歷代拓本精華》系列、《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系列等書法碑帖類圖書百余種。
- >
山海經(jīng)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