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礦山地質和礦山測量/采礦手冊第1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03744
- 條形碼:9787502403744 ; 978-7-5024-0374-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礦山地質和礦山測量/采礦手冊第1卷 內容簡介
本卷共有五章,章總論,著重敘述中國采礦發展中及新中國成立以來采礦工業與技術的成就,第2章地質與礦床,第3章礦山地質工作,第4章礦山測量,第5章礦山地面總體布置。
礦山地質和礦山測量/采礦手冊第1卷 目錄
第1章 總論
1.1 采礦與采礦學
1.1.1 采礦
1.1.2 采礦學
1.2 采礦工業對人類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1.3 當前世界主要礦產品的產銷情況
1.3.1 世界主要礦產品的產量
1.3.2 世界主要礦產儲量的豐富程度
1.3.3 80年代初期主要礦產品的銷售情況
1.4 中國采礦發展史
1.4.1 采礦的萌芽時期(西周以前)
1.4.2 采礦業初步形成體系時期(春秋至南北朝)
1.4.3 古代采礦業的興盛時期(隋至元代)
1.4.4 古代采礦業的繼續發展時期(明到清乾隆初葉)
1.4.5 采礦業發展緩慢時期(清乾隆初葉至解放前)
1.5 新中國成立以來采礦工業及技術的發展
1.5.1 采礦工業的發展
1.5.2 露天開采技術的進步
1.5.3 地下開采技術的進步
1.5.4 系統工程及電子計算機開始在礦山應用
1.5.5 礦山安全環保技術的進步
1.5.6 采礦教育、科研與設計力量的壯大
1.5.7 采礦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1.6 采礦的未來
1.6.1 露天采礦
1.6.2 地下采礦
1.6.3 溶浸、水溶、熱熔采礦及鹽湖礦床開采
1.6.4 海洋采礦
參考文獻
第2章 地質與礦床
2.1 礦物
2.1.1 礦物及其分類
2.1.2 礦物鑒定
2.1.3 主要工業礦物
2.2 巖石
2.2.1 巖石分類及基本特征
2.2.2 巖漿巖分類及有關礦產
2.2.3 沉積巖分類及有關礦產
2.2.4 變質巖分類及有關礦產
2.3 地層
2.3.1 地層系統和地質時代
2.3.2 地層劃分和對比的原則及途徑
2.3.3 地層層序判識標志
2.4 地質構造
2.4.1 地質構造基本類型
2.4.2 成礦前、成礦期和成礦后地質構造及其鑒別
2.4.3 地質構造的控礦作用
2.4.4 小構造判識與錯失礦體的尋找
2.5 成礦作用與礦床地質-工業類型的劃分
2.5.1 成礦作用
2.5.2 礦床的地質-工業類型
2.5.3 工業對礦產質量的要求
2.6 黑色金屬礦床
2.6.1 鐵礦床
2.6.2 錳礦床
2.6.3 鉻鐵礦床
2.6.4 釩和鈦礦床
2.7 有色金屬礦床
2.7.1 鋁礦床
2.7.2 銅、鉛、鋅及鎳礦床
2.7.3 鎢、錫及鉬礦床
2.7.4 銻和汞礦床
2.7.5 鈷、鉍和鎂資源
2.8 貴重和稀有金屬礦床
2.8.1 金、銀和鉑族金屬礦床
2.8.2 稀有和稀土金屬礦床
2.8.3 稀有分散元素資源
2.9 放射性礦床
2.10 冶金輔助原料礦床
2.10.1 耐火黏土礦床
2.10.2 菱鎂礦礦床
2.10.3 藍晶石、矽線石和紅柱石礦床
2.10.4 葉蠟石礦床
2.10.5 珍珠巖礦床
2.10.6 螢石礦床
2.10.7 白云石礦床
2.10.8 膨潤土礦床
2.10.9 石灰石、硅石及其他冶金輔助原料
2.11 化工原料礦床
……
第3章 礦山地質工作
第4章 礦山測量
第5章 礦山地面總體布置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附錄2 礦產資源勘查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3 全民所有制礦山企業采礦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4 礦產資源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索引
1.1 采礦與采礦學
1.1.1 采礦
1.1.2 采礦學
1.2 采礦工業對人類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1.3 當前世界主要礦產品的產銷情況
1.3.1 世界主要礦產品的產量
1.3.2 世界主要礦產儲量的豐富程度
1.3.3 80年代初期主要礦產品的銷售情況
1.4 中國采礦發展史
1.4.1 采礦的萌芽時期(西周以前)
1.4.2 采礦業初步形成體系時期(春秋至南北朝)
1.4.3 古代采礦業的興盛時期(隋至元代)
1.4.4 古代采礦業的繼續發展時期(明到清乾隆初葉)
1.4.5 采礦業發展緩慢時期(清乾隆初葉至解放前)
1.5 新中國成立以來采礦工業及技術的發展
1.5.1 采礦工業的發展
1.5.2 露天開采技術的進步
1.5.3 地下開采技術的進步
1.5.4 系統工程及電子計算機開始在礦山應用
1.5.5 礦山安全環保技術的進步
1.5.6 采礦教育、科研與設計力量的壯大
1.5.7 采礦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1.6 采礦的未來
1.6.1 露天采礦
1.6.2 地下采礦
1.6.3 溶浸、水溶、熱熔采礦及鹽湖礦床開采
1.6.4 海洋采礦
參考文獻
第2章 地質與礦床
2.1 礦物
2.1.1 礦物及其分類
2.1.2 礦物鑒定
2.1.3 主要工業礦物
2.2 巖石
2.2.1 巖石分類及基本特征
2.2.2 巖漿巖分類及有關礦產
2.2.3 沉積巖分類及有關礦產
2.2.4 變質巖分類及有關礦產
2.3 地層
2.3.1 地層系統和地質時代
2.3.2 地層劃分和對比的原則及途徑
2.3.3 地層層序判識標志
2.4 地質構造
2.4.1 地質構造基本類型
2.4.2 成礦前、成礦期和成礦后地質構造及其鑒別
2.4.3 地質構造的控礦作用
2.4.4 小構造判識與錯失礦體的尋找
2.5 成礦作用與礦床地質-工業類型的劃分
2.5.1 成礦作用
2.5.2 礦床的地質-工業類型
2.5.3 工業對礦產質量的要求
2.6 黑色金屬礦床
2.6.1 鐵礦床
2.6.2 錳礦床
2.6.3 鉻鐵礦床
2.6.4 釩和鈦礦床
2.7 有色金屬礦床
2.7.1 鋁礦床
2.7.2 銅、鉛、鋅及鎳礦床
2.7.3 鎢、錫及鉬礦床
2.7.4 銻和汞礦床
2.7.5 鈷、鉍和鎂資源
2.8 貴重和稀有金屬礦床
2.8.1 金、銀和鉑族金屬礦床
2.8.2 稀有和稀土金屬礦床
2.8.3 稀有分散元素資源
2.9 放射性礦床
2.10 冶金輔助原料礦床
2.10.1 耐火黏土礦床
2.10.2 菱鎂礦礦床
2.10.3 藍晶石、矽線石和紅柱石礦床
2.10.4 葉蠟石礦床
2.10.5 珍珠巖礦床
2.10.6 螢石礦床
2.10.7 白云石礦床
2.10.8 膨潤土礦床
2.10.9 石灰石、硅石及其他冶金輔助原料
2.11 化工原料礦床
……
第3章 礦山地質工作
第4章 礦山測量
第5章 礦山地面總體布置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附錄2 礦產資源勘查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3 全民所有制礦山企業采礦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4 礦產資源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索引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