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評話小說通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096676
- 條形碼:9787544096676 ; 978-7-5440-966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評話小說通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平民文學的兩次興起——評話小說研究”結項專著,本項目在2012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項很好評價。本書以宋代至近代的評話小說為研究對象,研究評話小說文本,也研究相關說書藝術,還涉及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具有一定跨學科研究性質。本書采用史論結合研究模式,既研究評話小說的發展歷程,也研究評話小說的性質,并以“平民文學和平民文學兩次興起”作為評話小說發展史的基本性質和脈絡。本書采取整體梳理與典型解剖相結合的模式,宋元平話以汴梁和杭州為研究重點,清代和近代評話以揚州評話為研究重點。全書追求扎實厚重,自成體系追求創新價值。
評話小說通論 目錄
**節 關于平民文學
第二節 平民文學在宋代興起
第三節 平民文藝的生存方式
第四節 宋代說話的形式淵源及改造
第二章 “史書”“新話”分別發展之軌跡
**節 關于史書與新話
第二節 《全相平話五種》與“史書”精神
第三節 “新話”精神與《宣和遺事》
第四節 民族矛盾與“水滸傳”
第五節 “水滸”故事匯集發展
第三章 平民發跡變泰——《五代史平話》研究
**節 《五代史平話》的獨特之處和研究狀況
第二節 平民文學崛起的重要標志
第三節 樹立平民好漢發跡變泰模式
第四節 平民生活故事對“世情小說”的貢獻
第五節 英雄俠義小說之萌芽
第六節 五代史故事的分化與演變
第四章 平民功業坎坷多——薛仁貴故事
**節 《薛仁貴征遼事略》的價值和性質
第二節 敘事方法與人物塑造
第三節 《薛仁貴跨海征遼故事》的審美變化
第五章 評話繁榮的地域文化研究
**節 揚州說唱文藝繁榮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 揚州評話的經濟文化背景
第三節 揚州評話的發展
第四節 揚州評話種類研究
第五節 揚州評話的思想和審美傾向
第六節 揚州評話的性質及其展望
第七節 揚州評話語音變化及其得失
第六章 《三國演義》評話研究
**節 “三國”故事的說唱歷史
第二節 《三國演義》與揚州評話
第三節 《火燒赤壁》評話研究
第七章 《水滸傳》評話演變與《武松》
**節 《水滸傳》評話與小說的關系
第二節 不斷創新的生存之道
第三節 《武松》評話的幾重價值
第八章 隋唐故事與《綠牡丹》
**節 隋唐故事的價值與文獻
第二節 下層趣味在隋唐故事中的發展
第三節 隋唐故事與評話發展
第四節 《綠牡丹》的特殊面貌
第五節 《綠牡丹》與武俠小說發展
第九章 市井評話的演變發展
**節 《飛跎全傳》與市井故事的演化變形
第二節 《清風閘》與市井小說
第三節 市井小說的頑強發展——從《清風閘》到《皮五辣子》
第十章 從清官熱到公案武俠熱
**節 清官故事盛衰變化的意義
第二節 包公成為清官文學的代表
第三節 公案俠義小說的演變
第四節 武俠小說的生成原因和生存基礎
第五節 公案武俠小說轉型與清官衰微
第十一章 涉及評話的幾個問題
**節 口述史小說的性質與演變
第二節 評話類小說與口述史
第三節 評話中韻文與小說中韻文
參考文獻
后記
評話小說通論 作者簡介
董國炎,遼寧營口人,1985年山西大學碩士畢業,曾在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攻讀博士學位,外語未修完。現為揚州大學二級教授、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從事宋元明清文學和俗文學研究、學術史研究。學術史研究代表成果有與姚奠中先生合作的《章太炎學術年譜》。明清文學和俗文學研究有《明清小說思潮》《揚州評話發展史》等專著多種。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國家教委規劃項目一項、省社科重大規劃項目一項、省社科項目及教育廳項目多項。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明清小說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一百余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