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6:2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10981
- 條形碼:9787553110981 ; 978-7-5531-109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6:26 內容簡介
本書力圖通過現代文化與現代文學、文學史新論、巴蜀文學重讀、對視與爭鳴、現代文學檔案等欄目,在更廣闊的學術平臺上整體把握20世紀的中國文學與文化,以強化問題意識、倡導學術銳氣,極富學術價值。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6:26 目錄
新視界
從“盤腸大戰”論爭看編排問題
清末“水滸”的政治批評與文學翻新
下午與抵達之謎:純粹的式微與哈金小說的復合間性
中國當代博物館策展運作中的文化機制研究
“大文學”視野
國家與革命:中間黨派的文學觀照
《在清朝》的“西行漫記”——以《在清朝》的英文文本分析為中心
半殖民中國文學的洋裝書寫與“假洋鬼子”形象
文學檔案
林莽文學年表
錢玄同致沈兼士未刊信札四封考釋
民國文學研究
危機與創造:郭沫若的“狂飆”詩意
魯迅關于科學的模型信念及其主要功能
“情”與“欲”:魯迅的辯證思考
試析中國現代文學運動兩大區域機制
試析曹禺對郭沫若譯劇《爭斗》的改譯——兼談高爾斯華綏對曹禺戲劇創作的影響
共和國文學研究
發現與會通:于堅、雷平陽詩歌的風景體驗
到地獄之路—李劼人1950年代對四川革命的改寫
“故事”如何成為現實的力量——從《紅色娘子軍》系列文本(1957-2005)說開去
論翟永明的“白夜體”詩歌
瓦解階級與無可守望——90年代先鋒文藝中的工人群像書寫
極端倫理·性書寫·越界——論汪曾祺小說的晚期風格
港澳臺文學研究
論一九七〇年代臺灣新興詩社/詩刊之特質
敘事形式與歷史意識:臺灣當代家族書寫的轉變與重構
學人·著述
以史為本,深入精髓——讀陳思廣《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鑒識》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方法論探索——評《作為方法的“民國”》
編后語
展開全部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6:26 作者簡介
李怡,男,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四川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先后出版多部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若干。 毛迅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兼任中國高校影視藝術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等。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承陳瘦竹、葉子銘、許志英先生等。1984年到四川大學中文系任教。近年來在廣播電視、文化產業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書友推薦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