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間最是情難了-中國書籍文學館.散文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39822
- 條形碼:9787506839822 ; 978-7-5068-398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間最是情難了-中國書籍文學館.散文苑 本書特色
《人間*是情難了(精)》中的百篇隨筆雜文,是作者羅文華近些年繼續朝著“博學多識”方向努力的一點收獲、一個小結。這些文章大多與書籍相涉,也便記錄著他的一段讀書經歷。由于性格、興趣和職業的關系,作者寫出的這類文章似乎可以歸于“大文化隨筆”,即使不是關注與追問文化本身,也是以文化的視角來觀照社會現象。批評文化浮躁,抵制急功近利,張揚文人個性,探求學術真諦,是他寫這些文章的出發點。 “中國書籍文學館”并非一個場所,它是一套中國當代文學、當代小說的大型叢書。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關注,值得期待的。所以“中國書籍文學館”又真正構成了一個場所,在這個場所中,我們不僅能鑒賞當代文學中那些*為引人注目的成果,更能懷著發現的驚喜,去尋訪當代文學中那相對安靜的區域,那里或許是曲徑幽處,或許是別有洞天,或許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李敬澤
人間最是情難了-中國書籍文學館.散文苑 內容簡介
書籍是人類的良師,也是溢友。擁有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并經過自己的解讀,讓更多的讀者了解,這就是該書告訴我們的故事。羅文華先生是藏書家,也是讀書家,同時還是讀書隨筆的優秀作家,他的讀書隨筆,秉承了抒情的路子,結合自己的觀點,讓讀者從文字中得到美的享受。
人間最是情難了-中國書籍文學館.散文苑 目錄
人間最是情難了-中國書籍文學館.散文苑 節選
有沒有一頓比《三字經》更可口的快餐 像我這個年齡的人,童年時代是不可能以《三字經》《弟子規》為啟蒙讀物的。但我小的時候,雖然正逢“文革”,卻常聽長輩們不自覺地念叨起《三字經》中的一些內容,我覺得很上口,也就不自覺地記住了里面的很多句子。改革開放后,傳統經典得以解禁,我便認真地通讀了一遍《三字經》。當時**印象是,靠它記知識太便利了。譬如記歷史知識,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朝代更替是*難記的,但一背《三字經》里那相關的幾句,這段歷史就好記多了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因此,從那時直到現在,我一貫感覺《三字經》其實就是一頓快餐,這頓快餐不僅方便,而且可口,好像如今的麥當勞、肯德基,遍地都是,孩子們都能接受。這種方便可口,這種都能接受,就是《三字經》的普世價值,亦即它數百年來存在的合理性。 前些日子,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要認真甄別和篩選,原則上應以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規定的學習篇章作為誦讀的主要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山東省教育廳表示 :“有的地方和學校在開展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時,對誦讀活動的內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學校,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造成很壞的負面影響……”就此通知,報紙和網絡已經進行了一些討論,很多人都對山東省教育廳這種做法有異議。有專家擔心,如何認定國學經典中帶有“糟粕性的內容”,以及是否刪除這些“糟粕性的內容”會有很大的爭議,更可能造成很大的混亂 ;也有專家提出,如何對這些經過過去的實踐檢驗過的理論和經驗進行刪改,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工作……我想,如果從傳統啟蒙讀物的普世價值來看待這個問題,可能會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 對于《三字經》的思想內容,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群,肯定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解。不要說產生于封建社會的《三字經》,就是如今已經國家教育部門審定的中小學語文教科書里的課文,包括先進人物和優秀作家寫的,要想從中找問題、挑毛病,恐怕任何一篇也難以逃脫。我們認可像《三字經》這類啟蒙讀物的普世價值,就在于我們覺得它們畢竟存在一個全社會共同認知的價值底線。譬如《三字經》里講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肯定是體現著明確的價值觀的,但這樣的價值觀會遭到哪個人或哪類人的反對?它隨著時代的變遷會失去意義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正如王國華先生所指出的 :“先有普世價值觀做大背景,我們的文化、文學才站得住腳。” ……
人間最是情難了-中國書籍文學館.散文苑 作者簡介
羅文華,(1965— )河北省景縣人。1965年生于天津,1983年畢業于天津海河中學,198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羅文華,現為天津日報文藝部主任編輯、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天津市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民間收藏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天津市孫犁研究會理事、天津市梁斌研究會理事、天津市魯藜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女一中——海河中學校友總會副會長。著有《燭邊茶話》、《槐前夜話》、《與時光同醉》、《羅文華世紀詩選》、《書里畫里》、《字畫好看好賺錢》、《不要小看民國瓷》、《紫砂茗壺zui風流》、《羅文華說紫砂壺》、《紫氣東來·羅文華說紫砂·鼎樸陶刻精品集》、《趣談中國茶具》、《名家扇面趣談》、《鑒藏如意》、《鑒藏銅墨盒》、《鑒藏名家硯》、《鑒藏屏風》、《收藏雜學》、《消逝的天津風景》、《七十二沽花共水》,譯有《理智與情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