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小民經濟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39616
- 條形碼:9787550239616 ; 978-7-5502-3961-6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民經濟學 本書特色
北大經濟學家 梁小民經典大眾經濟學普及書按經濟規則成功做人以經濟觀點幸福生活聽“一介小民”說點兒閑話,經濟學也可以很好玩。 無論是演講還是寫書,梁小民所談所寫的經濟學并不枯燥、深奧。寓言、武俠、歷史、當代段子,都被他信手拈來,以經濟學視角詮釋得妙趣橫生。他將高深的經濟學轉化為人人都能讀懂的大眾經濟學,真正意義上擔負起了讀書人的文化責任,讓經濟學能夠服務于大眾生活,使更多的人擁有經濟思維,理性面對生活中的經濟“陷阱”。
小民經濟學 內容簡介
經濟學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不能居廟堂之高,只有從學術的象牙塔走出來,為普通人所熟知,才能真正為現實生活服務。 本書由梁小民經濟散文中*有趣、幽默、深刻、通俗的部分精選而成,結合文學、歷史、新聞、生活等多個方面探討經濟學問題,如撫養子女的成本、信子裙和大島茂風衣在市場上的不同反響、廚師為何不做家務、貪官能不能幸福等。生動有趣的經濟學故事,打破了經濟學教科書式的學習方法,幫助讀者打破壁壘,與經濟學輕松對話。 經濟學家總把經濟學解釋為“經邦濟世”之學,似乎學了經濟學就可以造福蒼生。歷史上和現實中也有經濟學家以救世主自居,似乎離了他地球就不轉了。其實,經濟學是一種人生哲學,是每個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學問。它不是教人發財致富、經邦治國的,而是教人正確對待人生的。把經濟學作為生活哲學,才能看出那些技術分析工具背后的深刻哲思。
小民經濟學 目錄
**篇 經濟學中的生活之道
如何篩選真實信息 / 3
克服人性的缺點 / 6
欲望不是貪婪 / 9
愛錢不是錯 / 12
交易為什么是雙贏的 / 15
當利己心成為財富動力 / 18
意外之財的壞處 / 21
懂得選擇才幸福 / 24
理財不是守財 / 27
將吃進去的書本消化 / 30
學歷不是唯一標準 / 33
用人力資本創造財富 / 36
警惕經濟學流言 / 40
第二篇 經濟學中的經商之道
經營管理有規律無模式 / 45
多元化經營的途徑 / 48
有特色不愁銷路 / 51
從商不學胡雪巖 / 54
大有大的難處 / 57
合伙人的分紅爭吵 / 60
妥協與讓步的生存之道 / 63
鼠盟式的價格聯盟 / 66
產業鏈上的合作雙贏 / 69
互助才有互利 / 72
競爭中制勝之道 / 75
投入不是越多越好 / 78
占小便宜吃大虧 / 81
菜好不光在鹽 / 84
從一個雞蛋到百萬富翁 / 87
激勵制度的災難 / 90
揠苗助長的失誤 / 93
企業文化與榜樣作用 / 96
買櫝還珠中的成本控制 / 99
朝四暮三的創新意義 / 102
負面影響的解決之道 / 105
善用利己本性 / 108
上層人士的示范效應 / 111
計算收益不能刻舟求劍 / 114
做個高尚的富人 / 117
第三篇 經濟學中的治國藝術
殺雞其實無卵 / 123
愛國企也愛民企 / 126
酸葡萄心態 / 129
平等與效率難兩全 / 132
讓雨下在*需要的地方 / 135
政府不能包打天下 / 138
良好動機的惡果 / 141
弱勢群體的平等權利 / 144
法律不是稻草人 / 147
“狐貍蓋雞舍”現象 / 150
沒有十全十美的經濟制度 / 153
別為眼前利益放棄根本原則 / 156
別靠繩子留住羊 / 159
別拔金天鵝的毛 / 162
公平與效率兼顧 / 165
公有財產的悲劇 / 168
讓背信成本大于利益 / 171
微調的治國藝術 / 174
苦干不如巧干 / 177
廣開言路才能求醫治病 / 180
共同富裕不是殺富濟貧 / 183
濫竽充數錯在宣王 / 186
盲目套用如東施效顰 / 189
將實話請回來 / 192
經濟中的狼與羊 / 195
莊周的交易雙贏論 / 198
消費的功勞 / 201
杞人憂天的先見之明 / 204
附?錄
小民經濟學 節選
如何篩選真實信息 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雅士的《世說新語》中就講了這樣一件事: 郗太傅在京口,遺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惟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這個故事中的逸少就是大書法家王羲之。這個故事也是把女婿稱為東床的來歷,由此還有了“東床嬌客”“東床嬌婿”“東床坦腹”之類比喻好女婿的成語。 我們的古人大概不懂什么20世紀的信息不對稱理論,但他們發送與篩選信號的技巧,連我們現代人都自嘆弗如。 婚姻市場(經濟學家把結婚作為一種交易,似乎沒人情了一點,但你不得不承認,這在大多數婚姻中都是一個事實)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雙方都有公開信息(容貌、身高、出身等),也有私人信息(個性、氣質等)。如果把求婚者(想把自己“賣”出去)作為賣方,接受者(想“買”一個配偶)作為買方,這就類似二手汽車市場了。求婚者想把自己“賣”出去,就要擴大,甚至偽造對自己有利的信息(看看征婚廣告你就理解這一點了),接受者要“買”到合適的配偶,就必須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找出真實信息作為決策依據。這樣,婚姻要能成功—求婚者發信號,以使對方相信自己信息的真實性;接受者篩選信號,找出真實信息—就十分重要了。 當然,信息也可以由中間人—媒婆—來溝通。但媒婆溝通信息的功利心太強,介紹成功有物質利益或成人之美的心理滿足,這樣就會向雙方都送假信息。她們有假造好信息,掩蓋壞信息的激勵,結果往往使雙方上當。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美滿者少。現代人講究自由戀愛,實際就是雙方交流信息的過程。信息交流充分,婚姻美滿者多。一見鐘情,來不及溝通信息就結婚者,悲劇、家庭暴力都不少。 在魏晉南北朝那個時代,自由戀愛還不行,發信號與篩選信號就更重要了。郗太傅相當于今日之總理,其女德才貌均負盛名,當然屬于婚姻中的買方,王家雖也是大戶,但郗女屬于極為短缺資源,子弟都想把自己“賣”給郗家,屬于賣方。于是,王家子弟發信號,郗家篩選信號。 發信號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用這個信號傳遞對方想要而且對成功至關重要的信息。王家子弟都知道,郗家選婿決不在金錢與門戶,而在于個人氣質。所以,發出的信號應該表現個人氣質。但發信號的方式也很重要,王家諸子弟用“咸自矜持”發信號,這就不對了。“矜持”是裝出來的,那就有點暴發戶的淺薄了。所以,王家諸子弟的失敗就在于發信號的方式不對。我想逸少也是想娶郗家女的,但他不會裝出一副“矜持”的樣子,只是沒事人似的,“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這才是“真名士自風流”,不用去裝。氣質是內心修養的自然表露,裝是裝不像的。王家諸子弟裝模作樣,正說明他們的氣質不如逸少。 郗太傅篩選信號的本領也非同尋常,不愧為久經政治風雨的老牌政治家。他一眼就看出,那些裝出“矜持”的王家諸子弟,實際上沒有貴族氣質,只有不裝模作樣,神情自然者才是真名士。想象一下逸少大大咧咧、露出肚子躺在床上的樣子,不正是真名士風度嗎?郗太傅慧眼選佳婿,逸少亦不負眾望。 市場上交易雙方的信息是不對稱的,總有一方信息多,另一方信息少。比如在二手汽車市場上,一輛二手車的信息包括兩類。一種是人人都可以免費得到的,稱為公開信息,如外觀、型號、行駛里程,另一種是只有一方知道而另一方要花高價才能得到,甚至無法得到的,稱為私人信息,如是否有內傷,等等。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信息多的一方(二手車的賣者)有可能欺騙信息少的一方(買者),把壞車當好車賣出去,這稱為道德風險。同時,買者也會把所有上市的二手車都作為*壞的車,結果好一點的二手車就不會上市,這稱為逆向選擇。這時信息不對稱就使得二手車的交易無法進行。要讓這種有利于雙方的交易得以進行,賣方就要以適當的方式發出讓買主相信的信號,買主則要在無數信號中篩選出真實的信息。信號的發送與篩選是一個重要問題。 現實世界中信息總是不對稱的,每個人都需要發送信號或篩選信號。逸少和郗太傅的這兩手值得我們學習。許多人在婚姻市場上發出的都是“有車,有房,溫柔”之類毫無意義又不可信的信號,大學生找工作還要整容來發出美麗的信號。這些信號恐怕不僅無用,甚至還有負作用。也有的人面對紛雜的信號,因不會篩選而上當受騙。好好讀讀這個故事,我想都會有不少啟迪。 ……
小民經濟學 作者簡介
梁小民,大眾經濟學家,畢業于北京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現主要從事當代西方經濟學教學與研究,致力于經濟學的普及與推廣。任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國務院特邀監查員、國家價格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評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評委。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