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痛苦地跋涉:蔡其矯詩歌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706815
- 條形碼:9787518706815 ; 978-7-5187-068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痛苦地跋涉:蔡其矯詩歌精選 本書特色
《痛苦的跋涉——蔡其矯詩歌精選》分為人生、自然、情訴、鄉土、譯詩五輯,共收入蔡其矯從1941年至2006年創作的詩歌150首左右,其中包括《鄉土》、《哀葬》、《肉搏》、《霧中漢水》、《川江號子》、《屠夫》等代表詩作。書中還收錄了作者與舒婷、北島、顧城等著名詩人的珍貴合影和作者的創作手稿。
痛苦地跋涉:蔡其矯詩歌精選 內容簡介
本主要是現當代著名詩人的作品, 分人生、自然、情訴、鄉土、譯詩。內容包括: 兵車在急雨中前進 ; 告別北京 ; 霧中漢水 ; 川江號子 ; 三伏的風 ; 月路 ; 遺失的節日 ; 寂寞 ; 所思 ; 候鳥等。
痛苦地跋涉:蔡其矯詩歌精選 目錄
痛苦地跋涉:蔡其矯詩歌精選 相關資料
“他用自己一生穿越近百年中國的苦難,九死而不悔。他對任何形式的權力結構保持警惕,毫不妥協,從而跨越一個個歷史陷阱:在金錢*的印尼,他離家出走;在革命走向勝利時,他棄官從文;在歌舞升平的時代,他書寫民眾疾苦;在禁欲主義的重圍下,他以身試法;在萬馬齊喑的歲月,他高歌自由;在物質主義的昏夢中,他走遍大地……” ——詩人 北島 “一個詩人在他逝世10年后,人們不但記得他、閱讀他、出版他的全集、還成立他的詩歌研究會,那么這個詩人便會是永遠活著的。蔡其矯不僅是永遠的蔡其矯,還是無盡的蔡其矯。在他逝世50年、100年甚至1000年之后,怎么給他定性?也可能還有新的東西被發現,作為一個詩人,以此可以稱之為偉大,起碼是了不起的。” ——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王炳根 “蔡其矯像聶魯達一樣,有三個特點:一是愛情,一是革命,一是海洋。上世紀90年代中國新詩提出中國新詩有10個流派,蔡其矯被歸為晉察冀派。但實際上他與七月派、九月派是有交集的,又有西方的元素。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各個時期都有蔡其矯的作品。” ——中新社美國分社原總編 王永志
痛苦地跋涉:蔡其矯詩歌精選 作者簡介
蔡其矯(1918.12—2007.1),當代詩人,福建晉江園坂村人。幼年隨家庭僑居印尼泗水。1936年于上海暨南大學附中讀書時參加學生抗日愛國運動。1938年到延安入陜北公學,后去新四軍四支隊,再入魯藝文學系學習。1939年7月隨部分師生到達晉察冀邊區,在華北聯大任教。1945年當隨軍記者。1948年調中央社會部。1949年后任情報總署東南亞科科長。1952年調中央文學講習所任教員、教研室主任,參加中國作家協會。1958年回福建從事詩歌創作與研究,任福建作家協會專業作家副主席、名譽主席、顧問。代表詩作有《鄉土》《哀葬》《肉搏》《霧中漢水》《川江號子》《屠夫》等,出版主要作品有《回聲集》《濤聲集》《祈求》《雙虹》《生活的歌》《傾訴》《七家詩選》(合集)、《蔡其矯詩選》等,譯作《聶魯達詩選》《聶魯達抒情詩選》等。 蔡三強(編者),蔡其矯之子。1951年生于北京,曾就讀于北京新鮮胡同小學、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學。1968年赴山西插隊,1974年回京。退休后,致力于整理父親的手稿和資料,為蔡其矯詩歌研究機構及研究者提供幫助。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