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梁啟超講清代學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43512
- 條形碼:9787512643512 ; 978-7-5126-435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梁啟超講清代學術 本書特色
★民國時期風云變幻,學人輩出,學術名作紛紛涌現。 ★此次結集百冊經典出版,欲為復興中華文化、助力全民閱讀貢獻力量。
梁啟超講清代學術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關清代學術的**部專著。它系統評述了明末至梁啟超以來200多年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概況,就有清一代的哲學、經學、史學、等自然科學進行了全面論列,把每一時代的學術作為思潮進行總的歷史考察,探討起因,分析點,剖析衰落之根源,并對各個時代、各學科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詳盡闡述。《儒家哲學》是1927年梁啟超在清華大學的講義,其中全面論述了儒家哲學的內涵、沿革、代表人物和研究方法。
梁啟超講清代學術 目錄
清代學術概論 | 001
附錄 中國古代學術流變研究 | 101
《莊子·天下篇》釋義 | 103
荀子評諸子語匯釋 | 134
《韓非子·顯學篇》釋義 | 146
《尸子·廣澤篇》《呂氏春秋·不二篇》合釋 | 149
《淮南子要略》書后 | 152
司馬談《論六家要指》書后 | 155
《史記》中所述諸子及諸子書*錄考釋 | 159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考釋 | 180
附考《諸子略》以外之現存子書 | 234
梁啟超講清代學術 節選
今之恒言,曰“時代思潮”。此其語*妙于形容。凡文化發展之國,其國民于一時期中,因環境之變遷,與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進路,同趨于一方向,于是相與呼應洶涌,如潮然。始焉其勢甚微,幾莫之覺;浸假而漲——漲——漲,而達于滿度;過時焉則落,以漸至于衰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則其“思”必有相當之價值,而又適合于其時代之要求者也。凡“時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時代,必文化昂進之時代也。其在我國,自秦以后,確能成為時代思潮者,則漢之經學,隋唐之佛學,宋及明之理學,清之考證學,四者而已。 凡時代思潮,無不由“繼續的群眾運動”而成。所謂運動者,非必有意識、有計劃、有組織,不能分為誰主動、誰被動。其參加運動之人員,每各不相謀,各不相知。其從事運動時所任之職役,各各不同,所采之手段亦互異。于同一運動之下,往往分無數小支派,甚且相嫉視相排擊。雖然,其中必有一種或數種之共通觀念焉,同根據之為思想之出發點。此種觀念之勢力,初時本甚微弱,愈運動則愈擴大,久之則成為一種權威。此觀念者,在其時代中,儼然現“宗教之色彩”。一部分人,以宣傳捍衛為己任,常以極純潔之犧牲的精神赴之。及其權威漸立,則在社會上成為一種共公之好尚。忘其所以然,而共以此為嗜,若此者,今之譯語,謂之“流行”;古之成語,則曰“風氣”。風氣者,一時的信仰也,人鮮敢嬰之,亦不樂嬰之,其性質幾比宗教矣。一思潮播為風氣,則其成熟之時也。 ……
梁啟超講清代學術 作者簡介
梁啟超為清末著名學者,于學術研究涉獵廣泛,在多個學科均有建樹,尤以史學研究為。本冊以傳統史學所積累的方法為基礎,結合當時西方史學新進展,建構了獨具一格的史學理論體系。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