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26082
- 條形碼:9787214226082 ; 978-7-214-22608-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 本書特色
中國的統一在漢代得到鞏固,而中國文明的發展方向似乎也是在漢代確定下來,通過漢代農業來考察中國悠久的農業文明,具有重要的意義。許倬云先生強調了中國發展的精耕細作的 農業為基調的經濟,其實現的關鍵轉換點是在漢武帝時期。
本書由兩部分組成。
*部分是對漢代農業的分析:政府解決人口與土地問題的措施,土地成為被追逐的財富,農民的生計,農業資源,耕種方法與 技術,農作之外的選擇等。
第二部分,主要是漢代農業相關文獻的輯錄及其學術性注釋、相關地圖、數據和各種表格,并附有詳盡的參考書目和索引等。
《漢代農業》雖為研究之作,實是憂民之書。全書充盈著作者對中國農民的深厚敬意,而對漢代遙遠之農業的學理探究則折射出作者的赤子之心和入世之意。
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 內容簡介
中國的統一在漢代得到鞏固,而中國文明的發展方向似乎也是在漢代確定下來,通過漢代農業來考察中國悠久的農業文明,具有重要的意義。許倬云先生強調了中國發展的精耕細作的 農業為基調的經濟,其實現的關鍵轉換點是在漢武帝時期。
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 目錄
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 作者簡介
許倬云(Ch0—yun Hsu):1953年畢業于臺灣大學歷史系,1956年獲文科碩士學位,后入美國芝加哥大學進修,1962年獲人文科學哲學博士學位。先后任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1970年任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及社會系合聘教授,東方研究評議會主席。曾先后被聘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夏威夷大學講座教授、杜克大學講座教授以及匹茲堡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等職。2000年10月被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授予名譽教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