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深度耕犁.當代西方激進哲學的文本解讀.第三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67562
- 條形碼:9787300267562 ; 978-7-300-2675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本的深度耕犁.當代西方激進哲學的文本解讀.第三卷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關于當代世界馬克思主義及左翼激進哲學文本研究的多卷本論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三卷,其內容主要是對西方激進哲學思潮中經典文獻的文本學研究。在本卷中,作者以構境論的文本解讀方式分別批判性地解讀了晚期福柯的“生命政治哲學”、朗西埃《歧義》、阿甘本的《奧斯維辛的剩余》、斯洛特戴克的《資本的內部空間》、維利里奧的《解放的速度》、斯蒂格勒《技術與時間》,以及奈格里、哈特的《帝國》等重要論著。
文本的深度耕犁.當代西方激進哲學的文本解讀.第三卷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關于當代世界馬克思主義及左翼激進哲學文本研究的多卷本論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三卷,其內容主要是對西方激進哲學思潮中經典文獻的文本學研究。在本卷中,作者以構境論的文本解讀方式分別批判性地解讀了晚期福柯的“生命政治哲學”、朗西埃《歧義》、阿甘本的《奧斯維辛的剩余》、斯洛特戴克的《資本的內部空間》、維利里奧的《解放的速度》、斯蒂格勒《技術與時間》,以及奈格里、哈特的《帝國》等重要論著。
文本的深度耕犁.當代西方激進哲學的文本解讀.第三卷 目錄
**章 后阿爾都塞:從感性肉體到生命治安的失序邊緣
——朗西埃生命政治哲學的思辨情境
**節 走向感性現實:被遮蔽的勞動者之聲
1.紅色“五月風暴”:結構主義和阿爾都塞的死亡
2.弒父:從抽象的構序問題式走向感性的無序生命
3.捕捉勞動者生命的感性肉身
第二節 身體化隱性構序的治安
1.真實的無產者:被排除的邊緣他者
2.無言的牛哞:歧義中的可見者與不可見者
3.份內構序:讓社會生活得以維系的治安
第三節 無分之分:治安構序邏輯斷裂中生成的
失序政治
1.“政治終結論”中生命政治的涅槃重生
2.無分之分:打破身體感性構序的重新主體化
3.一個非政治哲學的評論
第二章 不在場之在場性的喪失與赤祼生命的例外懸臨
——阿甘本的激進生命政治哲學
**節 孤離的神姿:阿甘本與德波的《景觀社會》
1.作為戰略批判家的德波
2.馬克思與德波的景觀拜物教批判
3.朦朧長筒襪:投資身體與景觀呈現中的本質顛倒
4.景觀世界的占位:語言共通者異化中的知覺和集體
記憶控制
5.景觀與神姿的孤離
6.結論與問題:我們在景觀中失去了什么?
第二節 奧斯威辛背后不可見的存在論剩余
1.灰色地帶中的無罪的殺人者
2.“穆斯林”:無法見證的亞赤裸生命
3.不能正視的蛇發女妖
第三節 生命政治構境中的赤裸生命
1.Ereignis:存在歷史的終結
2.牲人:被神性和法律雙重棄置的赤裸生命
3.生命政治學中的現代牲人
4.例外狀態中的赤裸生命
5.生命權力對赤裸生命的直接操控:政治學向生命
政治學的轉變
第三章 資本全球化的哲學批判
——斯洛特戴克的《資本的內部空間》解讀
**節 全球化的三次浪潮
1.全球化的宏大敘事重構
2.從形上的至善到血腥的殖民:全球化中的“天
與“地
3.資本部署的電子全球化時代
第二節 大地全球化:布爾喬亞吞食世界
1.解構故土中心:中性抽象質點的空間變形
2.發現:機會的形而上學與負債的資本家
3.懸法的例外:解蔽的真理與命名的歷史
第三節 后歷史時期中資本的內部空間:沒有距離的
內爆
1. 非實體的第二地球與后歷史
2.去空間化的共同存在者為鄰
3.資本世界的內部空間
第四節 本真性的偽文本構境中的金錢上帝
1.偽造的斯密的大頭針演講
2.無中生有的里爾克的偽詩境
3.金錢就是上帝
第四章 遠程在場:當代資本主義時空存在論的畸變
——維利里奧的《解放的速度》解讀
**節 遠托邦:遠程登錄殺死了在場
1.遠=近:兩種沒影點的重合
2.我們殺死了在場:網絡信息化條件下的遠程在場
存在論
3.光速時空塑形統覺的世紀
第二節 無路可逃:敗壞的去遠性之形而上學災難
1.道路層的污染:路途性、外部和遠處的消失
2.存在收縮:界面化的世界圖景
3.此處消失:遠程在場的雙重主體性和實踐構序
4.從物理接近到光速接近:控制的辯證法
第三節 遠程登錄中的新地緣政治
1.光速偶發事件中遠程在場的宗主政治
2.遠程宗主政治的現實經濟基礎
3.發現新的遠程大陸:信息暴政下的后領土整治
第五章 遠程登錄的電子蒙太奇與數字化“偽我們
——斯蒂格勒的《技術與時間》解讀
**節 數字化資本主義與存在之痛
1.時間客體和遠程登錄下變異的康德綜合概念
2.電子化第三持存中的意識畸變
3.思想的無產階級化:數字化構架中的個體化淪喪
第二節 好萊塢文化殖民的隱性邏輯
1.電影裝置中先將來時的動人酵素
2.無意識的蒙太奇構境與他性時間中的隱性奴役
3.遠程在場的電視所造成的“精神災難
第三節 先在的數字化蒙太奇構架與意識的政治
經濟學
1.先在的文化工業構架
2.意識的政治經濟學與康德構架論批判
3.欲望之死:數字化的幻象成為統治
第四節 大寫的“偽我們”意識流中的臣服性接受
1.文化工業新地緣政治與電視災難
2.在馬克思之后續寫數碼時代的《資本論》
3.大寫的“偽我們”的同一性接受
第五節 資產階級現代性:被重構的接受方式中的
“我們
1.傳統接受方式向現代性接受方式的轉換
2.現代性精神工業化統一中的大寫的“我們
與“我
3. 美國的好萊塢蒙太奇中的接受戰略
第六節 魔鬼般的象征符號
1.插上網絡媒介翅膀的魔鬼般的“我們
2.數字化的全球記憶體系中的文化熵增
3.傳輸工業與教育系統
附錄一 帝國:資本全球布展的母體——奈格里、哈特的《帝國》解讀
**節 資本帝國的生命政治存在論
1.看不見的資本帝國構序
2.帝國的布展方式與生成基礎
3.資本帝國的全球權力在場
4.作為欲望機器的社會總體生產與非物質勞動的
突顯
第二節 后現代話語與資本帝國的全球統治
1.后現代思潮與資本帝國的無意識同謀
2.帝國經濟政治布展中的后現代話語
3.資本帝國的后現代存在構序
第三節 全球規訓與走向資本帝國的全球布展
1.羅斯福“新政”與西方規訓社會的建構
2.全球規訓:反殖民化與反中心化進程
3.帝國的崛起:趨向一個新的全球范式
第四節 非物質勞動與創造性剩余價值
1.信息革命與后現代工業
2.非物質勞動的本質特征
3.非物質勞動的表現形式
4.脫地域化的網絡生產與新的共產主義的可能性
第五節 反抗帝國:新的革命主體和社會主義戰略
1.跨國公司:帝國機器的建構機制
2.另類存在論:非實態的、非連續性的帝國主權與構序
3.諸眾:新的革命主體
4.諸眾反抗帝國斗爭的新方式
附錄二 后福特時代中的星叢式主體
——維爾諾的《諸眾的語法》解讀
**節 大寫的“一”與多:一般智力與諸眾
1.一與多:不是人民的諸眾
2.不在家的感覺與共有的一般智力
3.反對勞動分工的一般智力:一種沒有公共領域的
公共性
第二節 無產品的勞動:后福特資本主義的文化工業
1.后福特時代:勞動、政治與智力的雜交
2.勞動成為沒有產品的表演
3.文化產業:戰勝福特主義
第三節 后福特主義中的一般智力與活勞動
1.景觀:后福特社會中一般智力的交往能力
2.反對馬克思:沒有澆鑄進機器中的一般智力
3.一般智力:后福特主義勞動中發生的主觀合作
4.不合作與退出:諸眾的革命方式
第四節 奇異諸眾:個體化與先個體化
1.諸眾:量子力學、格式塔與網絡奇異性存在
2.諸眾:作為先個體性存在的個體化
3.集體的諸眾:社會的個體
第五節 生命政治統治中的犬儒式諸眾
1.勞動潛能:福柯生命政治的馬克思主義重構
2.諸眾情境:虛無、投機的犬儒主義
3.閑聊和好奇中的諸眾
第六節 諸眾與后福特資本主義
1.后福特:馬克思的預言的翻轉
2.勞動生產時間的精神錯亂與生產模式的多樣化共存
3.作為活勞動在場的一般智力和大眾知性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文本的深度耕犁.當代西方激進哲學的文本解讀.第三卷 作者簡介
張一兵(本名張異賓),1956年生,中共南京大學黨委書記,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特聘教授,哲學系資深學者、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目前,著作共有6部譯為英文,2部譯為日文,5部譯為土耳其文,1部正譯為德文,1部正譯為俄文,在國際學界產生一定影響。在過去三十年的學術歷程中,共出版個人專著10余部,并在國內一流學術期刊發表40余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