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墨學源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2297
- 條形碼:9787100152297 ; 978-7-100-1522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墨學源流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學師生《墨學源流》,凡兩卷十五章,顯白墨家微言大義,接續墨學千年道統,足可資后代一窺民國墨研成就之格局,亦可資當下新國學、新墨學的創新發明。 ——香港墨教協會主席黃蕉風 子墨子兼愛以行為本,憂患必與民同。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貧富得均,貴賤得等,刑獄得公,暴政得誅,賢良得立,乃摩頂放踵所愿行,終身無己,著述講習,教門斯立。方子深慕墨子芳蹤,憾墨學闇蔽,乃發明科圣遺意,立《源流》宗旨以為群墨綱紀。 ——方授楚
墨學源流 內容簡介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于建館翌年便出版了《馬氏文通》,這部學術經典既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標志之一,也開啟了商務印書館百年學術出版的序幕。 其后,商務印書館一直與中華現代學術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鮮明原創精神并富于學術建樹的經典著作,諸多開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館首次問世。這些學術經典的出版,使本館得以**現代學術發展,激動社會思想潮流,參與民族新文化的構筑,也分享中國學界的歷史榮光。 1949年以后,本館雖以迻譯世界學術名著、編纂中外辭書為側重,但原創學術著作的出版從未止步。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叢書立足于精選、精編、精校,冀望無論多少年,皆能傲立于書架,更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昭示中華學術與世界學術于思想性和DU創性上皆可等量齊觀,為中國乃至東方學術在世界范圍內贏得應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為紀念本館與中華現代學術風雨同行的這段歷程,我們整體推出“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既有益于文化積累,也便于研讀查考,同時向長期支持叢書出版的諸位學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兩個甲子后的今天,商務印書館義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傳承前輩的出版精神,迎接時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們責無旁貸。 《墨學源流》,作者方授楚,寫于1936年,中華書局初版于1937年。為撰寫《墨學源流》,方授楚使用參考書達63種之多。此書對墨子學說考證精到,并對諸種異說進行駁斥,其治學必取真求信。
墨學源流 目錄
自序
附言
上卷 墨子之生平及其學派
導言
**章 墨子之身世
一 姓名
二 生地
三 生卒年代
第二章 墨子之事跡
第三章 《墨子》書之考證
第四章 墨學發生之背景
第五章 墨子之學說
一 墨學之淵源
二 墨子學說之體系
三 墨子之政治思想
四 墨子之經濟學說
五 墨子之宗教信仰
六 墨子之根本精神
第六章 墨家之組織
第七章 墨學之傳授
一 墨子之教育
二 傳授之情形
第八章 墨學之進步
一 后期墨者之系統
二 真墨、別墨與非墨
三 《墨經》之作者
四 《墨經》之概要
五 墨義之修正與發展
六 兼愛非攻之新解
七 知識論與辯學
八 與他家之論難
九 實用科學
十 《墨經》釋疑
第九章 墨學之衰微
第十章 墨學之復活
……
下卷 墨子之姓氏國籍學說辨
墨學余論
墨學源流 節選
莊子剽剝儒墨者也,則曰: 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跛足喬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其立義之堅,與為義之勇,此墨子所以夐絕千古也! 第三章《墨子》書之考證 墨子未嘗自著書也,今所傳《墨子》書,乃墨翟弟子及其后學所記述,綴緝而成者。(言墨子未自著書,于墨子之價值無損,在古代文具艱難,而識字者不多,在一時之效用,著述未必優于口說。故釋迦牟尼,耶穌基督,均未自著書也,其于世界宗教之影響何如?蘇格拉底亦未自著書也,于西洋學術,影響又何如?在墨子以前,孔子明言述而不作,雖作《春秋》,然因魯史,實猶未作也。)《漢書·藝文志》著錄《墨子》七十一篇,《隋書·經籍志》則云十五卷,目一卷。庾仲容《子鈔》見高似孫《子略》則十六卷,馬總《意林》仍之,蓋合目于《墨學源流/中華現代學術名著6》也。《唐書·經籍志》則言十五卷,與今本卷數同。畢沅云:“宋亡九篇為六十一篇,見《中興館閣書目》。實六十三篇。后又亡十篇,為五十三篇,即今本也。本存《道藏》中,缺宋諱字,知即宋本。”《墨子注敘》 今本《墨子》十五卷,五十三篇,既非墨子所著,亦非某一人所著,又非一時所成者。故視如“墨學叢書”*為恰切。 ……
墨學源流 作者簡介
方授楚(1898~1956),原名典固,又名垂象,字則之,號天游,平江縣長壽鎮人。1917年秋入武昌高等師范學校國文史地部,畢業后任教于廣西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學院。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