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喬木:鄧喬彬先生紀念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39737
- 條形碼:9787567639737 ; 978-7-5676-397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有喬木:鄧喬彬先生紀念文集 本書特色
本書為中國古代文學部分專家學者紀念鄧喬彬先生的文集。鄧喬彬先生(1943—2018),原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于2002年被引進到暨南大學,擔任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于2003年申報博士點獲得批準,被評聘為特聘教授(一級),曾任中國韻文學會理事、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詞學會學術委員等,著名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當代著名古代文學研究專家。本文集追思鄧先生治學、教學、育人等諸多往事,多角度展示鄧先生的學術成就與人格風范,可供讀者走近學者,領悟為學為師之道。
南有喬木:鄧喬彬先生紀念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古代文學部分專家學者紀念鄧喬彬先生的文集。鄧喬彬先生(1943—2018),原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于2002年被引進到暨南大學,擔任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于2003年申報博士點獲得批準,被評聘為特聘教授(一級),曾任中國韻文學會理事、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詞學會學術委員等,有名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當代有名古代文學研究專家。本文集追思鄧先生治學、教學、育人等諸多往事,多角度展示鄧先生的學術成就與人格風范,可供讀者走近學者,領悟為學為師之道。
南有喬木:鄧喬彬先生紀念文集 目錄
序 蔣述卓學術自述自傳自評(2013)學術交流致鄧喬彬論《惆悵爨》書(1984) 王季思七絕二首(和鄧喬彬教授)(2010) 徐培均學界二奇(2017) 孫琴安《德與藝、藝與文:鄧喬彬教授訪談》(1997) 張子良《話題選擇與闡釋思路——鄧喬彬教授詞學訪談錄》(2007) 楊柏嶺《“要有大師格局,學問不能越做越細。”》(2013) 《信息時報》文集未收稿上海“中西戲劇比較研究學術討論會”發言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討會”發言進士文化與唐詩的興寄南宋的多元文化與文學流派歐陽修對宋代繪畫的影響《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華文化版)前言驀山溪•懷吳熊和先生存目文稿北宋詞與元散曲漢賦與漢畫宋詞的情感世界古代畫家與名畫、晉唐名畫、宋元繪畫學術評價《吳梅研究》(1990年出版)序(1988) 萬云駿讀鄧喬彬的《吳梅研究》(1991) 禮人走進這片風景》(1992) 郭梅《有聲畫與無聲詩》(1993年出版)序(1992) 徐中玉比較領域的開掘與拓展(1994) 朱希祥進入新境地:詩畫比較研究(1995) 若冰《唐宋詞美學》(1993年出版)序(1992) 萬云駿《學者聞一多》(2001年出版,合著)序(2001) 郭豫適尋求學術上對話的平臺(2002) 王志清《中國繪畫思想史》(2001年一版、2011年插圖版)讀鄧喬彬《中國繪畫思想史》(2002) 徐中玉中國古典繪畫思想的精神追尋(2003) 楊柏嶺、金妹鴻篇巨著,專業必讀(2011) 王嘉簡評《中國繪畫思想史》(2011) 王嘉《古代文藝的文化觀照》(2003年出版)減字木蘭花(鄧喬彬教授新著出版)(2003) 施議對文藝存在的文化觀照(2012) 鄭平《詞學廿論》(2005年出版)文化視野下的詞學研究(2006) 劉榮平《宋代繪畫研究》(2006年出版)繪畫文化與文化畫學(2008) 楊柏嶺技、藝、道:隱性的內在邏輯(2010) 程剛《唐宋詞藝術發展史》(2010年出版)簡評鄧喬彬先生《唐宋詞藝術發展史》(2011.02) 孫維城在文化視野中詮釋唐宋詞(2011.07) 李劍亮、李寒晴華彩流變的工筆長卷(2011.08) 崔海正、李勇勇一部具有集大成性質的唐宋詞史(2011.08) 路成文填補唐宋詞基礎性研究的空缺(2011.09) 吳惠娟新書推薦:《唐宋詞藝術發展史》(2011.09) 王兆鵬唐宋詞藝術的“總賬式”研究(2011.10) 歐明俊基于文化視野的唐宋詞藝術史(2011.10) 鄢嫣把詞當作藝術品來研究(2012.01) 王兆鵬、汪超藝術史視野中的唐宋詞(2012.01) 鄭平《唐宋詞藝術發展史》入選新聞出版總署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2012.02)一部厚重、恢弘的唐宋詞藝術史著(2013.09) 董軍平、劉鋒燾宮廷文化與詞(2013) 金國正鄧師新著《唐宋詞藝術發展史》簡評(2013) 周韜學術文集《鄧喬彬學術文集》首發式(2013)主持人致辭 張海沙致辭 暨南大學副校長饒敏致辭 暨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程國賦賀鄧喬彬先生七十華誕聯 戴偉華畫堂春•壽鄧公喬彬先生七十華誕 彭玉平參加鄧喬彬先生七十壽誕慶祝會及文集首發式隨感 史小軍鄧公喬彬教授七十壽序 徐國榮試論鄧喬彬先生的詩詞學研究 彭國忠鄧喬彬先生的繪畫學研究 何平華鄧喬彬先生的學者研究 李俊鄧師著作結集出版感言 陳建穰學術文集目錄《鄧喬彬學術文集(十二卷)》目錄《鄧喬彬教授七十華誕紀念文集》目錄學術文集書評在融貫中深化的人文研究——《鄧喬彬學術文集》四人談于體制內外與移位變體中獨辟詞學蹊徑 王兆鵬于藝文通解與文化融合中深化比較詩學 戴偉華畫外廣視畫內精準的古代畫論研究 楊明達暢神境界之學者研究 彭玉平高度、寬度與力度 曹旭大文化觀照下的詩學、詞學與畫學 孫維城、谷卿現當代學術史視域下鄧喬彬的古代文學與畫學研究 楊柏嶺試論鄧喬彬先生建構古代文藝研究之“中國氣派”的理論與實踐 符繼成融通藝文成一家 符繼成學術追憶訃告與新聞沉痛悼念中文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喬彬先生筆耕四十載文集十二卷,著名詞學家鄧喬彬先生去世鄧喬彬先生生平簡介告別儀式致悼詞 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程國賦教授致唁電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書記王志致悼詞 學生代表周韜敬獻花圈、花籃的集體、個人唁電挽聯挽詩等追憶文章一位博導的人生軌跡——致學兄鄧喬彬教授 后志民“身死聲名在,多應萬古傳”——追思鄧喬彬先生 彭玉平鄧公誄 徐國榮鄧喬彬老師主編的*后一套作品選 何志軍何不悲欣交集 吳武林覃思精研,推陳出新:鄧喬彬先生的“科舉與文學”研究 胡海義亦師亦父三十載 郭梅難忘恩師 郭毅玲沉思往事立殘陽——憶恩師 楊雨送別本師鄧教授 段學儉永遠的溫暖——懷念我的導師鄧喬彬先生 彭國忠憶鄧喬彬師 劉榮平三載之憶 百年之恩 王韶華您走了,卻從未離開 趙曉嵐生命的時間與空間——致2018年離世的慈父恩師 楊柏嶺我的導師鄧喬彬 胡煒學術的森林與樹木——也談鄧喬彬先生及其“通儒之學” 何平華不思量,自難忘 仲冬梅鄧喬彬先生與中國傳統文藝的研究及教學 汪滌懷念鄧師 吳思增冬天里的思念 王毅鄧師仙逝周年紀念 昌慶志追憶恩師 張秋娟祭鄧師文 周韜憶恩師 王曉東跟著先生去參會 夏令偉我與鄧老師的師生緣 吳賢璋見字如面——回憶恩師鄧喬彬先生 李俊懷念 李杰榮十年一覺不是夢:懷念恩師鄧喬彬先生 王嘉遙祭鄧師 張進萍臨風軒*后的喧鬧 程剛編后記
展開全部
南有喬木:鄧喬彬先生紀念文集 作者簡介
程國賦(1966— ),安徽安慶人。1994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全國《西游記》研究會理事。 彭國忠(1966— ),安徽霍邱人。安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詞學、文獻整理。著有《元祐詞壇研究》《宋詞二十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