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69816
- 條形碼:9787506069816 ; 978-7-5060-6981-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 本書特色
梁啟超一生著述頗豐,涉獵的范圍也十分廣泛,特別是對傳記體曾一度達到迷戀的狀態。在此之前,他主要是襲用傳統紀傳體式,東渡日本后梁啟超接受到了西方的新式傳記——評傳,很快這位清朝**秀的學者開始棄故攬新,于是便有了《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的閃亮登場。他在序例中提到英國名相格林威爾呵斥畫工之言:“paint me as I am.”并引申“言勿失吾真相也”,是以向世人展現他在對筆下人物具備了相當的知情權后所呈現出來的客觀如實的著述態度。該書的寫作正是其流亡日本之時,獨特的政治身份使得梁啟超在著述時別有一番情懷,他以新史學的眼光,還原了李鴻章這個頗具爭議的人物之偉大一面。正如梁氏在緒論中所寫到的那樣“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1901年梁啟超在海外流亡期間寫成。他作為戊戌變法的親歷者,不曾中斷對幾十年來中國發展大勢的思考,而“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系”。因此,本書也是李鴻章的個人傳記。作者受西方史籍和文化的影響,自覺地改革中國傳統的史傳文,而代之以西人的夾敘夾議的評傳體;下筆不作隱晦,并融入自身經歷和對時局的觀察,故能對李鴻章作相當同情之理解、把握歷史大關節;持論公允,與當時普遍品評李鴻章賣國、無能的議論不同,將李氏個人放入時代做客觀評價,時至今日仍未過時。
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 目錄
**章 緒論
第二章 李鴻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鴻章未達以前及其時中國之形勢
第四章 兵家之李鴻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鴻章下
第六章 洋務時代之李鴻章
第七章 中日戰爭時代之李鴻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鴻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鴻章下
第十章 投閑時代之李鴻章
第十一章 李鴻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結論
編后記
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 節選
天下惟庸人無昝無譽。舉天下人而惡之,斯可謂非常之奸雄矣乎。舉天下人而譽之,斯可謂非常之豪杰矣乎。雖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來必不為偉人。語日:蓋棺論定。吾見有蓋棺后數十年數百年層論猶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論人者將烏從而罄之。日:有人于此,譽之者千萬,而毀之者亦千萬;譽之者達其極點,毀之者亦達其極點;今之所毀,適足與前之所譽相消,他之所譽,亦足以此之所毀相償。
自李鴻章之名出現于世界以來,五洲萬國人士,幾于見有李鴻章,不見有中國。一言蔽之,則以李鴻章為中國獨一無二之代表人也。夫以甲國人而論乙國事,其必不能得其真相,固無待言,然要之李鴻章為中國近四十年**流緊要人物,讀中國近世史者,勢不得不口李鴻章,而讀李鴻章傳者,亦勢不得不手中國近世史,此有識者所同認也,故吾今此書,雖名之為“同光以來大事記”可也。
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省新會縣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被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曾與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晚年遠離政治,專以著述講學為務,又深研佛學。著有《墨子學案》、《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