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美國公民身份的基礎:自由主義.憲法與公民美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41207
- 條形碼:9787309141207 ; 978-7-309-1412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公民身份的基礎:自由主義.憲法與公民美德 本書特色
本書集中研習和討論的問題是,在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和批準討論過程中,作為美國憲法的創制者們是如何理解公民身份的,即他們理想中的公民對于國家應該有怎樣的期待,應該如何行動。本書同時關注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的政治主張,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美國建國思想史研究中對于反聯邦黨人的忽視。本書有關“公民美德”討論的爬梳,在進一步澄清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分歧的基礎上矯正了一貫認為“自由主義與美德不相兼容”的偏見,同時還極為敏銳地觸及了憲法創制者的公民美德認知背后的思想淵源——蘇格蘭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啟發和點亮了美國建國思想中看待公民與國家關系的基本方式。這種不同于亞里士多德式的唯理主義的討論,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實踐思考,借助于憲法解釋的原旨主義等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美國建國時期乃至其今天的政治和法治實踐產生了現實和持續的影響。本書適合政治學、法學、哲學等相關專業的研究者使用。
美國公民身份的基礎:自由主義.憲法與公民美德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研習和討論的問題是,在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和批準討論過程中,作為美國憲法的創制者們是如何理解公民身份的,即他們理想中的公民對于國家應該有怎樣的期待,應該如何行動。本書同時關注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的政治主張,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美國建國思想史研究中對于反聯邦黨人的忽視。本書有關“公民美德”討論的爬梳,在進一步澄清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分歧的基礎上矯正了一貫認為“自由主義與美德不相兼容”的偏見,同時還極為敏銳地觸及了憲法創制者的公民美德認知背后的思想淵源——蘇格蘭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啟發和點亮了美國建國思想中看待公民與國家關系的基本方式。這種不同于亞里士多德式的唯理主義的討論,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實踐思考,借助于憲法解釋的原旨主義等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美國建國時期乃至其今天的政治和法治實踐產生了現實和持續的影響。本書適合政治學、法學、哲學等相關專業的研究者使用。
美國公民身份的基礎:自由主義.憲法與公民美德 目錄
**章 引言:憲法創制者的自由主義與公民美德
關于自由主義和共和主義
憲法創制者的自由主義與公民美德
第二章 自由共同體和公民美德:一種分析的視角
自由主義的對話:證成政治權力合法性
共和主義對自由主義的批判
自由主義會損毀共同體嗎?——共和主義主張之中的真理萌芽
自由主義的義務與公民美德
第三章 約翰·洛克:踐行自然法義務和公民動機問題
踐行責任:從自然法到人類行動
洛克論道德教育與公民教育
第四章 公民身份的心理影響:蘇格蘭啟蒙的貢獻
蘇格蘭思想在北美的傳播:美國人了解蘇格蘭思想的路徑和時點
哈奇森主義的起源:美德是否可以被限縮為一種感覺?道德是否可以被作為一種科學來對待?
休謨和斯密:習俗、想象和道德哲學
托馬斯·里德:對休謨式道德的回應
建國者當中的蘇格蘭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
休謨和斯密:正義、忠誠和美德的哲學政治
一種休謨式的美德政治:與建國的初步聯系
第五章 聯邦主義者:自由主義的承諾
自由主義的正義和自利:合作所要面臨的問題
自由主義的正義:權利和道德價值
第六章 普布利烏斯的自由主義和公民美德
公民身份的義務:從理論到實踐
如何確保政府的穩定(一):限制公共參與
如何確保政府的穩定(二):確保公職人員勤勉盡責
第七章 反聯邦黨人和公民美德
自由、社會和權力中心:布魯圖斯、卡托和聯邦農夫的主張
小型政體的優越性(一):忠誠與利益
小型政體的優越性(二):忠誠與仁愛
布魯圖斯、卡托、聯邦農夫和弱共和主義
附言:一個農夫向往的共和主義
第八章 總結:建國時期的美國公民身份
新保守主義和新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
新共和主義的考量
附錄 關于方法的說明
美國公民身份的基礎:自由主義.憲法與公民美德 作者簡介
理查德·C.西諾波利(Richard C. Sinopoli),紐約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美國政治哲學史,尤其專注美國建國時期的政治哲學史,被認為是研究美國憲法創制者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西諾波利1988年任教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政治學系,1997年被任命為政治學系系主任后不久因意外去世。西諾波利生前出版專著兩部The Foundations of American Citizenship: Liberalism, the Constitution and Civic Virtue(即本書英文版)和 From Many, One: Readings in American Political and Social Thought。1987年,西諾波利獲美國政治科學協會(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PSA)頒發的用于表彰政治哲學領域中年度最佳博士論文的列奧·施特勞斯獎(Leo Strauss Award);1992年,本書被美國政治科學協會譽為政治理論研究的最佳著作,并于1993年獲首本專著獎(First Book Award)。
譯者簡介
張曉燕,中國政法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復旦大學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聯合培養博士,牛津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研究方向:公法與政治理論,公民教育。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