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與解構-德里達早期現象學批判疏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1847
- 條形碼:9787100171847 ; 978-7-100-17184-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成與解構-德里達早期現象學批判疏論 本書特色
本書采用一種互文式的解讀方案和開放性的研究策略,將研究的理論目光投射在德里達的早期(從1953年至1967年)思想上并重點解讀了德里達的三本著作:《胡塞爾哲學中的生成問題》《胡塞爾引論》以及《聲音與現象》。本書的主線試圖詳盡、客觀、不帶目的論色彩地重構德里達解構思想從胡塞爾現象學中潛滋暗長、走向成熟的歷史軌跡,尤其是德里達解構思想的三個核心原理——差異原理、延遲原理和“充替”原理——的生發過程;本書的副線從胡塞爾和德里達的原始文本出發,對兩個不同視域的并置、啟發和融合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考察,同時尖銳地批評了德里達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誤解、挪用和閹割并由此挑明胡塞爾思想的博大精深和頑強的生命力。
生成與解構-德里達早期現象學批判疏論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著差異、延遲、充替三個概念的生發過程,通過對德里達《胡塞爾哲學中的生成問題》《胡塞爾引論》以及《聲音與現象》三本書的解讀,重構了德里達的解構思想。
生成與解構-德里達早期現象學批判疏論 目錄
導言.....................................................................
1
**節 德里達的歷史初始語境與思想支援背景 ...............................
1
第二節 德里達早期現象學批判的解讀模式 .....................................
14
第三節 本書的理論立場與學理進路 .................................................
19
**部分 生成與差異
引 言.......................................................................................
27
**節 生成的含義 .............................................................................
27
第二節 辯證法的含義 .........................................................................
30
第三節 生成與辯證法的關系 .............................................................
33
第四節 《胡塞爾哲學中的生成問題》的文本學考察....................... 34
**章 心理主義的生成.........................................................................
37
第五節 胡塞爾“哲學之路”的“起點” ........................................... 37
第六節 心理生成主義所面臨的困難之一:“**性的”關系“心靈的”關系 ...........................................................................
38
第七節 心理生成主義所面臨的困難之二:“零”與“統一性”的生成 ..............................................................................
40
第八節 心理生成主義所面臨的困難之三:“某物一般”的生成....43
第二章 描述性現象學的“生成”................................................................
47
第九節 從生成向生成中立化的過渡 .................................................
47
第十節 生成中立化所帶來的問題之一: 難以還原的客觀時間...... 48
第十一節 生成中立化所帶來的問題之二:“原印象”是現象學的
辯證法還是本體論的辯證法? ......................................... 50
第十二節 生成中立化所帶來的問題之三:自由、絕對主體性及其
限制 .....................................................................................
55
第十三節 生成中立化所帶來的問題之四:現象學的“剩余”與
“全部現象學的崩潰” .........................................................
57
第十四節 生成中立化所帶來的問題之五:純粹之“我”與“現
顯”之“我”的內在困境 ................................................. 62
第十五節 生成中立化所帶來的問題之六:胡塞爾的“漏洞”—
“原素”(hylé)地位的兩難 .............................................. 65
第十六節 生成中立化所帶來的問題之七:“無限性”與“無定限
性”的混淆 .........................................................................
69
第三章 先驗現象學的“生成”:先驗性與世間性...................................
75
第十七節 從靜態的結構描述向動態的生成分析的過渡.................
75
第十八節 “非實項的內在性”的“不可還原的悖論”....................76
第十九節 曖昧和可疑的“生活世界” ............................................... 80
第二十節 “否定性”的起源 ...............................................................
85
第二十一節 理論興趣與非沉思的興趣 .............................................
89
第二十二節 純粹目的論觀念的“二難選擇” ................................... 92
第二十三節 “主動生成”說的兩個困難 ........................................... 95
第二十四節 “被動生成”說與本體論 ............................................. 100
第四章 生成與目的論................................................................................
105
第二十五節 先驗目的論出現的必然性 ...........................................
105
第二十六節 目的論觀念批判 ...........................................................
106
第二十七節 原意向與后生成的“現象學循環” ............................. 112
第二十八節 先驗主體性的生成和運動 ..........................................
117
小結 解構之**要素的出現:差異 ............................................... 122
展開全部
生成與解構-德里達早期現象學批判疏論 作者簡介
方向紅,男,1967年8月出生,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人。哲學博士,中山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德國洪堡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國法國哲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東亞現象學會(PEACe)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現當代德國哲學和法國哲學,尤其側重于現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