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農地流轉的行為邏輯及其外部依賴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61383
- 條形碼:9787509661383 ; 978-7-5096-613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地流轉的行為邏輯及其外部依賴研究 本書特色
20世紀80年代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確立了在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基礎上,以戶為單位的家庭承包經營的新型農業耕作模式。農地制度的改革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但同時也存在著農地細碎化、市場組織化程度低等弊端,困擾著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提高農民收入。因此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實現農地適度規模經營,成為當前完善農地制度的一種被付諸于實踐的選擇。本研究在對國內外文獻進行綜述后,分別對農戶農地流轉的行為邏輯、農戶農地流轉的福利效應、農戶農地流轉中非農就業的城鎮化驅動、農地流轉實現勞動力轉移的稟賦依賴,以及農地流轉空間差異的城鎮化依賴進行探究,從而更好地理解了個體農戶尺度下的農地流轉的動力機制、農地流轉實現對農戶的福利影響,以及宏觀尺度下的農地流轉后勞動力如何轉移和農地流轉空間差異的形成。
農地流轉的行為邏輯及其外部依賴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在當前農地“三權分置”的背景下, 為了更好的理解農地流轉的內在動力機制以及外部宏觀稟賦的依賴, 本研究在對國內外文獻進行綜述后, 分別對農地流轉的農戶行為邏輯及其流轉后的福利效應、農地流轉對勞動力轉移和城鎮化的依賴進行探究。
農地流轉的行為邏輯及其外部依賴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術路線
2 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2.1 農地流轉存在的解釋
2.1.1 農地制度改革
2.1.2 非農就業
2.1.3 基于意愿的流轉農地報酬
2.2 農地流轉過程的困境
2.3 農地流轉結果的論證
2.4 文獻評價及研究切入點
2.4.1 農地流轉存在解釋的不足
2.4.2 農地流轉中農戶福利研究的缺失
2.4.3 農地流轉實現前后勞動力轉移與就業問題
3 農戶農地流轉的行為邏輯
3.1 引言
3.2 作為制度激勵的農地產權安排
3.3 理論模型
3.3.1 集體農作的公有制土地產權下農戶行為邏輯
3.3.2 存在交易的土地私有(混合)產權下農戶行為邏輯
3.4 實證檢驗
3.4.1 命題1與命題2的檢驗
3.4.2 命題3與命題4的檢驗
3.5 本章結論與討論
3.6 制度激勵指標的產生
……
4 農戶農地流轉的福利效應
5 農戶農地流轉中非農就業的城鎮化驅動
6 農地流轉實現勞動力轉移的稟賦依賴
7 農地流轉空間差異的城鎮化依賴
8 研究結論與展望
附錄 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后記
農地流轉的行為邏輯及其外部依賴研究 作者簡介
游和遠(1983-),浙江溫州人,博士。浙江財經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入選浙江省“1 51”人才第三層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長期從事農地制度與農民發展、土地利用與生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項目8項。在Land Use Policy、Habitat International、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Sustainabliity、Ecological Indicators、Quality & Quantity、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Discra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管理世界》、《農業經濟問題》、《中國土地科學》、《農業工程學報》、《經濟地理》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研究成果獲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成果獎二等獎、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錢學森城市學金獎提名獎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