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40705
- 條形碼:9787309140705 ; 978-7-309-1407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有企業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除導論和結語外,共分十章,分別論述了:改革推進深化進程中的企業改革軌跡縱覽;經濟體制轉軌、市場發育進程中的國有企業改革;國資管理體制從“管資產”轉向“管資本”;企業組織制度形式從“全民所有制”、“公司制”到“混合所有制”的蛻變;“分類改革”與產業領域、市場結構關系;國家出資企業的治理結構優化;優化公司治理機制與企業家市場發育;國有企業改革對社會治理方式的影響;依據政治原則、法律法規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除導論和結語外,共分十章,分別論述了:改革推進深化進程中的企業改革軌跡縱覽;經濟體制轉軌、市場發育進程中的國有企業改革;國資管理體制從“管資產”轉向“管資本”;企業組織制度形式從“全民所有制”、“公司制”到“混合所有制”的蛻變;“分類改革”與產業領域、市場結構關系;國家出資企業的治理結構優化;優化公司治理機制與企業家市場發育;國有企業改革對社會治理方式的影響;依據政治原則、法律法規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叢書 目錄
引言
第1章 導論
1.1 “解放思想”為經濟體制改革開路,為企業改革“定位”
1.2 多元視角判斷下縱覽國有企業改革歷程
1.3 國有企業改革經驗成果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闡釋,持續攻堅呼喚新一輪思想解放理論創新
第2章 經濟體制轉軌、市場發育進程中的國有企業改革
2.1 國有經濟的建立與傳統企業體制的生成
2.2 市場取向改革與“兩權適度分離”
2.3 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形式與公有制實現形式創新
2.4 發展非公經濟與國有企業改革
2.5 非公經濟企業的“鲇魚效應”與國有企業活力
2.6 企業改革深化要求國有資本管理體制有根本變化
第3章 企業組織制度形式的蛻變:從“全民所有制”“國有制”到“混合所有制”
3.1 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造:多元出資與“混合所有制”
3.2 企業法人財產權的確立:明確出資人、從國有企業到**出資的企業
3.3 公司制度導入方式特點引發的思考
3.4 堅持公有制與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可以并行不悖
3.5 發展混合所有制與公有制控制力、影響力
3.6 發展混合所有制對所有制理論創新的意義
第4章 呼喚新國資管理體制:從“管資產”轉向“管資本”
4.1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價值配置
4.2 “管資本”對“政企不分”“政資不分”路徑依賴的改革意義
4.3 “管資本”與“管資產”的工作內容、工作重點、工作方法比較
4.4 淡馬錫模式借鑒與國有資本管理體制目標模式
4.5 國有資產管理與政府財政體制改革關系(大財政目標模式)
第5章 “分類改革”與產業領域、市場結構關系
5.1 “類”的發現:市場發育水平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制約影響
5.2 分類條件下國有資本與其他社會資本的競爭合作關系
5.3 國有企業改革與產業領域開放關系
5.4 國有企業組織結構表現的國有資本配置對市場結構的決定影響
5.5 “分類”改革背景下推進“混合所有制”的配套條件要求
5.6 企業改革與市場發育改革如何互動
第6章 改革再出發:從“分類”到“分層”
6.1 《指導意見》對企業制度創新的拓展深化指導意義
6.2 從《深改決定》到《指導意見》出臺對國有企業改革“再出發”的探索和啟迪
6.3 “分類”改革面臨相關因素制約,需要“分層”機制加以配合
6.4 “分類”“分層”改革呼喚經濟理論創新有新的突破
第7章 公司治理機制中的企業家角色
7.1 企業家角色作用作為特殊生產要素的認識進程
7.2 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關系處理
7.3 作為特殊生產要素的企業家要素的再認識
7.4 **出資企業治理中企業家因素特點
7.5 人力資本的獨立性:如何處理市場評價與行政評價關系
7.6 人事任用與激勵約束機制處理
第8章 **出資企業的治理結構優化
8.1 “突破口”:混合所有制如何改造傳統國有企業?
8.2 公司制企業治理方式的本土化實踐分析
8.3 在比較分析中理解公司治理實踐中文化因素作用影響
第9章 國有企業改革對**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意義
9.1 國有資本的社會屬性與公共利益維護
9.2 管資本視野中的國有資產賬戶管理與“政府理財”
9.3 國有資產賬戶體系建設與**資產負債表建設和完善
9.4 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管理手段”的國有資產的配置流動性
9.5 **出資配置方式下勞動權益關系的制度創新
**0章 國有企業改革對基本經濟制度內涵的豐富和完善
10.1 “問題導向”下的“試點探索”,漸進推廣實現“增量改革”、體制轉軌
10.2 國有企業改革帶動生產關系的不斷完善,豐富夯實了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
10.3 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中的資本公允定價,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國有企業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叢書 作者簡介
張暉明
復旦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副院長、復旦
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
上海市政府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委員
比利時盧汶大學和日本關西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