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新老造山帶的深部結構特征:以華南和青藏高原西部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736257
- 條形碼:9787548736257 ; 978-7-5487-362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老造山帶的深部結構特征:以華南和青藏高原西部為例 內容簡介
《新老造山帶的深部結構特征:以華南和青藏高原西部為例》在綜述華南及南海地區以及青藏高原西部的科學問題、研究意義的基礎上,介紹了兩個新老造山帶的典型區域的地質構造背景;谌A南及周邊地區寬頻帶地震臺站的瑞利面波資料,考慮到實際地震射線的覆蓋情況以及華南地區主要構造的主體展布特征,同時采用傳統的規則網格剖分和平行主要構造走向的非規則網格剖分方法,分別進行了分格頻散反演,開展了不同參數化方案對反演結果影響的對比分析研究。針對青藏高原西部布設的TW80寬頻帶流動地震觀測剖面的波形數據,采用多通道互相關方法提取不同頻帶的P波和S波震相的相對走時殘差。運用有限頻遠震體波層析成像技術,對地殼和上地幔P波和S波速度結構進行了反演。*后對兩個新老造山帶獲得的深部結構信息進行了地質解釋。 《新老造山帶的深部結構特征:以華南和青藏高原西部為例》可供從事地震層析成像相關領域的相關研究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學參考用書。
新老造山帶的深部結構特征:以華南和青藏高原西部為例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現狀及進展
1.2.1 華南及南海地區地質構造背景
1.2.2 華南及南海地區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1.2.3 面波層析成像研究進展
1.2.4 青藏高原西部地質構造背景
1.2.5 青藏高原西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1.2.6 有限頻體波走時層析成像研究進展
1.3 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地震面波層析成像基本原理與方法
2.1 地震面波及其特征
2.2 面波頻散及其測量方法
2.2.1 面波頻散
2.2.2 面波頻散對介質參數的敏感
2.2.3 面波頻散的提取方法
2.3 面波頻散層析成像的基本原理
2.3.1 純路徑頻散反演
2.3.2 S波速度結構反演
第3章 華南及南海北部地區面波層析成像研究
3.1 華南地區的研究背景
3.2 地震資料的來源與處理
3.2.1 地震資料的收集
3.2.2 數據預處理
3.2.3 頻散分析
3.3 不同網格劃分方法的影響
3.3.1 非規則網格參數化方法
3.3.2 不同網格參數化方法的影響
3.4 反演及結果分析
3.4.1 評價和檢驗
3.4.2 純路徑頻散反演結果
3.4.3 S波速度結構反演結果
3.5 小結
第4章 有限頻體波走時層析成像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4.1 射線走時層析成像
4.1.1 射線走時層析成像的基本理論
4.1.2 走時的計算方法
4.2 有限頻走時層析成像
4.3 有限頻理論與射線理論的比較
第5章 青藏高原西部有限頻遠震體波走時層析成像研究
5.1 青藏高原西部的研究背景
5.2 數據及處理方法
5.2.1 臺站和事件的分布
5.2.2 相對走時殘差的拾取
5.3 有限頻遠震體波走時層析成像反演
5.3.1 地殼及高程校正
5.3.2 模型參數化反演
5.3.3 反演結果的評價
5.4 青藏高原西部的P波和S波速度結構反演結果及分析
5.4.1 不同深度的反演結果
5.4.2 垂直剖面上的反演結果
5.5 小結
第6章 結論
6.1 認識和結論
6.2 今后工作的設想
參考文獻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現狀及進展
1.2.1 華南及南海地區地質構造背景
1.2.2 華南及南海地區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1.2.3 面波層析成像研究進展
1.2.4 青藏高原西部地質構造背景
1.2.5 青藏高原西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1.2.6 有限頻體波走時層析成像研究進展
1.3 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地震面波層析成像基本原理與方法
2.1 地震面波及其特征
2.2 面波頻散及其測量方法
2.2.1 面波頻散
2.2.2 面波頻散對介質參數的敏感
2.2.3 面波頻散的提取方法
2.3 面波頻散層析成像的基本原理
2.3.1 純路徑頻散反演
2.3.2 S波速度結構反演
第3章 華南及南海北部地區面波層析成像研究
3.1 華南地區的研究背景
3.2 地震資料的來源與處理
3.2.1 地震資料的收集
3.2.2 數據預處理
3.2.3 頻散分析
3.3 不同網格劃分方法的影響
3.3.1 非規則網格參數化方法
3.3.2 不同網格參數化方法的影響
3.4 反演及結果分析
3.4.1 評價和檢驗
3.4.2 純路徑頻散反演結果
3.4.3 S波速度結構反演結果
3.5 小結
第4章 有限頻體波走時層析成像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4.1 射線走時層析成像
4.1.1 射線走時層析成像的基本理論
4.1.2 走時的計算方法
4.2 有限頻走時層析成像
4.3 有限頻理論與射線理論的比較
第5章 青藏高原西部有限頻遠震體波走時層析成像研究
5.1 青藏高原西部的研究背景
5.2 數據及處理方法
5.2.1 臺站和事件的分布
5.2.2 相對走時殘差的拾取
5.3 有限頻遠震體波走時層析成像反演
5.3.1 地殼及高程校正
5.3.2 模型參數化反演
5.3.3 反演結果的評價
5.4 青藏高原西部的P波和S波速度結構反演結果及分析
5.4.1 不同深度的反演結果
5.4.2 垂直剖面上的反演結果
5.5 小結
第6章 結論
6.1 認識和結論
6.2 今后工作的設想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