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物理聲光熱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53479
- 條形碼:9787519253479 ; 978-7-5192-5347-9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理聲光熱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本書特色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中考熱點研究:物理聲光熱專題突破》本書不僅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同時也強調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只是單純地牢記一些物理概念、規律以及公式,且對它們的來龍去脈、應用范圍等更進行了透徹的講解。本書內容豐富全面,講練結合,考點分析全面,試題難度有層次。針對一些重難點題型更配有解讀視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解題技巧及考試方向。在題源方面,本書精選了近五年來各省市區的部分中考真題,保證試題的性。
物理聲光熱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如何突破初中物理聲光熱的重點難點,讓學生讀完本書后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電學習題的解答。把聲學、光學、熱學分類講解。主要突破考試中的選擇、填空、作圖以及實驗題型。每章的內容都包括考點分析,考點解讀,考點解法,考點應用,易錯題以及等級測試等模塊。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住考點內容并能學以致用。
物理聲光熱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目錄
首先節聲音的屬性3第二節聲的利用和噪聲的控制11
第二章光19
首先節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21第二節光的折射、光的色散33第三節透鏡41
第三章物態變化53
首先節溫度55第二節熔化和凝固64第三節汽化和液化73第四節升華和凝華81
第四章內能和內能的利用89
首先節內能91第二節內能的利用104
參考答案117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3
回聲/5
聲音的特性/6
次聲波與超聲波的利用/11
噪聲的危害及控制/12
光的直線傳播/21
光的反射/2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26
光的折射/33
光的色散/36
透鏡的認識/41
凸透鏡成像規律/42
透鏡的應用/45
攝氏溫度的規定/55
溫度計的原理及正確的使用方法/56
體溫計的使用及讀數方法/58
消失的聲音/10
有源消聲/18
隨心所欲的像/32
消失的紐扣/40
水的反轉/52
世界上熱的地方/63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64
晶體和非晶體的比較/67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73
蒸發和沸騰的比較/75
升華和凝華的認識/81
生活中常見天氣現象的成因/82
對擴散現象的理解/91
分子間的作用力/93
溫度、熱量、內能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94
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96
比熱容/98
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比較/104
辨別內燃機四個沖程的方法/107
燃料的熱值/108熱機的效率/109
能量的轉化/111
凍魚巧解凍/72
電風扇的風/80
雪鄉奇景——霧凇/87
南極為什么比北極更冷/103
炙手可熱的“冰”/116
物理聲光熱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節選
首先節聲音的屬性 聲音的產生定義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聲源正在發聲的物體 聲音的傳播傳播形式以波的形式傳播,即聲波(聲波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存在于發聲體的四周) 條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聲的介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和固體;真空不可以傳聲 溫度對聲速的影響0℃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31m/s;溫度每升高1℃時,空氣中的聲速將增大約0.6m/s。 首先章聲現象3 (續表) ①聲速是指聲音傳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聲音在單位時間內傳播的距離。②在不同的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一 聲音的傳播聲速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大,其次液體,在氣體中傳播速度小,但不能 說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體 中的傳播速度。③聲速的大小還與介質的溫度有關,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1-1】(安順中考)第十七屆科博會在北京召開,中外多款智能機器人齊亮相,如幼教機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賽背唐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機器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 B.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機器人能區分小朋友的聲音是因為他們的音色 不同答案:CD.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108m/s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B錯誤。 C.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的,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判斷發聲體的依據,故C正確。 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故D錯誤。故選C。 【1-2】(河南中考)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聲音由物體的產生,以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 4中考熱點研究·物理聲光熱專題突破 定義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就形成了回聲 回聲與原聲的分辨聲源發出的聲音,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只不過當障礙物離人較遠時,反射回來的聲音經過較長的時間(大于0.1s)回到人耳,人們才能將回聲與原聲區分開 回聲測距聲源到障礙物的距離等于聲音傳播的路程的一半,即s=12vt 應用①回聲可以加強原聲(當障礙物離得太近時,聲波很快被反射回來,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分辨不出原聲和回聲,但是會覺得聲音更響亮)②利用聲吶(回聲定位原理)可以探測海底深度、冰山的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等 【2-1】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直到接收到回聲所用時間為8s, 視頻講解那么該處海水的深度為多少米? 答案:6000m 解析:超聲波從海面到達海底所用的時間:t=21×8s=4s。 該處海水的深度:h=vt=1500m/s×4s=6000m。 【2-2】某人在兩個峭壁間的山谷中放了一槍,2s后聽到首先聲回聲,又過了1s聽到第二聲回聲,那么兩峭壁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在建筑方面,設計、建造大的廳堂時,必須把回聲現象作為重要因素加以考慮。在封閉的空間里產生聲音后,聲波就在四壁不斷反射,即使聲源停止發聲,聲音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叫做混響。混響時間太長,會干擾有用的聲音。但混響時間太短會給人以單調、不豐滿的感覺。所以設計師們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廳堂的內部形狀、結構、吸聲、隔聲等,以獲得適量的混響,提高室內的音質。 如圖所示,人聽到兩聲回聲,分別對應人到兩個峭壁的距離,聽到回聲的間隔越久,說明距離峭壁的距離越長。 首先章聲現象5 聲音三要素的描述 ①聲音的尖細指音調高,聲音的低沉指音調低。 ②“震耳欲聾”指響度大。 ③“聞其聲知其人”指每個人的發音音色不同。 定義影響因素注意 音調聲音的高低發聲體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反之,音調越低①音調與響度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音調高響度不一定大,響度大音調也不一定高②在日常用語里聲音的“高”“低”有時指音調,有時指響度,含義不唯一。例如:合唱時有人說“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來”,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調;“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則指的是響度。但物理學中聲音的“高”“低”用來描述音調,而“大”“小”用來描述響度③音色只與發聲體本身有關,不受音調和響度的影響 響度聲音的強弱①響度和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②響度還和發聲體的距離遠近有關 音色聲音的特色由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 【3-1】(煙臺中考)演奏弦樂器時,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開,這是在改變聲音的() A.振幅B.響度C.音調D.音色答案:C解析:弦樂器發聲的音調高低是由弦的材質、長度、橫截面 積、松緊度來決定的;在材質、橫截面積、松緊度一定的情況下,改變其長度,可以改變音調高低。演奏弦樂時,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斷變化,是為了改變琴聲的音調。故選C。 6中考熱點研究·物理聲光熱專題突破 【3-2】(東營中考)在旅游景區,導游常利用擴音器進行講解,如圖所示。關于擴音器的作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提高聲音的音調B.增大聲音的響度 C.改變聲音的音色D.改變聲音的傳播速度 【3-3】如圖所示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視頻講解 A.甲、乙的音色不同B.甲、丁的音調相同 C.丁的響度小D.丙的音調高 點撥:本題可以通過波形圖來判斷音調和響度。 答案:D 解析:A.由圖可知,甲、乙波形的形狀不同,則它們的音色不同,故A正確。 B.由圖可知,甲、丁振動的頻率相同(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都為2次),則甲、丁的音調相同,故B正確。 C.由圖可知,丁偏離平衡位置的距離小,振幅小,則丁的響度小,故C正確。 D.由圖可知,丙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是少的,頻率低,即丙的音調低,故D錯誤。故選D。 音調的高低由聲源振動的頻率來決定,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動的振幅大小,決定的是聲音的響度,振幅越大,聲音越響。擴音器可以增大聲音振動的振幅大小,從而可以增大聲音的響度。 聲音的波形圖可以反映兩個信息:振幅和周期(頻率)。從豎直方向可以看到聲波振幅的大小,即偏離平衡位置越遠,振幅越大。從水平方向可以看到聲波振動的周期大小。頻率和周期成倒數關系,周期越大,頻率越小,如果周期為2s,則 頻率為21Hz。 首先章聲現象7 1.(德州一模)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是靠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B.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氣體中傳播的慢 C.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D.人耳可以聽到任何頻率范圍的聲音 2.(濟南中考)2016年6月30日晚,《信念永恒》———建黨95周年音樂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音樂會上,男中音放聲獨唱,女高音輕聲伴唱,下列關于兩人聲音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調低,響度大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調低,響度小 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大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小 3.(廣州中考)如圖,手機與音叉的位置保持不變。利用手機軟件測出音叉發出的聲音從30dB變為50dB。說明音叉振動的() A.振幅變大B.振幅變小C.頻率變大D.頻率變小 4. 為了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可以利用以下哪個實驗() A.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鈴聲明顯 減小視頻講解 B.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 C.把兩個圓紙盒用棉線做成一個“土電話”可以短距離對話 D.在一根較長鋼管的一端用力敲擊一下,在另一端聽到兩次響聲 5.(高安一模)悅耳動聽的笛聲是靠笛管里的振動產生的。在月球上的宇航員即使離得很近也只能靠無線電話進行交談,這是因為在月球上沒有傳播聲音的。 6.假如 15℃空氣中的聲速變為500m/s,以下現象可能發生的是() 8中考熱點研究·物理聲光熱專題突破 A.聽到回聲所需的時間更短了B.打雷時先聽到雷聲再看到閃電 C.聲音的傳播速度將比光速快D.宇航員在太空可以直接進行交流7.(綿陽中考)物理課上,老師用力吹一根較長的塑料吸管的同時,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圖所示。同學們聽到的聲音 () A.音色變了 B.音調變了 C.是老師的聲帶振動產生的 D.后排同學聽到的與前排同學聽到的相同 8.如圖所示 ,相同的水下錄音裝置A、B錄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鯨發出的同一段聲音。A錄到的有高、低音,B錄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測,在海洋中傳播較遠距離的聲音是() A.頻率較低的B.能量較小的C.頻率較高的D.音調較高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