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樞紐:3000年的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86080
- 條形碼:9787549586080 ; 978-7-5495-8608-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樞紐:3000年的中國 本書特色
1. 羅振宇跨年演講推薦的2018年度圖書 《樞紐》這本書,在“時間的朋友”2017跨年演講上隆重首發,是整個跨年演講的核心思想來源。也是這一年間,對羅胖認知升級*重要的一本書。上線不到48小時,銷售逾5萬冊。 2. 作者特別牛 作者施展,外交學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得到」App大師課《中國史綱50講》的主理人。《樞紐》是對這門已經有超過5萬人學習的課程的思想更加系統的闡述。 3. 認可度非常高 除了羅胖,著名歷史學者許紀霖、著名投資人徐小平,都是這本書的讀者。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中歐工商學院原院長劉吉,還特地為這本書做序推薦。如此多牛人的認可,足見這本書質量之高。 4. 視角很獨特 不同于傳統“文人治史”的局限,作者施展是工科出身,后考取北京大學史學博士,專心治史。在《樞紐》一書中,施展用他嚴密的理工科思維,和對西方歷史的研究,用超學科的獨特視角,為你呈現不一樣的中國歷史。 5. 這本書帶你重新理解過去 和大多數歷史著作不同,這本書不是告訴你過去的中國如何興衰、各色英雄人物如何走上歷史舞臺。它為你展示的,是囊括三千年、縱橫九千里的歷史變局。它將告訴你的,不是一人、一事、一城、一朝的興衰,而是“中國為什么是中國”“如何定義漢人”這樣的底層邏輯。 6. 這本書帶你重新思考未來 施展說:學歷史能讓你看懂未來。它既然能讓你知道中國從哪里來,也就能讓你知道中國將到哪里去。書中提出一個非常振聾發聵的觀點——未來,中國會成為世界的樞紐。為啥這么說?不是情感上的感性猜測,而是通過三千年的歷史變遷進行的嚴密論證。 7. 這本書帶你定位自我 如何定位自我、規劃自己的未來,一定程度上由如何看待這個民族和國家的未來而決定。當明白了中國未來會成為世界的樞紐,終局性地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也就更容易提前重新定位和規劃自己的未來,抓住這個時代的紅利和機會。 8. 一本書重塑思想體系 這不只是一本歷史書,而且融合了社會學、政治學、地理、博弈論的各學科跨界知識。除了帶你理順中國發展的脈絡,更從多學科、多視角,為你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下次,你可以從容地考察一國的歷史和未來。 9. 反復打磨,值得收藏 從初稿到定稿,再到審校、出版,前后經歷了將近一年時間。不僅對文字、頁面進行了反復的設計和打磨,而且在用紙和封面設計上,也進行了多次嘗試。如此費時費力,就是為了讓這本書在你手中,更能體現價值。 《樞紐:3000年的中國》一書,核心是要回答一個問題,究竟“何謂中國”。 現在市面上類似的研究已經有很多,施展的這本書與之相比,有著一些非常重要的特色。 施展找到了一個核心線索,就是中國的超大規模性,將中國從古至今的歷史串聯了起來,給出了統一的解釋框架。用這個線索,施展連貫地解釋了中國能夠維持一個大一統帝國的原因,中國在近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紀偉大的中國革命史也在這個背景下獲得了全新的意義,更解釋了當今中國在世界上的獨特位置。 該書在古代史的闡述當中,突破了常見的中原本位視角,也突破了新清史學派的草原本位視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個亞區域彼此互動、相互依賴、相互塑造的過程中,發現了超yue于各個亞區域之上的一個統一的歷史進程,從而將中國史定位為一個體系史。 該書進一步闡釋,在中國與西方的遭遇過程當中,中國歷史的一些內在動能被激活出來,它表現為一個宏大的革命史的過程,并使得中國的轉型呈現為一個現代的建國歷程。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中國的經濟崛起以及其對于世界秩序的深刻塑造,也獲得了全新模式的深入討論,并對未來提出了一系列極富建設性的探討。 施展在這本書中,以問題為導向,完全超yue了具體學科的限制,調用了地理、歷史、哲學、思想、經濟、財政、貨幣、軍事、人口、社會、法律、國際政治等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對中國幾千年的復雜歷史,以及百年來的成敗興衰給出了一個統一的解釋框架。 這本書,引發了我重要的認知升級。 這將是2018年的必讀書之一。它必將引起廣泛而熱烈的討論。 它能帶你看懂,中國歷史演進的邏輯思考、為什么中國是世界的樞紐、如何成為未來世界的“自變量”,它能讓你比其他人更早地看到有價值的東西。 ——羅振宇(《羅輯思維》主講人,得到App創始人) 氣象壯闊的論述格局…這是這一代青年人在大時代進行大構想的一個可貴的嘗試。 ——劉吉(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上海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原主任) 作者以湯因比式的歷史哲學視野,考察農耕文明、游牧文明與海洋文明互動中的中國大歷史。如此之大手筆、大氣象、大格局,為當今中國學界所罕見。在碎片化研究的時代,本書不啻為令人精神一振的難得力作。 ——許紀霖(著名歷史學者) 第yi次聽施展講述他的研究,就給了我一個巨大的驚喜,讓我看到了理解中國問題的一種前所未you的視野,也解釋了很多令我困惑的問題。中國到底從哪里來,中國未來可能會向何處去?這是我想了很久的問題,相信許多人也在思考。施展的這本書,給了我一個非常有沖擊力的答案。 ——徐小平(真格基金創始人)
樞紐:3000年的中國 內容簡介
從過去看見未來,從世界發現中國。劉吉,作序;徐小平、許紀霖、劉蘇里重磅推薦!“作者以湯因比式的歷史哲學視野,考察農耕文明、游牧文明與海洋文明互動中的中國大歷史。如此之大手筆、大氣象、大格局,為當今中國學界所罕見。在碎片化研究的時代,本書不啻為令人精神一振的難得力作。”
樞紐:3000年的中國 目錄
壹 哲學篇:中國歷史哲學綱要
一、作為中華民族之信仰的歷史
二、歷史的精神現象學過程
三、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
四、中國歷史的時間結構
五、從奉天承運的天子到普遍均質的人民
六、中華民族的世界歷史使命
七、歷史運動的內生方向
貳 社會學篇:歷史演化的動力機制
一、從欲望到信仰
二、制度的演化
上篇 作為“中國”的世界
***章 地理與歷史
***節 中原
第二節 草原
第三節 過渡地帶
第四節 西域
第五節 雪域
第六節 西南
第七節 海洋
第二章 ***輪歷史大循環:封建社會
***節 三輪大循環
第二節 脫于混沌,封建初成
第三節 封建的***與瓦解
一、周厲王之敗
二、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三、技術進步與封建社會的終結
第四節 思想的自由奔流
一、軸心文明思想的開啟
二、史學的勃興
第三章 第二輪歷史大循環:豪族社會
***節 中原帝國與草原帝國
一、天下定于一
二、草原的興起與中原的豪族化
三、從豪族崛起到中原陸沉
第二節 塞北的精悍氣血與江南的衣冠禮樂
一、塞北的精悍氣血
二、江南的衣冠禮樂
三、孝文帝之敗與宇文泰之成
第三節 普遍帝國及其瓦解
一、關中與關東
二、海上聲教與西域胡風
三、安史之亂與西域新命
四、吐蕃的聚與散
五、技術進步與豪族社會的終結
第四章 第三輪歷史大循環:古代平民社會
***節 精神的自我
一、普遍帝國與特殊認同的矛盾
二、儒學的新譜系與自我
第二節 特殊帝國及其蛻變
一、從“倫理世界”到“倫理-官僚世界”
二、二元帝國的精神自覺
三、西域的歷史伏筆
第三節 大陸普遍帝國及其***唱
一、元:“大一統”抑或“大居正”?
二、明:大陸的專權與海洋的興起
三、清:大陸普遍帝國的***唱
下篇 內在于世界的“中國”
第五章 從古代向現代的轉型:帝國余暉
***節 世界市場背景下的諸多新要素
一、外生的技術進步與新經濟要素
二、新的知識與新的人才
三、大英帝國主導的新秩序
第二節 帝國的中興與終結
一、帝國均衡的起伏與變遷
二、海洋與過渡地帶
三、西域的命運與陸海大博弈
四、印度洋的風與大西洋的風
五、西南的奇跡
六、東北的隱喻
第三節 從普遍帝國到普遍人民
一、普遍主義的重新想象
二、法權視野
三、民族主義與革命
第六章 進行中的第四輪歷史大循環:現代平民社會
***節 革命與戰爭的正當性
一、政治經濟學視角
二、政治哲學視角
三、內部革命與外部革命
第二節 遠東的力量格局
一、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謀劃
二、俄國的謀劃
三、日本的謀劃
第三節 民族主義的外與內
一、民族主義與外部世界
二、民族主義的內部困境
三、民族主義的格局欠缺
第四節 共產主義對民族主義的
一、斯大林的民族理論與國體建構
二、中華民族的自我
三、大陸帝國的自我
第五節 從憲法制到憲法典
一、憲法的形式與質料
二、從《清帝遜位詔書》到無產階級專政
三、共產主義法理學分析
第七章 中國經濟的崛起與世界秩序的失衡
***節 中國經濟崛起的奧秘
一、創新經濟與土地財政的時間耦合
二、供應鏈網絡的規模效應
第二節 世界秩序的變遷與失衡
一、從“中心-邊緣”結構到“雙循環”結構
二、世界秩序的失衡與金融危機
三、“不可能三角”與世界秩序
第三節 治理秩序之變遷
一、貿易過程的時間維度與國家政治的空間維度
二、從摩尼教秩序到奧古斯丁秩序
第四節 “文明的沖突”與普遍秩序的演化
一、伊斯蘭世界的困境與反抗
二、奧古斯丁秩序的二階屬性
三、普遍秩序的演化過程
第八章 世界歷史民族的精神自覺
***節 精神如何自覺?
一、哈耶克秩序與黑格爾秩序
二、施密特問題
第二節 大國的自我
一、實力、理想、制度
二、海洋秩序與陸地秩序
三、海洋霸主的自我:從英國到美國
四、陸地霸主的自我:以德國為例
第三節 “中國的世界”與“世界的中國”的合題
一、中國作為世界秩序的海陸樞紐
二、中國秩序作為世界秩序的全息縮影
三、生成中的世界與普遍憲制
參考文獻目錄
后記
樞紐:3000年的中國 相關資料
施展著的《樞紐(3000年的中國)(精)》是一
部縱覽中國千年歷史、探索當下世界的“中國力量”的歷史人文讀物。本書運用空間和時間的觀念與方法,致力于在一種的視野下,主要論述了自夏商周至清末中國古代草原-農耕-海洋的南北向三重結構和平原-綠洲&高原的東西向次級結構,對以下問題給出內在連貫統一的解釋: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結構在古代的形成,中國革命對于中國現代轉型的偉大意義,以及中國作為世界樞紐,在政治和經濟等方面所
具有的世界意義。貫通所有這些問題的解釋邏輯,是中國的兩大根本特征,一是它作為一個古老且未中斷文明,所帶來的歷史記憶,一是中國的超大規模性,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效應。
本書認為,對中國的超大規模性的理解,是理解中國問題的一個根本前提,這就構成中華文明區與其他文明區的重要區別。
樞紐:3000年的中國 作者簡介
施展,是青年歷史學者,在「得到」App開設的《中國史綱50講》大師課,已經超過5萬人訂閱。 他工科出身,因為覺得不夠好玩,轉向文科。 在北大拿到了史學博士。現在外交學院任教,教授西方思想史、文明史方面的課程。 著名投資人徐小平,萬圣書園創始人劉蘇里都是他的讀者。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劉吉特地為《樞紐》這本書做序推薦。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