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共享出行:原則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4150869
- 條形碼:9787114150869 ; 978-7-114-1508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享出行:原則與實踐 本書特色
美國交通部聯邦高速公路管理局著的這本《共享出行(原則與實踐)》共分6章,分別為引言、共享出行服務概述、共享出行影響、公共機構在共享出行中的作用、經驗教訓和未來挑戰、公共機構的指導原則。全書以全面提升共享出行行業供給能力和管理水平為目標,圍繞共享出行發展原則和實踐,系統總結梳理了共享出行自誕生以來至2015年在北美的發展情況,對共享汽車、共享自行車、合乘出行、網約車等共享出行各細分領域的發展目標、管理內容、企業和公共機構職責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提出具體建議,為我國共享出行的規劃和管理提供了多角度的線索。
共享出行:原則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由FHWA(美國交通部聯邦高速公路管理局)研究人員編寫,由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中心組織翻譯,對共享出行的概念、原則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加以實例,系統地對共享出行這一新型出行方式進行了深入剖析與解讀。本書適合共享出行領域的研究人員閱讀使用。
共享出行:原則與實踐 目錄
1.1 背景
1.2 如何使用本書
1.3 本書概述
1.4 本書中所使用的關鍵術語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共享出行服務概述
2.1 介紹
勞動者和消費者趨勢
技術趨勢
2.2 共享出行服務選項
基于會員制的自助服務模式
P2P服務模式
非會員制自助服務模式
出租服務模式
公共交通服務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共享出行影響
3.1 共享汽車
3.2 共享自行車
3.3 合乘出行
3.4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公共機構在共享出行中的作用
4.1 健康、安全和消費者保護
4.2 稅收
4.3 保險
共享汽車
個人對個人(P2P)共享汽車
共享自行車
合乘出行
出租汽車駕駛員法
4.4 停車和通行權
共享汽車
公共自行車
高科技公司班車
4.5 標牌和廣告
4.6 出行方式整合
4.7 規劃過程
4.8 數據共享、隱私和標準化
4.9 可達性和公平性問題
保證低收入群體獲得服務
老年人出行
保證殘疾人獲得服務
4.1 0結論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經驗教訓和未來挑戰
5.1 一致的公共與私營部門的標準和定義
5.2 研究提出用于衡量共享出行對經濟和出行行為影響的指標、模型、規劃平臺以及方法
5.3 認可共享出行作為運輸政策和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5.4 鼓勵出行方式整合
5.5 確保所有交通運輸用戶共享模式的可達性和公平性
5.6 保險條例、可獲得性和負擔能力
5.7 平衡數據共享和隱私性
5.8 結論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對公共機構的指導原則
附錄A 表格
附錄B 詞匯表
致謝
共享出行:原則與實踐 節選
《共享出行:原則與實踐》: 雖然臨時用戶(通常是具有七天或更短通行權的共享自行車用戶)在共享自行車騎行中占絕大多數,但對于臨時用戶的研究非常有限。許多共享自行車APP程序在結算完畢后,并不會收集和保留臨時用戶的信息。因此,收集用戶數據和理解臨時用戶行為仍然是一個關鍵的挑戰。由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城市規劃項目的學生所做的研究記錄了美國Capital共享自行車公司臨時用戶的主要統計。2011年9月到10月期間,他們在五家美國Capital共享自行車公司租車點完成了數據調查。調查發現美國Capital共享自行車公司臨時用戶統計數據與其年度會員數密切相關,公司主要服務的乘客群體為白人(Borecki等,2012),其中78%的臨時用戶和80%的年度會員都是白人,而2010年華盛頓特區人口普查中白人則只占該區人口的34%。附錄A中的附表5比較了美國Capital共享自行車公司臨時用戶調查數據與其年度會員及人口普查數據。調查還發現:大多數婦女選擇成為臨時用戶,比例為52%,而選擇成為年度會員的只有33%。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在年度會員和受訪臨時用戶之間具有相當的可比較性(Borecki等,2012)。 2012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在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羅、蒙特利爾、多倫多和華盛頓特區四個地區完成了對長期(年度性和季度性)共享自行車會員的研究。2013年,在墨西哥城、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羅、蒙特利爾、鹽湖城以及多倫多等五個城市對年度性和季度性共享自行車會員進行了第二次研究(Shaheen等人,2014年)。這些研究發現:與一般人群相比,共享自行車會員往往更加富裕、接受過教育、更年輕化、白種人居多、男性多。參見附錄A中附表6和附表7,其中描述了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城的會員人口統計。 從*基礎層面上,兩項研究都發現:共享自行車的出現增加了年度、季度以及月度會員使用自行車的頻率。此外,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大多數用戶每周使用共享自行車至少一至三次。在所有這些城市,由于使用共享自行車,50%的會員比之前更少選擇開車出行(參見附錄A,附圖1)。兩項研究的結果顯示這些城市存在著一些有趣的分歧,中小城市的受訪者更愿意出行中使用共享自行車對接公共交通。在較大城市里,共享自行車卻造成受訪者更少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研究對不同國家用戶的差異性沒有深入探討。但發現不同城市(即較大、密集的城市和較小、密度較小的城市)在用戶使用特點方面存在影響。例如,在較大城市中,用戶使用共享自行車的目的更多是通勤,而在較小的城市則更多用于生活娛樂。 與蒙特利爾和多倫多等市內密集交通網絡形成鮮明的對照,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羅和猶他州鹽湖城都是輕軌較少的小城市。 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羅和鹽湖城內的受訪者在公共汽車使用方面沒有任何變化。總的來說,明尼阿波利斯67010的受訪者和鹽湖城內87%的受訪者表示,共享自行車對其使用公共汽車沒有影響。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羅的18%受訪者報告因共享自行車使用減少了使用公共汽車,而鹽湖城只有4%的受訪者報告有類似的變化。在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羅市,16%的受訪者表明公共汽車使用量在增加,而8%的鹽湖城受訪者表明公共汽車使用量在增加。鹽湖城是唯一顯示共享自行車導致公共汽車使用凈增加的城市。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羅和鹽湖城,共享自行車增加了7%-8%的軌道交通使用量。相比之下,在蒙特利爾和多倫多,軌道交通的使用量則減少了50%-60%。在墨西哥城,17%的用戶減少使用軌道交通,13%的用戶增加使用公交汽車,但差距較小。蒙特利爾、多倫多和墨西哥城的數據顯示,從軌道交通轉變為使用共享自行車出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共享自行車能使用戶更快地達到其目的地,并且可以降低成本。這些城市受訪者的25010、48%和28%表示較少使用軌道交通,是因為共享自行車提供了較低成本和較快速度的交通工具。40%的鹽湖城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少地選擇乘坐軌道交通出行,是因為共享自行車更快一些;50%的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羅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共享自行車是因為想要進行體育鍛煉。 *后,除了共享自行車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促使民眾出行轉向自行車的研究以外,評估還表明作為可行的交通運輸模式,公眾對共享自行車的認識已經有所提高。 ……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