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4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32348
- 條形碼:9787020132348 ; 978-7-02-01323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4 本書特色
“作家訪談”是美國文學雜志《巴黎評論》(Paris Review)*持久、*著名的特色欄目。自一九五三年創刊號中的E.M.福斯特訪談至今,《巴黎評論》一期不落地刊登當代*偉大作家的長篇訪談,*初冠以“小說的藝術”之名,逐漸擴展到“詩歌的藝術”“批評的藝術”等,迄今已達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紀下半葉至今世界文壇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訪談已然成為《巴黎評論》的招牌,同時樹立了“訪談”這一特殊文體的典范。 一次訪談從準備到實際進行,往往歷時數月甚至跨年,且并非為配合作家某本新書的出版而作,因此毫無商業宣傳的氣息。作家們自然而然地談論各自的寫作習慣、方法、困惑的時刻、文壇秘辛……內容妙趣橫生,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加之圍繞訪談所發生的一些趣事,令這一欄目本身即成為傳奇,足可謂“世界歷史上持續時間*長的文化對話行為之一”。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4 內容簡介
“作家訪談”是美國文學雜志《巴黎評論》(Paris Review)*持久、*有名的特色欄目。自一九五三年創刊號中的E.M.福斯特訪談至今,《巴黎評論》一期不落地刊登當代*偉大作家的長篇訪談,*初冠以“小說的藝術”之名,逐漸擴展到“詩歌的藝術”“批評的藝術”等,迄今已達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紀下半葉至今世界文壇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訪談已然成為《巴黎評論》的招牌,同時樹立了“訪談”這一特殊文體的典范。 一次訪談從準備到實際進行,往往歷時數月甚至跨年,且并非為配合作家某本新書的出版而作,因此毫無商業宣傳的氣息。作家們自然而然地談論各自的寫作習慣、方法、困惑的時刻、文壇秘辛……內容妙趣橫生,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加之圍繞訪談所發生的一些趣事,令這一欄目本身即成為傳奇,足可謂“世界歷目前持續時間*長的文化對話行為之一”。 2012年,經《巴黎評論》授權,簡體中文版“巴黎評論?作家訪談系列”正式推出,《巴黎評論?作家訪談4》是該系列的*新一輯,共收錄以下十四位作家的長篇訪談:格雷厄姆?格林、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W.H.奧登、喬伊斯?卡羅爾?歐茨、E.L.多克托羅、威廉?特雷弗、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艾麗絲?門羅、若澤?薩拉馬戈、薩爾曼?魯西迪、哈維爾?馬里亞斯、大衛?格羅斯曼、大衛?米切爾、米歇爾?維勒貝克。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4 目錄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4 相關資料
《巴黎評論》是二十世紀——以及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少數幾個真正重要的文學雜志之一。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每期《巴黎評論》我都有,我非常喜歡上面的訪談。如果把它們編成書,那將是偉大的書,對《巴黎評論》本身也很有益。 ——歐內斯特·海明威 幾乎從記事起,我就被《巴黎評論》的訪談所深深吸引。它們匯集在一起,構成對“文學是怎樣的”這一問題*好的、*現成的探究。從許多方面看,問文學是“怎樣的”比問“為什么”更有意思。 ——薩爾曼·拉什迪 在我寫首部長篇小說時,每次卡住,我都會本能地從桌旁站起來,在那個煙霧繚繞的房間里,重讀《巴黎評論》對福克納、納博科夫、多斯•帕索斯、海明威或者厄普代克的訪談,努力找回對寫作的信念,找到我自己的路。……多年后,在我自己也出現在《巴黎評論》上之后,再度重讀這些訪談,是為了喚醒自己寫作初期的希望和焦慮。三十年過去了,讀這些訪談時我仍帶著當初的熱情。我知道自己并沒有被引入歧途:我比以往更強烈地感受到了文學帶來的歡樂和苦惱。 ——奧爾罕·帕慕克 《巴黎評論》的訪談總是從*的視角切入大作家們的內心和寫作倫理。你獨自坐在沙發上集中閱讀它們,就能獲得藝術碩士(MFA)創意寫作課程的訓練。 ——戴夫·艾格斯 應該在酒會、朗讀會、婚慶、狂歡等各種各樣的熱鬧場合把《巴黎評論》的這些訪談集派發出去。它們也非常適合從高中一直到藝術碩士課程的各級學校課堂使用,事實上,我曾用這些訪談開設整整一個學期的創意寫作課。別的地方哪里還能讓我找到世界上*偉大的作家和他們說過的智慧、荒唐、憤怒之言,并把它們帶進課堂呢?這些訪談精彩紛呈,令人激動,不可或缺。 ——科倫·麥凱恩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4 作者簡介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4》共收錄以下十四位作家的長篇訪談: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國作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曾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權力與榮耀》《問題的核心》等。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蘇聯詩人、作家,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等。
W.H.奧登(1907—1973),美籍英國詩人、評論家,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1938— ),美國女作家,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代表作有小說《人間樂園》《黑水》《掘墓人的女兒》《大瀑布》等。
E.L.多克托羅(1931—2015),美國作家,主要作品有《拉格泰姆時代》《世界博覽會》《大進軍》《紐約兄弟》等十三部長篇小說、三部短篇小說集和多部劇本、文學評論集。
威廉·特雷弗(1928—2016),愛爾蘭文學大師,在世時即被《紐約客》稱為“當代英語世界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出軌》《山區光棍》等。《巴黎評論·作家訪談4》共收錄以下十四位作家的長篇訪談: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國作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曾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權力與榮耀》《問題的核心》等。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蘇聯詩人、作家,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等。
W.H.奧登(1907—1973),美籍英國詩人、評論家,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1938— ),美國女作家,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代表作有小說《人間樂園》《黑水》《掘墓人的女兒》《大瀑布》等。
E.L.多克托羅(1931—2015),美國作家,主要作品有《拉格泰姆時代》《世界博覽會》《大進軍》《紐約兄弟》等十三部長篇小說、三部短篇小說集和多部劇本、文學評論集。
威廉·特雷弗(1928—2016),愛爾蘭文學大師,在世時即被《紐約客》稱為“當代英語世界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出軌》《山區光棍》等。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1936— ),秘魯作家,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譽為“結構現實主義大師”和拉美“文學大爆炸”主將之一。代表作有小說《酒吧長談》《綠房子》等。
艾麗絲·門羅(1931— ),加拿大女作家,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畢生專注于中短篇小說創作,被譽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代表作有《逃離》《親愛的生活》等。
若澤·薩拉馬戈(1922—2010),葡萄牙作家,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修道院紀事》《失明癥漫記》《復明癥漫記》等。
薩爾曼·魯西迪(1947— ),英國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午夜之子》《撒旦詩篇》等,曾憑《午夜之子》獲得1981年布克獎、1993年“特別布克獎”及2008年的“最佳布克獎”。
哈維爾·馬里亞斯(1951— ),西班牙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如此蒼白的心》《迷情》等,1997年憑《如此蒼白的心》獲得IMPAC都柏林國際文學獎。
大衛·格羅斯曼(1954— ),當代最重要的以色列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到大地盡頭》等,2017年憑《一匹馬走進酒吧》獲得國際布克獎。
大衛·米切爾(1969— ),英國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云圖》《九號夢》等。
米歇爾·維勒貝克(1956— ),法國小說家、詩人和導演,代表作有小說《基本粒子》等,2010年憑小說《地圖與疆域》獲得龔古爾文學獎。
- 主題:
書質量很好,上班摸魚時間看的,每次看一個作者的訪談,抽空就可以看完。訪談里面提到的書籍,打算挑著看看,等以后拜讀過作者書籍,再回過頭看這本書,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