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現代性研究譯叢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55024
- 條形碼:9787100055024 ; 978-7-100-0550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性研究譯叢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 本書特色
本書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的導論。之所以說它是導論,并不是因為它是用導論的文體寫就的,而是因為,作者本·海默爾認為,關于日常的研究才剛剛起一個頭。在這里奮筆疾書的“日常生活理論”既是一個導論,又是一份邀請函,引導和邀請大家開始對在很大程度上總是想方設法逃避細致審查的生活競技場作深入的思考。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主要內容包括席美爾:日常生活的斷片、超現實主義:日常中的奇跡、本雅明的垃圾美學、民章調查:關于日常生活的科學、米歇爾·德塞爾托的日常生活的詩學等。
現代性研究譯叢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 內容簡介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以獨特的歷史的和批判的視角提供了一篇關于日常生活理論的導論。作者探究了日常生活諸概念從格奧爾格·席美爾的文化社會學,通過1930年代的民意調查項目到米歇爾·德塞爾托等人的當代理論的發展歷程。
現代性研究譯叢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 目錄
**章 塑造日常
第二章 論證
第三章 席美爾:日常生活的斷片
第四章 超現實主義:日常中的奇跡
第五章 本雅明的垃圾美學
第六章 民意調查:關于日常生活的科學
第七章 亨利·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的辯證法
第八章 米歇爾·德塞爾托的日常生活的詩學
第九章 后記:日常生活與文化研究的未來
參考書目
索引
現代性研究譯叢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 節選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 接下來的事情并不是設法給這種版本的日常現代性增添細節。相反,我想要為本著作的主體部分提供一個說明,這部著作已經明確地把這種日常的現代性當作一個文化理論方面的問題來探討。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把日常的矛盾、含混的狀況及其自相矛盾的軌道拋到一邊不管了。在日常中使用“日常生活”這個詞時顯示出我們對于日常生活的精確輪廓并不確定,這種用法所指向的東西和作為《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的主題的那個批判性傳統所意指的東西是同一個模糊不定的、無固定形狀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以模棱兩可、不穩定性和歧義為基本特征的日常生活。 我在這里所追蹤的理論傳統的基本特征可以恰如其分地標畫為,它拒絕把某些*日常的含義附屬在“日常”之上,并且幾乎到了冥頑不化的程度。因此,盡管把日常生活描繪為殘酷無情的單調乏味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這種傳統總是千方百計要顯示日常是不可思議的、超凡脫俗的(或者至少是辯證地把日常看作是融超凡脫俗與單調乏味這二者為一體的)。同樣,如果說把日常與自我顯明和理所當然聯系在一起的做法正是家常便飯的話,那么,這種傳統卻強調它的不透明性以及恰如其分地關注這種不透明性時遇到的困難。這就導致我們對諸表象形式(例如,蒙太奇)的關心,這些表象形式似乎可以看作是一般可以被當作“日常的”表象風格的那個東西的對立面。對于“日常”一詞更為傳統的意義的普遍抵制的另一個例子是,拒絕把日常生活還原為主流社會關系再生產的區域。盡管在我所討論的某些理論(例如,列斐伏爾)那里,這是一個重要的焦點,但是,它們更多地把重點放在把日常當作抵制、革命與轉型發生的場所上。 我正在著書探討的這種文化理論傳統必須被看作是異彩紛呈的各種興趣和各種不同立場的異質混合物。我們不能期待把這些關于日常的理論聚集在一起,建立起同一性,或者講述一個觀念是如何循序漸進,日趨縝密、精妙的首尾一致的故事。相反,在日常這個觀念開始變得生機勃勃時,當它開始發生作用而且陷入危機時,這個故事中容納了廣泛的因素,而把這些因素聯系在一起的,并不是什么共享的目標,或者各種相類似的成果,而是對日常所作的主流理解所作的一系列可資比較的反應。這里所要考察的各種理論與實踐對那種自我顯明的日常的觀念構成了一個根本性的挑戰,正是這一點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容許我把那些歧異紛呈的著作放在一起來考察。在我們將要討論的作家的所有這些著作中都會有一種拒絕,他們拒絕把日常的王國看作是沒有問題的。也許正是這一點把他們所有人統一在了一起。由于這個故事具有反省性,與日常的不可控制性相抗爭,因此這個故事包含了各種嘗試,嘗試著發現日常生活的各種近似性,嘗試著制定出比那些認為認識日常生活簡直是易如反掌的形式更加適宜于關注日常的各種方式。 ……
現代性研究譯叢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 作者簡介
本·海默爾(Ben Highmore),西英格蘭大學文化與傳媒學科高級講師。《日常生活讀本》(The Everyday Life Reader,2002年)的主編。其新的著作是《城市風光:物質的符號的城市的文化解讀》(Cityscapes: Cultural Readings in the Material and Symbolic City)。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