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21503
- 條形碼:9787513921503 ; 978-7-5139-2150-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 本書特色
20世紀人類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完成了從古典向現代的蛻變。60年代以來,其面目的多元化進一步加深,近年來雖有不少出色的研究,卻沒有了之前作為學派的中堅力量,導致學術理路蕪雜不精,更使學習者感到困惑。
本書便是以改變人類學現狀這一使命為編輯宏旨,對20世紀的著作遺產加以整理,意在梳理學術脈絡,為讀者提供科學的人類學入門閱讀指南,使讀者準確把握人類學思潮的流變。作為一部導讀性的編著之作,本書勾勒出了20世紀西方人類學“故事”的主線。
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 內容簡介
為了求解一些關系到人的自我認識的問題,人類學家付出了大量艱辛的勞動,游走于瑣碎的事物與抽象的觀念之間,思考關于人自身的宏大敘事。并*終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豐碩的學術遺產。
《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遴選了58部西方人類學經典著作,并對其學術脈絡進行梳理,以便為普通讀者也提供一條初窺人類學全貌的有效路徑。對這些著作的介紹,包括基本內容、敘述框架、關注的問題、學理依據、相關的爭論和背景,以及簡要的評論等等。同時輔以著者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的簡介,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按圖索驥,延伸閱讀。
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 目錄
凡 例 1
述評者簡介 2
**部分 《指南》導讀
非專業讀者如何使用《指南》 4
專業研究人員如何使用《指南》 5
專業本科和碩士教學如何使用《指南》 9
了解一點人類學的歷史背景 12
第二部分 主要著作指南
**階段:1902—1945 年
《巫術的一般理論》(1902)
馬塞爾·莫斯 著 3
《土著如何思考》(1910)
呂西安·列維-布留爾 著 14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
愛彌爾·涂爾干 著 22
《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1919)
馬歇爾·葛蘭言 著 36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
布勞尼斯婁·馬林諾夫斯基 著 48
《安達曼島人》(1922)
阿爾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著 58
《人與文化》(1923)
克拉克·威斯勒 著 65
《禮物》(1925)
馬塞爾·莫斯 著 75
《兩性社會學》(1927)
布勞尼斯婁·馬林諾夫斯基 著 86
《人類學與現代生活》(1928)
弗朗茲·博厄斯 著 97
《薩摩亞人的成年》(1928)
瑪格麗特·米德 著 107
《人類史》(1931)
格拉弗頓·埃利奧特·史密斯 著 115
《文化模式》(1934)
魯思·本尼迪克特 著 124
《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1937) 愛德華·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 135
《文化論》(1940)
布勞尼斯婁·馬林諾夫斯基 著 153
《努爾人》(1940)
愛德華·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 159
《大轉型》(1944)
卡爾·波蘭尼 著 165
《親屬制度的基本結構》(1945)
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 著 180
《自由與文明》(1947)
布勞尼斯婁·馬林諾夫斯基 著 187
第二階段:1949—1973 年
《文化的科學》(1949)
萊斯利·懷特 著 195
《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1952)
阿爾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著 207
《上緬甸諸政治體制》(1954)
埃德蒙·利奇 著 214
《原始人的法》(1954)
亞當森·霍貝爾 著 226
《文化樹》(1955)
拉爾夫·林頓 著 236
《憂郁的熱帶》(1955)
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 著 246
《東非酋長》(1956)
奧德麗·艾·理查茲 著 256
《結構人類學》(1958,1973) 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 著 274
《社會人類學》(1962)
愛德華·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 282
《野性的思維》(1962)
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 著 290
《部落社會的政治、法律與儀式》(1965) 馬克斯·格拉克曼 著 301
《等級人》(1966)
路易·杜蒙 著 312
《潔凈與危險》(1966)
瑪麗·道格拉斯 著 320
《號角即將吹響》(1968)
彼得·沃斯利 著 331
《儀式過程》(1969)
維克多·特納 著 342
《自然象征》(1970)
瑪麗·道格拉斯 著 352
《文化的解釋》(1973)
克利福德·格爾茲 著 358
第三階段:1976—1996 年
《文化與實踐理性》(1976)
馬歇爾·薩林斯 著 369
《嫉妒的制陶女》(1978)
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 著 378
《南美洲的魔鬼與商品拜物教》(1980)
邁克·陶西格 著 390
《歷史的隱喻與神話的現實》(1981)
馬歇爾·薩林斯 著 404
《尼加拉》(1982)
克利福德·格爾茲 著 413
《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1982)
埃里克·沃爾夫 著 422
《想象的共同體》(198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著 432
《地方性知識》(1983)
克利福德·格爾茲 著 440
《時間與他者》(1983)
約翰內斯·費邊 著 448
《論個體主義》(1983)
路易·杜蒙 著 458
《親屬制度研究批判》(1984)
大衛·施奈德 著 465
《物的社會生命》(1986)
阿爾君·阿帕杜萊 主編 471
《從祝福到暴力》(1986)
莫里斯·布洛克 著 484
《制度如何思考》(1986)
瑪麗·道格拉斯 著 497
《形成中的宇宙觀》(1987)
弗雷德里克·巴斯 著 504
《人民的傳說,國家的神話》(1988)
布魯斯·卡培法勒 著 525
《禮物的性別》(1988)
瑪麗琳·斯特雷森 著 536
《作品與生活》(1988)
克利福德·格爾茲 著 546
《惡的人類學》(1989)
大衛·帕金 主編 566
《穿越時間的文化》(1990)
大貫惠美子 主編 573
《殖民情景》(1991)
喬治·斯托金 主編 586
《甜蜜的悲哀》(1996)
馬歇爾·薩林斯 著 600
參考文獻 606
人名及關鍵詞索引 615
展開全部
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王銘銘,人類學家,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王銘銘作品宏富,其代表作包括田野志《溪村家族》,探討古代中國的世界觀及其現代命運的《逝去的繁榮》《走在鄉土上》《西方作為他者》,學術隨筆《漂泊的洞察》《無處非中》《心與物游》,以及人類學導引作品《人類學是什么》(2003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同時主編有人類學專業期刊《中國人類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