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食品營養與檢驗檢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39448
- 條形碼:9787511639448 ; 978-7-5116-394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食品營養與檢驗檢疫 內容簡介
《食品營養與檢驗檢疫》一共分為九個章節,靠前章節主要圍繞食品安全與食品營養進行了概述,同時分析了二者之間的關系,并且介紹了我國的檢驗檢疫制度;第二章節就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控制的現狀進行論述,第三章節描述了關于食品安全標準法律制度的現狀;第四和第五章節分別介紹了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以及食品安全檢驗制度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第六章節詳述了我國疾控體系食品檢驗實驗室發展情況;第七章節就中國檢驗檢疫制度與功能完善的理論分析、靠前比較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第八章節從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著手提出了對食品安全無縫監管體系建設的建議;第九章節主要就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資源整合與支撐系統的建立進行了詳細介紹。
食品營養與檢驗檢疫 目錄
**節 食品安全概述
第二節 食品營養概述
第三節 食品營養與食品安全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 我國檢驗檢疫制度概述
第二章 我國食品安全控制的現狀
**節 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中國食品安全控制的歷史變遷
第三節 中國食品安全控制的目標模式選擇
第三章 關于食品安全標準法律制度的現狀
**節 食品安全標準制度的一般問題
第二節 食品安全標準法律制度的比較分析
第三節 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制度的現狀和問題
第四章 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存在的問題
**節 食品安全現狀
第二節 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制度發展現狀
第三節 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存在的問題
第五章 我國食品安全檢驗制度存在問題
**節 我國食品安全檢驗制度發展現狀
第二節 我國食品安全檢驗制度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六章 我國疾控體系食品檢驗實驗室發展情況
**節 我國疾控體系食品檢驗實驗室現況
第二節 我國疾控體系食品檢驗實驗室發展現狀
第三節 疾控體系食品檢驗實驗室發展模式建議
第七章 中國檢驗檢疫制度與功能的完善
**節 檢驗檢疫制度的理論分析
第二節 檢驗檢疫制度的國際比較
第三節 我國檢驗檢疫面臨的新問題
第八章 建設食品安全無縫監管體系
**節 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第二節 食品安全無縫監管體系建設的建議
第九章 建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資源整合與支撐系統
**節 國外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
第二節 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的配置與整合模式
第三節 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的支撐系統
參考文獻
食品營養與檢驗檢疫 節選
《食品營養與檢驗檢疫》: (二)食品安全起步期(1984-2000年) 1984年基本解決溫飽以后,中國食品安全開始進入起步期,以1990年綠色食品的興起為主要標志。 隨著改革的深入展開,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開始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并積極開展農業質量標準體系建設,促進了優質農產品的迅速發展和農產品質量的全面提高。以谷物農產品為例,大米的優質品率達到25%以上,優質、專用小麥的播種面積已經占小麥總種植面積的20%以上,“雙低”油菜占油菜總面積的45%以上(林善浪,2003)。由于長期對農業資源環境的不合理開發與利用,導致農業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并成為威脅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張文學等,2003)。食品的食用安全和衛生隱患日益突出,食品發展的主要問題由保障食品供給數量轉向改善食品質量安全方面。 在步人小康生活的過程中,食品消費結構有明顯改善。從農村和城鎮居民的農副食品消費結構變化看,都呈現出糧食等淀粉類食品的消費比重逐步下降,其他食品的消費比重逐步上升的趨勢。根據對我國部分地區的典型監測,20世紀90年代后期,居民人均日攝人能量2383千卡,蛋白質70.5克,脂肪54.7克,基本達到營養素供給標準。隨著小康和富裕型消費結構的逐步形成,人們開始關注自身健康和生態現狀,對食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品質上,要求品種優良,營養豐富,風味和口感好。二是在加工質量上,拒絕接受濫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三是在衛生質量上,更加關注食品是否有農藥殘留與污染、重金屬污染、細菌超標等。四是在食品包裝上,注重包裝的美感,關心包裝材料是否會對食品產生污染等。在國際市場需求方面,由于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二噁英等國際性食品與健康問題的暴發,國際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逐步加強。國際貿易中關于食品質量與衛生條件的技術性要求日益嚴格甚至苛刻,開始形成以技術壁壘或綠色壁壘為代表的新型非關稅貿易壁壘(Hooker,1999)。突破技術以及綠色壁壘已經成為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發揮農業及農產品比較優勢、提升食品市場競爭力的主要變革方向和創新動力。 1990年后,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向小康邁進的同時,中國開始進入綠色食品興起時期,這也標志著中國的食品安全正式起步。在食品安全起步期,中國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主要實施的是綠色食品模式和HACCP模式。 1.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 目前,在食品市場上與綠色食品同時存在的還有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這3類食品既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明顯區別。 (1)無公害食品概述。無公害食品是按照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和要求生產的、符合通用衛生標準并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安全食品。無公害食品是在我國農產品安全和環境污染備受關注的背景下提出的,目的在于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的污染和基本安全問題。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無公害食品已呈現開發規模大、發展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的特點。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市*早提出“無公害蔬菜”的概念,80年代中期以后,無公害食品開發在全國范圍逐步展開。2001年4月,農業農村部正式啟動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在“十五”期間力爭基本解決我國蔬菜、水果和茶葉的污染物超標問題;用8-10年時間.建立無公害食品安全生產體系,實現食品生產和消費無公害。 (2)綠色食品概述。綠色食品是由我國農業農村部于20世紀90年代初推出的一種安全無污染的安全食品概念。它是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遵循特定的生產方式,執行嚴格的生產、加工、包裝與運輸標準,經專門機構認證的一種安全無污染食品。經過多年的普及與推廣,已廣泛在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中形成了“生產與消費綠色食品是一種環保和時尚行為”的共識。綠色食品分有A級和AA級兩種。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允許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綠色食品則較為嚴格地要求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于環境和健康的物質。因此,綠色食品是一種比無公害食品更為安全的食品。 (3)有機食品概述。有機食品是一種國際通稱,是從英文Organic Food直譯過來的。這里所說的“有機”不是簡單食品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準,并通過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產品、蜂蜜、茶葉、水產品、調料等。 ……
食品營養與檢驗檢疫 作者簡介
楊溢,天津市人。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大學本科學歷,臨床醫學專業,現天津大學MBA在學,高級工程師。現任職于天津市康奧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副主任醫師。曾發表論文《科技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探微》、《營養保健品營銷問題及對策》、《探析保健食品企業生產質量管理問題及對策》、《現代科技型企業領導經營能力與思維創新的研究》、《探析科技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創新發展》等。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