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政治中的人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22149
- 條形碼:9787100022149 ; 978-7-100-02214-9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治中的人性 本書特色
格雷厄姆·沃拉斯著的《政治中的人性》是一部政治心理學著作。作者利用在政治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和觀察力,結合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解釋民主問題。作者認為在實際政治中,大多數人的政治行為是非理性的,是建立在本能和感情的基礎上。因此人性應由理性和非理性構成。
政治中的人性 內容簡介
格雷厄姆·沃拉斯(Graham Wallas,又譯華萊斯),英國政治學家和教育家,倡導用實驗方法研究人的行為。1858年生于散德蘭,卒于1932年。1877-1881年就讀于牛津大學,后在該校執教;1890年起,先后任大學公開講演講師、倫敦大學經濟學院講師、皇家行政事務委員會委員、倫敦大學政治學教授、波士頓大學婁厄耳講座講師。沃拉斯18861904年參加費邊社,并成為英國費邊運動的領袖之一和重要理論家,后因政策分歧退出。 沃拉斯的主要著作有:《費邊論叢》、《弗朗西斯·普萊斯的一生》、《政治中的人性》、《偉大的社會》、《我們社會的傳統》及《思維的藝術》等。其中《政治中的人性》及其姊妹篇《偉大的社會》被認為是現代政治理論的經典著作。 《政治中的人性》可以說是一部政治心理學著作。作者利用在倫敦市政選舉中所獲得的經驗以及作為倫敦教育委員會和倫敦郡議會的一個非常活躍的成員所得到的觀察力,結合心理學研究成果,來解釋民主問題。 沃拉斯提出,要研究政治中的人性,首先必須克服“唯理智論”。他指出,傳統的政治理論大都強調“人是理性的”,而在政治中,人往往在感情和本能的刺激下行事,大多數人的大多數見解并不是受經驗檢驗的推理結果,而是習慣所確定的無意識或半無意識的推理結果,它們是非理性的。因此,作者認為,人性是由理性及非理性兩種因素構成的,文明的希望在于取得人類理性的勝利。然而普通形式的民主對此卻沒有什么幫助。比如,公職候選人可以利用人們下意識的心理去撈取選票;充滿情感內涵的文字和圖像被政治演說家利用,而投票人在巧妙的口號或很有吸引力的標語的誘惑下,往往因感情沖動而被他人利用。在談到政治道德、代議政體、官員以及國家與人類等問題時,沃拉斯結合大量事件論述了唯理智論所產生的影響,從而揭示出西方民主制度的局限性與種種弊端。與此同時,作者也很關心政治制度的改革,并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原則,遺憾的是,這些問題沒有進一步展開論述。 在研究方法上,沃拉斯試圖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應用于政治,主張政治學要研究人的行為,從而開創了政治學研究的新領域。 《政治中的人性/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1908年首次出版,現據霍頓一米夫林出版公司1915年版譯出。
政治中的人性 目錄
再版序
內容提要
導言
**部分 問題的狀況
**章 政治中的沖動和本能
第二章 政治實體
第三章 政治中的非理性推理
第四章 政治推理的材料
第五章 政治推理的方法
第二部分 進步的希望
**章 政治道德
第二章 代議政體
第三章 關于官員的思考
第四章 國家和人類
政治中的人性 節選
《政治中的人性/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如果逼他一下,麥考萊也許會承認,在有些情況下,人的行為和行為沖動是與任何達到目的的想法無關的。如果我眼里進了一粒沙子,請人家用手帕角把它擦掉,當手帕接近的時候,我總是會閉上眼睛,而且總是有一種強烈的沖動要這樣做。誰都不會以為我閉上眼睛是因為我經過鄭重考慮后,認為這樣做符合我的利益。多數人臨陣脫逃、墮入情網或去閑談天氣,也不是為了達到某一個預先想好的目的。確實,如果用攝影機和留聲機在一個人不覺察的情況下把他在普通一天中的言語舉動統統錄制下來,第二天當著他的面播放,他會驚奇地發現幾乎沒有什么言語舉動是蓄意謀求達到目的的手段的結果。當然,他會發現他的不少舉動是在習慣的影響下半自覺地重復原來更充分自覺的動作。但是,即使把一切習慣行為都去掉,他們會發現余下的只有極小部分可以解釋成是理智估計的直接結果。如果另外把他的那些未導致行為的沖動和感情也記錄下來,就可以看出它們同那些已導致行為的沖動和感情是一樣的,它們當中絕少含有麥考萊認為理所當然的那種理智作用。 如果當時再逼麥考萊一下,他也許會承認,即使一個行為預先對目的和手段進行了估計,也并非是那種估計的必然結果。即使我們知道一個人認為做什么對他有利,我們也不能肯定地知道他將會做什么。研究股票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的人,除非除了對這件事的理智推斷以外,還有一種寫信給他的股票經紀人的沖動,這種沖動強烈得壓倒另一種把事情擱到明天再說的沖動,否則他是不會把股票買來的。 麥考萊甚至可能進一步承認,估計這一心智行為,其本身來源于或伴隨著一種作估計的沖動,這種沖動同任何預先的對目的和手段的考慮毫無關系,而且從半自覺地服從一系列空想直至強使疲乏的頭腦去進行精確思考這一艱難任務可以有許多變化。 心理學教科書如今告誡每一個學生要慎防我引用的麥考萊那段話所說明的“唯理智論”謬誤。如今人們一致認為,沖動有一段它所特有的進化史,比它往往被借以指引和限制的那些理智作用的歷史來得悠久。我們從遺傳得來的機體使我們傾向于以某種方式對某些刺激作出反應,因為這些反應過去時候對維護我們的物種起過作用。其中有些反應我們明確地稱之為“本能”,亦即對某些確切的行為或一系列行為的沖動,對行為可能產生的結果事先并不自覺地加以考慮。①那些本能往往是不自覺的、無意識的;有時候,就人類和其他高等動物而言,是自覺的,有意識的。但是,它們所顯示的手段和目的之間的關系不是行為者苦思冥想的結果,而是以往許多行為傾向中“適者生存”的結果。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