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醒世恒言: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64186
- 條形碼:9787101064186 ; 978-7-101-06418-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醒世恒言: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 內容簡介
《醒世恒言》屬于“三言”中的很后一部,在內容題材上顯示出了一些新的特點,如表現明代后期城鄉工商業繁榮的《施潤澤灘闕遇友》是很有名的一篇;《賣油郎獨占花魁》、《蘇小妹三難新郎》等篇,塑造了具有新思想新道德的新人物,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在藝術上則更加成熟,人物形象豐滿生動,個性鮮明,情節設計更加緊湊巧妙,展現出作者的匠心獨運。口語化、生活化的文學語言運用得更加純熟自然,表現出或含蓄,或風趣,或激越,或悲戚的多樣風格。
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醒世恒言: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 目錄
第二卷 三孝廉讓產立高名
第三卷 賣油郎獨占花魁
第四卷 灌園叟晚逢仙女
第五卷 大樹坡義虎送親
第六卷 小水灣天狐詒書
第七卷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第八卷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第九卷 陳多壽生死夫妻
第十卷 劉小官雌雄兄弟
第十一卷 蘇小妹三難新郎
第十二卷 佛印師四調琴娘
第十三卷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
第十四卷 鬧樊樓多情周勝仙
第十五卷 赫大卿遺恨鴛鴦絳
第十六卷 陸五漢硬留合色鞋
第十七卷 張孝基陳留認舅
第十八卷 施潤澤灘闕遇友
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
第二十卷 張廷秀逃生救父
第二十一卷 張淑兒巧智脫楊生
第二十二卷 呂洞賓飛劍斬黃龍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
第二十四卷 隋煬帝逸游召譴
第二十五卷 獨孤生歸途鬧夢
第二十六卷 薛錄事魚服證仙
第二.十七卷 李玉英獄中訟冤
第二十八卷 吳衙內鄰舟赴約
第二十九卷 盧太學詩酒傲公侯
第三十卷 李沂公窮邸遇俠客
第三十一卷 鄭節使立功神臂弓
第三十二卷 黃秀才徼靈玉馬墜
第三十三卷 十五貫戲言成巧禍
第三十四卷 一文錢小隙造奇冤
第三十五卷 徐老仆義憤成家
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報仇
第三十七卷 杜子春三入長安
第三十八卷 李道人獨步云門
第三十九卷 汪大尹火焚寶蓮寺
第四十卷 馬當神風送滕王閣
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醒世恒言: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 節選
《醒世恒言/中華十大暢銷古典小說·平裝》: 風水人間不可無,也須陰騭兩相扶。 時人不解蒼天意,枉使身心著意圖。 話說近代浙江衢州府,有一人姓王名奉,哥哥姓王名春。弟兄各生一女,王春的女兒名喚瓊英,王奉的叫做瓊真。瓊英許配本郡一個富家潘百萬之子潘華,瓊真許配本郡蕭別駕之子蕭雅;都是自小聘定的。瓊英方年十歲,母親先喪,父親繼歿。那王春臨終之時,將女兒瓊英托與其弟,囑咐道:“我并無子嗣,只有此女,你把做嫡女看成。待其長成,好好嫁去潘家。你嫂嫂所遺房奩衣飾之類,盡數與之。有潘家原聘財禮置下莊田,就把與他做脂粉之費。莫負吾言!”囑罷,氣絕。殯葬事畢,王奉將侄女瓊英接回家中,與女兒瓊真作伴。 忽一年元旦,潘華和蕭雅不約而同到王奉家來拜年。那潘華生得粉臉朱唇,如美女一般,人都稱玉孩童。蕭雅一臉麻子,眼眍,好似飛天夜叉模樣。一美一丑,相形起來,那標致的越覺美玉增輝,那丑陋的越覺泥塗無色。況且潘華衣服炫麗,有心賣富,脫一通換一通。那蕭雅是老實人家,不以穿著為事。常言道:“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淺的多,只有皮相,沒有骨相。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哪一個不欣羨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顛唇簸嘴,批點那飛天夜叉之丑。王奉自己也看不過,心上好不快活。 不一日,蕭別駕卒于任所,蕭雅奔喪,扶柩而回。他雖是個世家,累代清官,家無余積,自別駕死后,日漸消索。潘百萬是個暴富,家事日盛一日。王奉忽起一個不良之心,想道:“蕭家甚窮,女婿又丑;潘家又富,女婿又標致。何不把瓊英、瓊真暗地兌轉,誰人知道?也不教親生女兒在窮漢家受苦。”主意已定,到臨嫁之時,將瓊真充做侄女,嫁與潘家,哥哥所遺衣飾莊田之類,都把他去。卻將瓊英反為己女,嫁與那飛天夜叉為配,自己薄薄備些妝奩嫁送。瓊英但憑叔叔做主,敢怒而不敢言。 誰知嫁后,那潘華自恃家富,不習詩書,不務生理,專一嫖賭為事。父親累訓不從,氣憤而亡。潘華益無顧忌,日逐與無賴小人酒食游戲。不上十年,把百萬家資敗得罄盡,寸土俱無。丈人屢次周給他,如炭中沃雪,全然不濟。結末迫于凍餒,瞞著丈人,要引渾家去投靠人家為奴。王奉聞知此信,將女兒瓊真接回家中養老,不許女婿上門。潘華流落他鄉,不知下落。那蕭雅勤苦攻書,后來一舉成名,直做到尚書地位;瓊英封一品夫人。有詩為證: 目前貧富非為準,久后窮通未可知。 顛倒任君瞞昧做,鬼神昭鑒定無私。 看官,你道為何說這王奉嫁女這一事?只為世人但顧眼前,不思日后,只要損人利己。豈知人有百算,天只有一算。你心下想得滑碌碌的一條路,天未必隨你走哩,還是平日行善為高。今日說一段話本,正與王奉相反,喚做“兩縣令競義婚孤女”。 這樁故事,出在梁、唐、晉、漢、周五代之季。其時周太祖郭威在位,改元廣順。雖居正統之尊,未就混一之勢。四方割據稱雄者,還有幾處,共是五國三鎮。那五國:周郭威,南漢劉晟,北漢劉晟,南唐李昇,蜀孟知祥;那三鎮:吳越錢镠,湖南周行逢,荊南高季昌。 單說南唐李氏有國,轄下江州地方。內中單表江州德化縣一個知縣,姓石名璧,原是撫州臨川縣人氏,流寓建康。四旬之外,喪了夫人,又無兒子,止有八歲親女月香.和一個養娘隨任。那官人為官清正,單吃德化縣中一口水。又且聽訟明決,雪冤理滯,果然政簡刑清,民安盜息。退堂之暇,就抱月香坐于膝上教他識字,又或叫養娘和他下棋、蹴踘,百般頑耍,他從旁教導。只為無娘之女,十分愛惜。一日,養娘和月香在庭中蹴那小小毬兒為戲。養娘一腳踢起,去得勢重了些,那球擊地而起,連跳幾跳,的溜溜滾去,滾入一個地穴里。那地穴約有二三尺深,原是埋缸貯水的所在。養娘手短攬他不著,正待跳下穴中去拾取毬兒,石璧道:“且住!”問女兒月香道:“你有甚計較,使毬兒自走出來么?”月香想了一想,便道:“有計了!”即教養娘去提過一桶水來,傾在穴內。那球便浮在水面。再傾一桶,穴中水滿,其球隨水而出。石璧本是要試女孩兒的聰明,見其取水出毬,智意過人,不勝之喜。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