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19906
- 條形碼:9787516819906 ; 978-7-5168-1990-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 本書特色
卡倫·霍妮經典名言 一個人要想真正成長,必須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時又有所追求。 只有當我們愿意承受打擊時,我們才有希望成為自己的主人。虛假的冷靜植根于內心的愚鈍,絕不值得羨慕,它只會使我們變得虛弱而不堪一擊。 所有人只要還活著,就有改變自己,甚至徹底改頭換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兒童才具有可塑性。 神經癥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這就確切說明了,神經癥產生于人際關系的紊亂失調。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 內容簡介
霍妮比阿德勒、榮格更尖銳地批評了弗洛伊德學說的局限,更強調文化和社會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且更明確地把治療精神病的關鍵歸之于改變社會環境,因此她的理論比阿德勒、榮格的更進一步。 霍妮是精神分析學說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代表作有《精神分析的新方法》《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自我分析》《我們內心的沖突》《神經癥與人的成長》《女性心理學》等。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 目錄
**章 神經癥的文化與心理內涵………………………… 1
第二章 談及“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的緣由……… 13
第三章 焦慮……………………………………………… 21
第四章 焦慮與敵意……………………………………… 35
第五章 神經癥的基本結構……………………………… 49
第六章 對愛的病態需求………………………………… 66
第七章 再論對愛的病態需求…………………………… 76
第八章 獲得愛的方式和對拒絕的敏感………………… 91
第九章 性欲在愛的病態需求中的作用… …………… 101
第十章 對權力、聲望和財富的追求…………………… 112
第十一章 病態競爭……………………………………… 132
第十二章 逃避競爭……………………………………… 146
第十三章 病態的罪惡感………………………………… 164
第十四章 神經癥性受苦的意義(受虐狂的問題)…… 185
第十五章 文化和神經癥………………………………… 201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 節選
現在,我們使用“神經癥”一詞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 都更為自由,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對“神經癥”有了一個清 晰且明確的定義。通常,這不過是一種略顯高雅地表達不滿 的方式:曾經人們滿足于用懶惰、敏感、苛責或者多疑來描 述此類人,但現在大家更愿意用“神經癥”這個詞來代替。 然而當我們使用這個詞的時候,還是意有所指的,在選擇使 用這個詞時,也還是有一些標準的,雖然我們沒有意識到。 首先,在行為反應方面,神經癥患者和普通人是截然 不同的。下面的幾個例子,我們就傾向于認為其屬于神經癥 的表現:一個女孩在工作中,寧愿保持現有的位置和級別, 且拒絕接受漲薪,也不愿與上司保持一致;一個只要努力工 作即可突破三十美元周薪的藝術家,卻過度享樂生活,而且 還把大量時間花在陪伴女人或沉迷于技術愛好之中。之所以 將他們看成神經癥,原因在于,我們大多數人熟悉且只熟悉 一種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暗示著人們想要在世界獨占鰲 頭,超越他人,賺更多的錢,而不是只為了*低限度地滿足 生存。 這些例子說明,在認定神經癥時,我們常常使用的一個 標準是:他的生活模式是否同我們這個時代公認的行為模式 一致。上述那個沒有競爭驅力的女孩,至少表面上如此,如 果她生活在普韋布洛(Pueblo)印第安文化中,那她完全就 是一個正常人。同樣,上面例子中的那位藝術家,如果他生 活在意大利南部或者墨西哥的村莊,那么他的行為與大多數 人無異。因為,在這類環境中,但凡有人為了滿足眼前的需 要而去賺取更多的錢或者付出更多努力是不可想象的。回溯 得更遠一些,在希臘,超出個人所需而拼命工作的態度,會 被認為是十分不體面的。 “神經癥”一詞雖源于醫學領域,今天卻不能脫離其 文化內涵而用之。醫生可以不考慮患者的文化背景就對其 受傷的腿進行治療,但卻不能因為一個印第安男孩相信自 己的幻覺而將其診斷為精神病,這會存在極大風險。在印 第安的獨特文化中,幻覺和幻覺體驗被看成是一種特殊的 禮物和來自神靈的祝福。擁有這種體驗的人,人們會鄭重 其事地認為其享有一定威望。在我們看來,有人如果還能 跟他已故的祖父交談幾個小時,那他可能是神經癥或精神 病,但在一些印第安部落,與祖先交流是被認可的行為。 如果有人因為其已故親屬的名字被提及而感到被嚴重冒 犯,那么我們會認為他確實是神經癥患者,但在吉卡里 拉·阿巴切(Jicarila Apache)文化中,這種被冒犯感則顯得 十分正常。在我們的文化中,如果一個男人被月經期的女 人嚇壞,則應認為患有神經癥;然而,在許多原始部落, 對月經的恐懼則是一種常態。 “正常”的概念,會根據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在同 一文化中,不同時期的定義也不盡相同。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今天這個時代,一個成熟獨立的女性還因為發生過性 關系,而認為自己是“一個墮落的女人”且“不再值得優 秀男人去愛”,那么,她會被懷疑患有神經癥,至少在許 多社會階層里是這樣的。四十多年前,這種罪惡感是一種 常態。對于正常的定義在不同社會階層中也有所不同,例 如,封建階層的人認為,男性整天游手好閑,只有在狩獵 或者戰爭狀態下才會顯得活躍是很正常的;然而,如果一 個小資產階級的人如此表現,就會被認為是明顯異常的。 這種觀念還因性別不同而不同,只要差異存在于社會之 中,就像在西方文化中,男性和女性被認為應該具有不同 的氣質、性格。對于一個女人而言,當她接近40歲時,會 對衰老產生深深的恐懼,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當 一個男人在這個時期,因年齡增長而變得焦慮不安時,那 他很可能被認為患有神經癥。 在某種程度上,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明白,很多時候對 “常態”或者“正常”的認識是不同的。我們都知道中國人 吃的食物跟我們不同,愛斯基摩人眼中整潔的概念與我們相 左,巫醫能夠用與現代醫生不同的方法來治療病人,但很少 有人能夠明白,人類不僅在風俗方面有差別,在欲望和情感 方面也有著種種不同,盡管人類學家已經或明或暗地對此進 行了闡釋。正如薩丕爾所說,總是在不斷重識“常態”,是 現代人類學的功績之一。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 作者簡介
卡倫·霍妮(Karen Horney),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說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會心理學的*早倡導者之一,她認為人類的精神沖突與社會環境聯系密切,從根本上來源于與基本焦慮相關的心理沖突,而與性有關的異常心理只是其表現之一,并非所有的心理問題都與性有關。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