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現代有色金屬側吹冶金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79169
- 條形碼:9787502479169 ; 978-7-5024-791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有色金屬側吹冶金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絕大多數內容為中國恩菲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這也是側吹冶金技術面向大眾搶先發售公開的技術資料,具有很大的出版價值。側吹熔煉技術目前已在廢鉛酸蓄電池鉛膏、有色金屬冶煉廢物,鋅浸渣等不發熱的固體廢物和有價金屬回收等領域實現工業化應用,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該技術領域牽涉面很廣,具有很廣泛的使用前景,但目前靠前外介紹側吹冶煉技術方面的著作較少,本專著的出版,為從事有色金屬冶金、城市礦山回收領域的人員提供了重要的系統資料。書中對靠前外目前側吹技術的發展現狀及分類的內容作了較詳細的介紹之外,還根據目前城市礦產資
現代有色金屬側吹冶金技術 目錄
1.1 國外側吹熔池熔煉技術的發展
1.1.1 瓦紐科夫熔煉技術
1.1.2 HIsarna工藝
1.1.3 Romelt工藝
1.2 我國側吹熔池熔煉技術發展概況
1.2.1 側吹熔池熔煉技術分類
1.2.2 側吹浸沒燃燒熔池熔煉技術的發展概況
1.2.3 瓦紐科夫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概況
1.3 展望
參考文獻
2 側吹浸沒燃燒熔池熔煉技術
2.1 技術的緣起
2.2 側吹浸沒燃燒熔池熔煉工藝
2.2.1 側吹浸沒燃燒熔池熔煉法的原理及爐體結構
2.2.2 側吹浸沒燃燒熔池熔煉技術的特點
2.2.3 配套系統
2.2.4 爐體安全運行監控系統
2.3 工業化開發與應用
2.3.1 工業化設計
2.3.2 工業應用
2.3.3 SSC技術主要拓展應用方向
2.4 側吹浸沒燃燒熔池熔煉技術優勢
參考文獻
3 側吹熔池熔煉爐的發展和特點
3.1 側吹爐的分類
3.1.1 煙化爐
3.1.2 白銀爐
3.1.3 瓦紐科夫爐
3.1.4 其他側吹爐
3.2 富氧側吹熔煉爐
3.2.1 富氧側吹熔煉爐技術原理
3.2.2 富氧側吹熔煉爐的結構
3.2.3 富氧側吹熔煉爐的特點
3.2.4 富氧側吹熔煉爐的主要技術指標
3.3 側吹浸沒燃燒熔池熔煉爐
3.3.1 側吹浸沒燃燒熔池熔煉爐技術原理
3.3.2 設備特點
參考文獻
4 側吹熔池熔煉過程的數值模擬仿真
4.1 CFD軟件簡介及應用
4.1.1 概述
4.1.2 通用商業CFD軟件簡介
4.1.3 CFD軟件操作流程
4.1.4 CFD在冶金行業中的應用
4.2 側吹熔池熔煉過程的數值模擬
4.2.1 物理模型及物性參數設置
4.2.2 數學模型
4.2.3 參數設置
4.2.4 計算結果及分析
參考文獻
5 側吹熔池熔煉水力模型研究
5.1 概述
5.2 水力模型理論基礎
5.3 水力模型試驗裝置
5.4 圓形側吹爐內熔池攪拌機理研究
5.4.1 模型結構參數及實驗參數
5.4.2 實驗方案
5.4.3 實驗結果及分析
5.4.4 圓形側吹爐水模型研究結論
5.5 矩形側吹爐內熔池攪拌機理研究
5.5.1 模型結構參數及實驗參數
5.5.2 實驗方案
5.5.3 實驗結果及分析
5.5.4 矩形側吹爐水模型研究結論
6 側吹浸沒燃燒冶煉技術的工業實踐
6.1 液態鉛渣側吹還原的開發及應用
6.1.1 技術開發背景
6.1.2 工業試驗示范廠的研發過程
6.1.3 會澤冶煉廠液態高鉛渣側吹還原爐的工業實踐
6.1.4 側吹爐開爐
6.2 SSC技術在再生鉛領域的應用
6.2.1 概述
6.2.2 再生鉛回收技術
6.2.3 擴大試驗研究
6.2.4 湖北金洋鉛膏連續熔池熔煉工藝示范項目
6.2.5 再生鉛生產煙氣脫硫工藝
6.2.6 側吹浸沒燃燒工藝處理再生鉛*新進展
6.2.7 硫酸鉛渣處理方案
6.2.8 噴槍燒損分析
6.3 SSC技術在鋅浸渣等二次含鋅物料回收利用領域的應用
6.3.1 開發背景
6.3.2 國內外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
6.3.3 側吹熔煉技術方案
6.3.4 鉛鋅共生氧化礦和鋅浸渣側吹熔煉及煙氣脫硫技術
6.3.5 2.5 m2側吹熔煉技術與裝備研究
6.3.6 13.4 m2側吹爐產業化技術研究及生產實踐
6.3.7 現有渣處理企業的工藝升級方案
6.3.8 側吹連續熔化一側吹煙化技術的新進展
6.3.9 鋅浸出渣處理工程設計實例
6.4 SSC技術在粉煤灰揮發提鍺中的應用
6.4.1 鍺的資源及地球化學性質
6.4.2 鍺的提取工藝簡介
6.4.3 鍺的揮發原理分析
6.4.4 煤煙灰側吹工藝中試試驗
6.4.5 側吹揮發富集鍺的工程設計
參考文獻
7 鼓泡法——富氧側吹技術在硫化銅精礦冶煉中的應用
7.1 富氧側吹熔煉工藝
7.1.1 熔煉原理
7.1.2 工藝流程
7.1.3 原料、燃料和熔劑
7.1.4 熔煉產物
7.1.5 余熱回收
7.1.6 煙氣收塵
7.1.7 煙氣制酸
7.2 富氧側吹熔煉過程作業
7.2.1 配料與上料
7.2.2 供風與供氧
7.2.3 銅锍與爐渣的排放
7.2.4 車間環境控制
7.3 富氧側吹熔煉過程控制
7.3.1 參數檢測
7.3.2 富氧側吹熔煉工藝的參數控制
7.4 富氧側吹熔煉工藝的物料平衡與熱平衡
7.4.1 物料平衡
7.4.2 熱平衡
7.5 富氧側吹熔煉工藝的應用及其主要生產技術指標
7.5.1 富氧側吹熔煉工藝的應用
7.5.2 富氧側吹熔煉工藝的主要生產技術指標
8 側吹浸沒燃燒技術的應用展望
8.1 SSC在工業電鍍污泥以及協同處置電子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領域的應用展望
8.1.1 工業電鍍污泥和電子垃圾概述
8.1.2 側吹浸沒燃燒熔煉技術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方法
8.2 側吹爐處理硫化銻精礦的應用展望
8.2.1 目前銻冶煉行業現狀
8.2.2 復合噴吹氧化熔煉一熔融還原直接煉銻工藝
8.2.3 側吹浸沒燃燒氧化揮發工藝
8.3 粗錫SSC還原熔煉
8.3.1 錫冶煉現狀
8.3.2 粗錫還原熔煉技術
8.3.3 SSC爐還原熔煉
8.3.4 SSC爐粗錫冶煉展望
8.4 側吹浸沒燃燒技術處理紅土鎳礦技術
8.4.1 紅土礦現有處理工藝概述
8.4.2 富氧側吹煤粉熔融還原技術的提出
8.4.3 富氧側吹粉煤熔融還原紅土礦技術
8.4.4 渣型選擇
8.4.5 SSC技術應用前景展望
9 智能優化控制系統在側吹冶煉領域的應用
9.1 概述
9.1.1 智能工廠發展的背景
9.1.2 當前有色冶煉生產過程控制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9.1.3 在線智能優化控制系統穩定側吹爐生產的作用
9.2 在線智能優化控制系統組成
9.3 在線智能優化控制系統的控制邏輯
9.4 在線智能優化控制系統的開發
9.4.1 建模方法
9.4.2 建模及開發工具
9.5 在線智能優化控制系統的功能及界面
9.5.1 物料成分輸入
9.5.2 數模參數設定和變更
9.5.3 目標參數反饋修正
9.5.4 0PC數據通信
9.5.5 檢測輸入
9.5.6 數據庫架構存儲
9.6 軟件部分源碼
9.6.1 OPC服務器數據通信模塊
9.6.2 模型與數據庫交互
9.7 機器學習算法在側吹熔煉智能控制系統上的應用
現代有色金屬側吹冶金技術 作者簡介
李東波,1965年,男,漢族。中國恩菲教授級高工,國家百千萬人才,全國有色行業設計大師,中冶集團首席專家。1984年起一直從事有色冶金設計研究工作。因對我國有色冶煉行業技術升級和節能減排做出的貢獻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件,并于200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5件,并于2010年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李東波主持完成的2007年國家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項目和2011年國家低碳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鉛冶煉行業技術進步。李東波是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項目“底吹熔煉—熔融還原—富氧揮發連續煉鉛新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的第一完成人。陳學剛,1982年7月出生,高級工程師,碩士學位。2008年6月碩士研究生畢業于中南大學冶金工程專業。目前主要從事火法冶金工藝技術研發工作,擔任中國恩菲創新發展部副主任,冶化專業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并兼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重冶學委會副秘書長及委員主持側吹浸沒燃燒熔煉技術研發和技術推廣、動力電池回收技術等研究工作,近年來獲得有色金屬工業料技進步一等獎兩項,2016年恩菲優秀員工,2017年度“中冶集團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王忠實,男,1939年,本科,教授級高工。1962年畢業于中南礦冶學院冶金系。王忠實是中國國際咨詢公司專家組成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和北京金屬學會理事;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王忠實同志是我國知名的重有色冶煉專家.30多年來,承擔了40多項國家大中型項目的設計、科研工作,在重有色冶煉工藝研究和工業化,特別是鉛鋅冶煉領域成績卓著,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在冶煉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中發揮了開拓性的作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