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遼西中生代珍稀化石及其生物群地質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39148
- 條形碼:9787562539148 ; 978-7-5625-3914-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遼西中生代珍稀化石及其生物群地質圖集 內容簡介
遼西地區(qū)除了產有大量的原始鳥類、原始哺乳動物、帶毛的恐龍類和原始被子植物等熱河生物群珍稀化石外,還產有燕遼生物群、土城子生物群、阜新生物群和松花江生物群的珍稀化石。它們產在中生代陸相火山一沉積盆地中,具有不同的產出背景和生存環(huán)境! 哆|西中生代珍稀化石及其生物群地質圖集》以大量圖片和簡明文字相結合的形式,系統(tǒng)地介紹了這些重要生物群的組成、分布及其產出地質背景,并在區(qū)域地質調研和實測地層剖面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遼西地區(qū)重要珍稀化石產地,闡述了含珍稀化石沉積層的巖性、巖相、化石產出層位及其下伏地層和上覆地層特征,總結了珍稀化石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在多重地層劃分的基礎上,以柱狀圖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對遼西地區(qū)珍稀化石沉積層進行了區(qū)域對比,并對目前國內外關注的重大地層問題提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該書還通過簡潔的圖片形式對地球本身的內部物質循環(huán)及能量釋放作用以及板塊作用進行了恰當的表述,并闡述了生物群的地質生存環(huán)境,探討了生物群發(fā)生、發(fā)展及其演替與地球各個層圈演變的關系,論述了生物群演替是地球各個層圈的地質作用分階段演化的必然結果。聯合古陸的形成、分裂和漂移,火山作用的周期性爆發(fā),構造盆地的形成與封閉,氣候、水系和古地理環(huán)境的變遷無一不牽扯了生物群的發(fā)展和演化! 哆|西中生代珍稀化石及其生物群地質圖集》是研究、了解中國東北部地區(qū)中生代生物群、地層、古氣候、古地理、古環(huán)境的重要參考資料,既可供高等院校、科研及生產部門參考,也可為想要了解遼寧中生代珍稀化石及其地質環(huán)境的朋友提供資料。
遼西中生代珍稀化石及其生物群地質圖集 目錄
**節(jié) 三疊系
一、下三疊統(tǒng)紅砬組
二、中三疊統(tǒng)后富隆山組
三、上三疊統(tǒng)老虎溝組
四、上三疊統(tǒng)一下侏羅統(tǒng)羊草溝組
第二節(jié) 侏羅系
一、下侏羅統(tǒng)興隆溝組
二、下侏羅統(tǒng)北票組
三、中侏羅統(tǒng)海房溝組
四、中侏羅統(tǒng)髫髻山組
五、上侏羅統(tǒng)土城子組
六、上侏羅統(tǒng)張家口組
第三節(jié) 白堊系
一、下白堊統(tǒng)義縣組
二、下白堊統(tǒng)九佛堂組
三、下白堊統(tǒng)沙海組
四、下白堊統(tǒng)阜新組
五、上白堊統(tǒng)大興莊組
六、上白堊統(tǒng)孫家灣組
第二章 中生代生物群
**節(jié) 燕遼生物群的分布與組成
一、珍稀脊椎動物
二、昆蟲群
三、植物群
四、孢粉群
五、介形類
六、葉肢介
七、雙殼類
八、魚類
第二節(jié) 燕遼生物群標準地層剖面
一、海房溝組
二、髫髻山組
第三節(jié) 土城子生物群的分布與組成
一、脊椎動物
二、葉肢介
三、介形類
四、植物
五、孢粉
六、昆蟲
七、雙殼類
第四節(jié) 土城子生物群標準地層剖面
第五節(jié) 熱河生物群的組成與分布
一、早期熱河生物群
二、中期熱河生物群
三、晚期熱河生物群
第六節(jié) 熱河生物群標準地層剖面
一、早期熱河生物群標準地層剖面
二、中期熱河生物群標準地層剖面
三、晚期熱河生物群標準地層剖面
第七節(jié) 阜新生物群的組成與分布
一、珍稀脊椎動物
二、魚類
三、葉肢介
四、雙殼類
五、腹足類
六、介形類
七、昆蟲
八、植物
九、孢粉
第八節(jié) 阜新生物群標準地層剖面
一、沙海組
……
第三章 珍稀化石產出層位及區(qū)域對比
第四章 地質-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五章 主要生物群的生存時代
第六章 生物群演替與層圈耦合演變
Introduction
主要參考文獻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