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大家小書系列(精裝):輿地勾稽六十年(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47421
- 條形碼:9787200147421 ; 978-7-200-14742-1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家小書系列(精裝):輿地勾稽六十年(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 本書特色
本編從譚公的文集中擷取其精粹,鼎嘗一臠。全書分三個部分:*部分論述中國這一概念在歷史上的演化,各行政區劃的歷史沿革及黃河、淮河、云夢澤幾大水系的今昔變遷。上海地區的海陸沉降,以及有關此一大都會的得名、建鎮、建縣年代等歷史文獻的考訂,亦是譚公一生治學的著力處之一。第二部分介紹《禹貢》《山海經》《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幾部文獻和酈道元、祝穆祝洙父子、王士性、金安清等歷史地理學家的重要貢獻,尤其是根據《禹貢》《山海經》兩書所及方圓四至的遠近,以及對四至內山川的記述詳略有別,推斷兩部著作成書年代的先后以及作者可能的生活區域,令人信服。末附關于郭沫若《李白與杜甫》一書存在的幾處地理謬誤。第三部分屬談往,追憶青年時代在上海暨南大學讀書,入北平燕京大學研究院師從顧頡剛,協助恩師創立禹貢學會,以及新中國成立后主持編纂《中國歷史地圖集》等經歷。
大家小書系列(精裝):輿地勾稽六十年(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 內容簡介
譚公一生橫跨人文、自然兩大學科,境界開闊,治學力避傳統史地學家慣常的浮泛、蹈虛的舊式學風;而當其將目光專注于輿地學科,恰值日本侵略者覬覦我國領土的危亡時刻,故而其為文頗重實用,文字曉暢而邏輯性強。其憶舊文亦不乏詞采,自然真醇,筆端時時流露出自在、灑脫的書生本色。
大家小書系列(精裝):輿地勾稽六十年(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 目錄
歷史上的中國
中國歷史上行政區概述
安陽和中國的七大古都
歷史上的金門與馬祖
地方史和地方志的區別
云夢澤的變遷
海河水系的形成與發展
上海的得名、建鎮、建縣的年代與市舶司的興廢
《上海市大陸部分的海陸變遷和開發過程》后記
“上海”一詞的時代差別
今上海境內無先秦古史可言,亦無古地可確指
貳
《禹貢》和九州
《山海經》簡介
《山經》的地域范圍、寫作地點和年代
《漢書·地理志》選釋說明
中國的古地圖及其流傳
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圖
中國古代歷史軍事地理著作的不足
酈道元的地理學貢獻
近代杭州的學風
王士性——杰出的人文地理學家
讀《水窗春囈》后
《方輿勝覽》簡介
郭著《李白與杜甫》地理正誤
叁
值得懷念的三年圖書館生活
兩漢州制問題討論書后
我與暨南
我與《禹貢》和禹貢學會
編繪《中國歷史地圖集》
大家小書系列(精裝):輿地勾稽六十年(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 作者簡介
譚其驤(1911—1992),字季龍,浙江嘉善人,歷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歷史地理科學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譚氏在嘉善為望族,祖父、父親曾應科舉,科舉廢止后并游學東瀛;譚公幼承家學,后于暨南大學、燕京大學師從潘光旦、鄧志誠、顧頡剛諸前輩肄社會學、民族學和歷史學,尤其在顧頡剛古史考辨思想的汲引下深入鉆研歷史地理,1932年獲燕京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協助顧頡剛創辦禹貢學會,將此作為奉獻一生的事業。譚公的另一恩師鄧之誠稱其“釋地正堪師兩顧”,意謂其成就實可媲美前代輿地名家顧炎武和顧祖禹。自上世紀50年代起,譚公主持大型歷史工具書《中國歷史地圖集》的編纂工作,歷時近三十載,廣泛吸取史地及考古學的科研成果,使之成為歷史教學與研究的重要工具書之一。譚公一生治學既注重鉤沉史籍,又足歷江蘇、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新疆、甘肅等省份,考察中越邊界,將此一傳統學科發展為具有現代意義的地理學分支——歷史地理學。主要著作有《長水集》《長水集續編》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