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上海路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28049
- 條形碼:9787549628049 ; 978-7-5496-280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路數 本書特色
有主題的文化隨筆集,70篇,分“路•道”、“路•痕”、“路•影”三輯,約19萬字。著力寫上海特有的都市文化所形成的行為方式,即“上海路數”,包括其公序良俗、人與人之間的約定俗成、契約精神和生活態度。深入的史料剖析,當下上海、上海人的狀態觀察與描摹,文字樸實靈動詼諧。
上海路數 內容簡介
有主題的文化隨筆集,70篇,分“路·道”、“路·痕”、“路·影”三輯,約19萬字。著力寫上海特有的都市文化所形成的行為方式,即“上海路數”,包括其公序良俗、人與人之間的約定俗成、契約精神和生活態度。深入的史料剖析,當下上海、上海人的狀態觀察與描摹,文字樸實靈動詼諧。
上海路數 目錄
路•道 八小時以內和以外的關系/3 路數是上海人的行能力/8 苦惱時代的笑/15 上海人長得有點像/19 學生意,學的不是生意/24 公寓房子是紅領巾大隊長的“搖籃”/30 租界文化不啻“繼母”文化/34 先做小赤佬,再做大老板/39 從“鄉下人”進化到“上海人”/44 上海人活法/49 上海女人頭腦/51 好好愛,上海/54 適宜兩個字/56 有北漂,沒有海漂/59 “新”上海人和上海人的楚河漢界/63 男子漢的定義/67 能量守恒的面子工程/73 后手棋自有后手的殺招/77 逍遙派常常是三腳貓/80 上海男人之“男”/83
路•痕 “繁花”之外的繁花/89 大世界,連接市井和娛樂休閑的橋頭堡/103 東宮紅娘舞天鵝/106 萬體館生于“萬”時代/111 上海的“克里姆林宮”/116 飛地大豐的上海印記/121 十里洋場的“廢墟”拾荒者/128 思南公館的to be or not to be/132 重慶南路當當聲遠/136 盧家灣水塔,兒時的“東方明珠”/141 光明村還有儂不曉得的事體/147 感情跟著記憶走/151 喇叭口的“咒語”/154 老虎窗像是在“垂簾聽政”/159 且說市井之“長樂”/164 新場風味,有味還有風/168 下水道的味道/172 鎮倉之寶在腳下/175 大場與大腸/178 和平村的和與平/181 香港上海真感應/184
路•影 “獅子王”的領地意識/199 “大驅之父”很普通/205 修潛艇的林則徐之后林華卿/209 在鋼板上“繡花”的八零后/215 小梁,阿姐——梁慧麗/221 一條公交線的自白:我就是景觀/227 崇洋崇到了腳/232 騎老坦克的貴族/236 一生空守小洋樓/241 90年代上海人談戀愛的招數和把戲/245 百歲主編百歲宴/254 大哥,你好嗎?/257 烤菜上了臺面/261 爭氣和爭氣的人/264 母親的諺語/267 我的站臺/271
上海路數 相關資料
內容與文風都非常上海,同時又讓人感到強烈的個人風格。語言幽默辛辣,視野開闊,那些苦惱人的笑,有觸動大眾的靈魂。可以說,欲知大上海的千姿百態,馬尚龍的這些文章則是“必讀系列”。 ——馬振騁(翻譯家) 一個地域的人群一定會有一些共性的、而又顯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許這就是“路數”吧。《上海路數》一書中那些熟悉的人和事,會引發我們對海派文化的深度思考和認識,從中看到多元文化共存的包容,不同群體相處的規則。 ——俞立中(上海紐約大學校長) 老上海不一定熟悉上海每個角落,馬尚龍兄寫到的許多地方,我*熟悉的只有長樂路。跟著他的文字故地重游一趟,發覺那一帶不管怎么變,仍然是我熟悉而喜歡的上海味道、上海路數,不像一里路外的土不拉嘰“新天地”。 ——曹景行(媒體人)
上海路數 作者簡介
馬尚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散文報告文學專業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上海黃浦區明復圖書館理事長,上海評彈團藝委會顧問,馬尚龍海派文化工作室總監。近年出版有《上海女人》《有些意思你從來不懂》《反調男女》《上海男人》《我愛相錯論》《上海制造》《為什么是上海》《卷手語》等,其中“上海系列”多次重印再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