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渤海風暴潮與災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003246
- 條形碼:9787521003246 ; 978-7-5210-032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渤海風暴潮與災害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了許多學者和編者關于渤海區域風暴潮的研究和計算成果,全面、系統、詳盡的給出了渤海區域1960~2017年間增(減)水值≥50cm的風暴潮(含負風暴潮)過程和不同區域的風暴潮特征,給出了導致渤海風暴潮的天氣系統及其影響特征。并選取了熱帶氣旋、溫帶氣旋、冷空氣、冷空氣與溫帶氣旋相互配合以及北方氣旋槽前SW向風場等天氣形勢控制下的部分典型或較典型歷史風暴潮過程,分別給出了渤海區域各測站的風暴潮曲線和相應時段的天氣實況分析圖,以期為業者進行風暴潮研究和預報提供具有實際意義的基礎資料。
渤海風暴潮與災害 目錄
第1章 資料處理及測點簡介; 1
1.1 資料處理 2
1.2 測點簡介3
第2章 渤海區域的風暴潮特征 7
2.1 影響系統;8
2.2 風暴潮屬性及其強度8
2.3 風暴潮類別的區域變化 8
2.4 風場變化與風暴潮9
2.4.1 SE→NE→N的逆時針旋轉風場與風暴潮9
2.4.2 持續的E—NE→N向大風風場與風暴潮10
2.4.3 NE→N—NW向大風風場與風暴潮10
2.4.4 SW→NW的順時針旋轉風場與風暴潮 11
2.4.5 S—SW向風場與風暴潮11
2.5 負風暴潮的風場變化 11
2.6 常態過程中的風場變化與增減水態勢 11
2.6.1 冷空氣影響前后的風場變化與增減水態勢 11
2.6.2 持續的S—SW向風場與增減水態勢 12
2.6.3 冷空氣轉換過程中的風場變化與增減水態勢 12
2.6.4 北上熱帶氣旋影響過程中的風場變化與增減水態勢 12
第3章 熱帶氣旋與風暴潮 19
3.1 導致渤海風暴潮的熱帶氣旋路徑 20
3.2 熱帶氣旋路徑與頻率 21
3.3 熱帶氣旋的月際和年際變化 26
目 錄
渤海風暴潮與災害
3.4 熱帶氣旋路徑與影響特征 28
3.4.1 Ⅰ型熱帶氣旋的影響特征 28
3.4.2 Ⅱ型熱帶氣旋的影響特征 29
3.4.3 Ⅲ型熱帶氣旋的影響特征 31
3.4.4 Ⅳ型熱帶氣旋的影響特征 32
3.5 熱帶氣旋風暴潮頻次和強度 32
3.6 熱帶氣旋風暴潮的區域變化 34
3.7 熱帶氣旋風暴潮的月際變化 35
3.8 熱帶氣旋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37
3.8.1 Ⅰ型熱帶氣旋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37
3.8.2 Ⅱ型熱帶氣旋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39
3.8.3 Ⅲ型熱帶氣旋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40
3.8.4 Ⅳ型熱帶氣旋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42
第4章 溫帶氣旋風暴潮 45
4.1 江淮氣旋風暴潮 46
4.1.1 江淮氣旋路徑及影響特征 46
4.1.2 江淮氣旋風暴潮特征 47
4.1.3 江淮氣旋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49
4.2 黃河氣旋風暴潮 50
4.2.1 黃河氣旋路徑及影響特征 50
4.2.2 黃河氣旋風暴潮特征 51
4.2.3 黃河氣旋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52
4.3 渤海氣旋風暴潮 53
4.3.1 渤海氣旋及影響特征 53
4.3.2 渤海氣旋風暴潮特征 54
4.3.3 渤海氣旋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55
4.4 黃海氣旋風暴潮 56
4.4.1 黃海氣旋及影響特征 56
4.4.2 黃海氣旋風暴潮特征 57
4.4.3 黃海氣旋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57
目 錄
第5章 冷空氣風暴潮 59
5.1 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源地與路徑 60
5.2 冷空氣對渤海的影響特征 60
5.2.1 西北路冷空氣的影響特征 61
5.2.2 北路冷空氣的影響特征 64
5.2.3 西路冷空氣的影響特征 68
5.3 冷空氣與溫帶氣旋相配合對渤海的影響特征 68
5.3.1 江淮氣旋與冷空氣相配合的影響特征 69
5.3.2 黃河氣旋與冷空氣相配合的影響特征 69
5.3.3 渤海氣旋與冷空氣相配合的影響特征 71
5.3.4 黃海氣旋與冷空氣相配合的影響特征 72
5.4 冷空氣風暴潮特征 73
5.4.1 橫向冷鋒型冷空氣風暴潮特征 74
5.4.2 斜向和豎向冷鋒型冷空氣風暴潮特征 76
5.5 冷空氣風暴潮的季節變化 77
5.6 冷空氣風暴潮極值的區域分布 78
第6章 北方氣旋槽前SW向風場風暴潮 81
6.1 北方氣旋類別及影響特征 82
6.2 風暴潮概況 84
6.3 北方氣旋槽前SW向風場的風暴潮特征 86
6.3.1 強或較強冷空氣過后SW向風場的風暴潮特征 86
6.3.2 單純SW向風場的風暴潮特征 86
6.3.3 SW向風場的風暴潮特征綜述 87
第7章 負風暴潮 89
7.1 影響系統及風場特征 90
7.2 負風暴潮頻次和強度的季節變化 90
7.3 負風暴潮頻次和強度的區域變化 91
7.4 負風暴潮的區域極值 91
渤海風暴潮與災害
第8章 風暴潮災害 93
8.1 導致風暴潮災害的天氣系統 94
8.2 風暴潮災害概況 94
8.3 風暴潮災害記載95
8.3.1 明朝至民國期間的部分災害記載 95
8.3.2 1949—2017年間部分臺風災害 96
8.3.3 1949—2017年間部分溫帶系統災害 103
8.4 部分風暴潮災害調防現場圖照 115
8.4.1 臺風風暴潮災害圖照 115
8.4.2 溫帶系統風暴潮災害圖照 116
第9章 典型熱帶氣旋風暴潮圖集 125
9.1 Ⅰ型(進入渤海)熱帶氣旋 126
9.1.1 Ⅰ型“海域北上”類 126
9.1.2 Ⅰ型“陸域北上”類 134
9.2 Ⅱ型(進入北黃海)熱帶氣旋 143
9.2.1 Ⅱ型“穿越半島”類 143
9.2.2 Ⅱ型“海域北上”類 153
9.3 Ⅲ型(進入南黃海)熱帶氣旋 161
9.3.1 Ⅲ型“蘇、滬出海”類 161
9.3.2 Ⅲ型“海域轉向”類167
9.3.3 Ⅲ型“南黃海西行”類 173
9.4 Ⅳ型(登陸消失)熱帶氣旋 177
9.4.1 Ⅳ型“西行消失”類177
9.4.2 Ⅳ型“北上消失”類182
第10章 典型溫帶氣旋風暴潮圖集 187
10.1 江淮氣旋188
10.1.1 北上入渤海類 88
10.1.2 蘇北北部東北行類02
目 錄
10.1.3 蘇北南部入海類 223
10.2 黃河氣旋風暴潮個例229
10.2.1 河套東行或東南行類 229
10.2.2 河套東北行類 245
10.3 渤海氣旋250
10.4 黃海氣旋259
第11章 典型冷空氣風暴潮圖集267
11.1 橫向冷鋒冷空氣268
11.1.1 無溫帶氣旋配合類268
11.1.2 溫帶氣旋配合類 313
11.2 斜(或豎)向冷鋒冷空氣風暴潮個例 383
11.2.1 無溫帶氣旋配合類383
11.2.2 溫帶氣旋配合類 402
第12章 北方氣旋槽前SW向風場風暴潮圖集 407
12.1 覆加減水回振類408
12.2 前無明顯減水類;425
第13章 典型負風暴潮圖集439
參考文獻 475
渤海風暴潮與災害 作者簡介
李培順,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帶頭人,從事海洋觀測、海洋預報及防災研究共40余年。其間共參加國家或省部級和局地級科研項目共計40余個(其中國家或省部級項目十余個),主持并編寫國家行業標準》、《山東省風暴潮警戒潮位報告》和《膠州灣防風暴潮研究》各一個;發表有關海冰觀測、赤潮和風暴潮預報及防災等科技論文近20篇。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