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79666
- 條形碼:9787532779666 ; 978-7-5327-796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1.海倫·凱勒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盲聾女作家和演講者,她憑借堅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成為世界上首位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2.海倫·凱勒自傳《我生活的故事》+勵志名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特別收錄她與親朋好友、社會名流的百余封信件,完整再現人類歷史上樂觀積極、永不放棄的典范海倫·凱勒的一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內容簡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一書除了保留凱勒的自傳、散文之外,還保留了她寫給朋友、家人的信。本書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靠前部分是自傳《我生活的故事》,主要講述凱勒患病之后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克服生命中的種種困難并取得很好成就的過程;第二部分是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凱勒想象自己擁有三天光明的日子,設想自己該如何利用這寶貴的三天;第三部分是凱勒在1887年至1907年之間寫給親友的百余封信件。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目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151
海倫·凱勒寫給朋友們的信件選摘 171
海倫·凱勒致菲利普斯·布魯克斯信件的部分復印件 302
譯后記 30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節選
開始寫自己的生活歷史,總覺得有點害怕。的確,要掀起籠罩在我童年時期那如金色迷霧一般的面紗,我將信將疑,有些猶豫。寫自傳是個艱巨的任務。每當我試圖把*初的印象分類時,就會發現,這么多年,過往與當下交織在一起,導致現實和幻想相差無幾。成人后用自己的幻想描繪小女孩時期的經歷。生命初期的一些印象鮮活地凸顯出來,但“剩下的都是牢房的陰影”。此外,童年時代的許多歡樂、憂傷的感受都不再鮮明,早期求學過程中許多重要無比的事,也都在發現重大事件的欣喜中被漸漸遺忘。所以,為避免乏味冗長,我會努力概覽式地展現幾個對我而言*有趣、*重要的時期。 我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北亞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塔斯坎比亞。 父親這邊,可以追溯到卡斯帕·凱勒,土生土長的瑞士人,定居在馬里蘭。我的一位瑞士先輩是蘇黎世**位教聾人的老師,并以他們的教育為主題寫了一本書——這是個不同尋常的巧合;不過確實,沒有哪個國王的祖先中不曾有過奴隸,也沒有哪位奴隸的祖先里沒有出過國王。 我的祖父,卡斯帕·凱勒的兒子,“進駐”亞拉巴馬州廣袤的土地,*后在那里定居。據說他每年騎馬從塔斯坎比亞去費城一次,采購一些農場補給,我的姑姑收藏著很多他寄往家里的信件,這些信讓旅程更加迷人、生動。 我的奶奶凱勒,是拉斐德的一位副官——亞歷山大·摩爾的女兒,也是弗吉尼亞州早期殖民地官員——亞歷山大·斯波茨伍德的孫女。她也是羅伯特·E·李的第二位表姐妹。 我的父親,阿瑟·H·凱勒,南部聯軍上校,我的母親凱特·亞當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她比父親小很多。母親的祖父本杰明·亞當斯,娶了蘇珊娜·E·古德休,在馬薩諸塞州的紐伯里住了很多年。他們的兒子查爾斯·亞當斯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紐伯里波特,后來搬到阿肯色州的海倫娜。內戰爆發時,他效力于南方軍隊,是一名軍隊準將。他娶了露西·海倫·埃弗雷特,后者同愛德華·埃弗雷特以及愛德華·埃弗雷特·黑爾博士一樣,同屬于埃弗雷特家族。戰爭結束之后,該家族遷往田納西州孟菲斯市。 在疾病奪走我的視力和聽力之前,我一直住在一幢小房子里,那里有一個很大的方形房間,和一間仆人睡的小屋。南方的習慣是在宅子旁邊順帶蓋一間小房子,以備不時之需。內戰之后,我父親就蓋了這樣一幢房子,和母親結婚之后他們就住在那里。那房子滿滿地覆蓋著葡萄蔓、爬藤玫瑰和忍冬花。從花園看去,那里像個涼棚。小門廊被滿眼的黃玫瑰和南方菝葜遮蔽。那是蜂鳥和蜜蜂*流連的地方。 我們一家住的府邸距離玫瑰小涼亭只有幾步之遙。那里被稱作“青藤居”,因為房子、籬笆和周圍的樹上都鋪滿了美麗的英國常春藤。那里的舊式花園是我童年的天堂。 在老師到來前的日子里,我沿著四方而呆板的黃楊木籬笆摸索,順著香味的指引,會找到**朵紫羅蘭和百合花。我也會在發過一陣脾氣之后,來尋求慰藉,把赤紅的臉龐埋在清涼的樹葉和草叢中。沉浸在花園中,我歡快地四下漫步,不經意間走到一架茂盛的葡萄藤下,借助葉子和花朵,我認出了它,知道那是傾覆在花園遙遙角落那破敗涼亭上的葡萄藤,這一切都那么快樂!這里還有拖尾鐵線蓮,低垂的茉莉花,還有一些稀有的美麗花朵,名叫蝴蝶百合,因為它們嬌弱的花瓣跟蝴蝶翅膀十分相似。可是還是數玫瑰*漂亮。北方的溫室里,我從未找到過像南方家里那爬藤玫瑰這樣令人心曠神怡的花了。它們總是從門廊上拖出長長的花蔓,空氣中到處彌漫著花香,絲毫沒有沾染上泥土的粗俗味道;清晨,在露水的洗滌下,花兒們摸起來是那么柔軟,那么純真,我不禁在想,它們是不是就像上帝花園里的水仙花一樣。 我的早期生活很簡單,和每個其他小生命出入不大。和多數家庭的**個小孩一樣,我來到這個世界,領悟周遭,樂于征服。給我取名字也同樣大費周章。家里的**個孩子取名可不容易,因為所有人都很重視這件事。爸爸建議叫米爾德麗德·坎貝爾,這是他非常尊敬的一位長輩的名字,而且他覺得無須再多加討論。媽媽終結了這個話題,她按照自己的心意,認為我應該沿用她的母親的名字,還未出嫁時她的母親叫海倫·埃弗雷特。但是,爸爸滿心歡喜地帶著我去教堂時,半路卻忘了商量好的名字,這也很自然,他本來就對這個名字頗有微詞。牧師問他要我的名字,他只記得大家決定應該沿用外婆的名字,于是他就說叫海倫·亞當斯。 人家跟我說,在我仍然還很小的時候,很多跡象都顯示了我的好奇、很有自我主張的性格。別人做什么我都熱衷模仿。六個月大時,我就能喊出“你……好……”。有一天我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因為我非常清楚地說“Tea,tea,tea(茶)”。即使在患病之后,在自己幼年時光學的那些字詞里,有一個我也牢牢記得。那個字就是“water(水)”。在所有其他的話語都說不出時,我還繼續試著發出這個音。直到學了寫字之后,我才停止繼續發出“哇……哇……”的聲音。 他們告訴我,我一周歲那天學會了走路。媽媽剛把我抱出浴盆,扶著我坐在她的膝蓋上,這時我的注意力突然被吸引: 光滑的地板上,陽光映射下的樹葉影子翩翩起舞,若隱若現。我滑下媽媽的腿,幾乎是跑著沖向影子。因為跑得突然,我摔了一跤,于是哭著要回到媽媽的懷抱。 這樣快樂的時光并沒有持續很久。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簡介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1968),美國20世紀著名的盲聾女作家和演講者,世界上完成大學教育的首盲聾人,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人類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