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社會治理:40年回顧與展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29790
- 條形碼:9787517129790 ; 978-7-5171-297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治理:40年回顧與展望 本書特色
本書是北京師范大學社會治理智庫叢書·論壇系列叢書之一。 改革開放40年獻禮
社會治理:40年回顧與展望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治理論壇”是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持續建設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是建設新型社會治理高端智庫的重要依托。從2011年起至2018年已連續舉辦八屆,歷屆論壇有關領導和知名專家云集,成果豐碩,社會影響廣泛。2018年7月7日,第八屆中國社會治理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論壇以“社會治理:40年改革開放回顧與新時代展望”為主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回顧總結40年來我國社會治理變革的歷史進程、寶貴經驗和重大成就,深入研討新時代社會治理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對于我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站在新起點上再出發、再奮進,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本屆論壇更加彰顯特色,整體呈現內容高水平、嘉賓高層次、成果高質量。為進一步總結論壇成果,深化社會治理領域研究,推動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我們匯集收錄了專家學者以及實踐界的真知灼見,共計35篇,分為六個篇章:“綜合篇 社會治理40年回顧與前瞻”“**篇 社會治理歷史變革與新時代新征程”“第二篇 社區建設與社會治理創新”“第三篇 鄉村振興與社會治理”“第四篇 基本公共服務與社會治理”“第五篇 互聯網社會與社會治理創新”。
社會治理:40年回顧與展望 目錄
顧秀蓮
代序二:致力打造新時代社會治理研究新平臺
董 奇
綜合篇 社會治理 40 年回顧與前瞻
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
魏禮群
鄉村振興與社會治理值得關注的幾個課題
李培林
改革創新道路上的北京社會建設實踐
宋貴倫
與時俱進創造現代社會治理新格局
洪大用
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劉忠祥
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踐行“創造高品質生活” 新使命
孫甘霖
創新社會治理 推動社會工作事業發展
王濟武
**篇 社會治理歷史變革與新時代新征程
關于中國社會變遷與社會現代化的幾點思考
劉應杰
只有繼續開放才能不斷發展
韓 震
改革開放 40 年中國社區治理的回顧與反思
龔維斌
改革開放 40 年北京市社會建設回顧和新時代展望
岳金柱
1978—2018 年:中國全球治理話語選擇的歷史變遷
付玉輝
現代民族節日的多元維度和縱深向度
于學斌
第二篇 社區建設與社會治理創新
社區治理的實踐探索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社區治理重要論述的初步體會
湯晉蘇
充分發揮基層老年協會在農村社區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朱耀垠
城市社區物業費困局及其對策研究
陳 鵬
“民生微實事”構建社區治理大格局 ——深圳市南山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實踐探索
倪赤丹 陳文嵐
探索建設全要素小區 提升人民群眾宜居品質
寶月鳳
第三篇 鄉村振興與社會治理
鄉村振興需要統籌城鄉融合發展
李 文
完善縣域扶貧開發治理體系
鄔平川 彭慶輝
傳統文化激發內生力量 公眾參與共謀村落復興 ——以房山區南窖村公眾參與為例
蘇琛其 王崇烈
筑強基層黨組織堡壘,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尤梅春
基于地方適應性的鄉村產業發展戰略選擇 ——東中西三地農村的比較案例研究
劉 冰 邱倩云 王時雨
創新“一鄉(鎮)一法庭”模式 推進新時代鄉村 社會治理現代化
張萬松
DT 縉云書院的鄉村治理實踐
朱 勇
第四篇 基本公共服務與社會治理
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信息化和路徑設計 ——基于官僚制度、信息化和平臺化視角的分析
丁元竹
關于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的建議
沈水生
新時期我國專業技術人員階層的社會 功能分析
趙延東 李睿婕 何光喜
破解中等收入群體焦慮的對策
李建偉
我國社保費改稅的理論與實踐新探
馮俏彬
北京城市副中心社會治理思考
王章興
第五篇 互聯網社會與社會治理創新
互聯網時代大城市治理芻議
侯永志
新時代“人工 + 智能”推進社區治理現代化 ——以天津市濱海新區泰達街道華納社區為例
云鳳柏
“互聯網 +”消防綜合治理的深圳模式
連樟文
網絡社會與現代教育創新
尹 雄
后 記
社會治理:40年回顧與展望 節選
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 國務院研究室原黨組書記、主任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 / 社會學院院長、教授 魏禮群 在偉大的改革開放 40 周年前夕,我們在這里舉辦“第八屆中國社會治 理論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回顧總結 40 年來 我國社會治理變革的歷史進程、寶貴經驗和重大成就,深入研討新時代社會 治理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對于我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 路,站在新起點上再出發再奮進,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 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圍繞本次論壇的主題,講幾點看法,與大家分享 交流。 一、40 年來中國社會治理變革的重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1978 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 開啟了當代中國社會革命的歷史新時期。40 年來,中國社會滄桑巨變,改 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也極大地推動和加快了社會全面發 展,社會治理領域發生了廣泛而深刻變化?v觀 40 年的歷史進程,我認為, 中國社會治理領域變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階段,從 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 1992 年黨的十四大,主要 是沖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社會管理模式,放松社會領域管控,釋放 社會活力,讓全社會活躍起來。這一階段社會治理變革的重要標志是:1982 年 12 月,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對國家的基本制度、根本任務、治理結構和主要原則都作出了新的規 定,包括法治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也包括改變農村人民公社“政社 合一”體制,推進鄉村政權建設。這些年通過改革生產流通體制、勞動人事制度,放松城市“單位制”“街居制”管理,擴大企業、地方和城市管理權 限,有力地推動了社會流動,特別是人口在城鄉之間、農村之間、城市之間 以及企業之間、行業之間的流動。與此同時,國家從宏觀上重視社會建設。 從 1982 年實行國家第六個五年計劃起,專門增添了社會發展的內容,對控 制人口增長,促進勞動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發展教育、文化、衛生和社會 福利事業,穩定社會秩序等,都作出了具體安排部署。1987 年,黨的十三大 制定經濟社會發展“三步走”戰略中,每一步都把經濟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 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這些表明,伴隨改革開放大潮興起的社會治理變革巨 輪開始啟動前行。 第二階段,從 1992 年黨的十四大到 2012 年黨的十八大,主要是構建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治理基本框架,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社會治理的新路子,進一步增強社會發展活力,開始致力于社會和諧發 展。這一階段社會治理變革的重要標志是:1993 年 11 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 會通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全面推動社會主義市場 經濟的改革,繼續促進社會經濟活躍發展;同時,重視社會和諧進步。2002 年黨的十六大以后將社會更加和諧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提出,并系統 闡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思想和戰略部署。2007 年黨的十七大 要求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建設服務型政府,明確提出加 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推進就業、分配、教育、醫療、住 房、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著力加強公共服務體系、應急管理體系、公共安 全體系以及社會組織體系建設,在城鄉社區普遍推行網格化、網絡化、精細 化管理。這階段,社會治理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變革都取得了重要 進展。 第三階段,從 2012 年黨的十八大到現在,主要是全面深化社會治理變 革,著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 序運行。這一階段社會治理變革的重要標志是:2013 年 11 月黨的十八屆三 中全會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 力現代化的總目標。黨的十九大作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新部署,提出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了一 系列新舉措,大力度推動社會治理領域改革創新,取得了歷史性新進展新成 效。包括全面加強和改善黨對社會治理的領導,從嚴治黨、懲治腐敗,以黨 風帶政風、民風、社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與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更緊密結合起來;著力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 布局;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集中力量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 險、精準扶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持續推進教 育、醫療、人口、戶籍、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構建國家安全體制,健全公 共安全體系,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政法領域改 革取得多方面新進展。這階段,開拓了中國傳統社會治理向現代社會治理轉 變的新境界。 經過 40 年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我國社會治理領域變革取得歷史性進 展,概括起來說:一是基本實現了由傳統社會管理體制向現代社會治理體制 的重大轉變,以往高度集中、統得過死的社會管理體制逐步轉向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社會治理體制。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政府、社會、市場、公眾多元主 體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初步確立。二是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宏觀 社會治理基礎性制度與微觀社會治理運行機制,筑起了新型社會治理制度的 “四梁八柱”和系列基石,現代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三是基 本構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新型社會治理體系和國家安全建設體系,包括社會 組織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公共安全體系、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社會信用體 系、應急管理體系等,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邁出有力的步伐。四是基本 改變了傳統社會治理方式,綜合運用經濟、法律、道德、科技和行政等多種 手段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不斷推進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綜合 治理,社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總之,就全國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 治理創新全面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深入展開。 40 年來,社會治理領域深刻變革所取得的成效是多方面的,*為重要 和*為顯著的成就,就是長期保持了全社會大局的穩定,有力促進了經濟 社會全面發展。這不僅集中體現在改革開放 40 年來經濟實現持續快速發展、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國人民由難以過上溫飽生活轉變到即將享受全面 小康生活,收入水平和消費質量顯著提升,全體社會成員逐步朝著共同富 裕方向邁進;而且突出體現在國家由 40 年前的長時間動亂到逐步實現大治, 和諧社會建設、平安社會建設、信用社會建設、法治社會建設、健康社會建 設不斷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的社會美好景象日益清晰地展現在世人 面前。從國際上看,在加快現代化的進程中,社會轉型極為艱難,相對應的 社會體制、社會結構、社會形態的演變往往曲折復雜,充滿矛盾和變數。而 我國在長達 40 年急速和深刻的社會革命中,始終保持了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特別是近幾年嚴重犯罪案件明顯降低,打破了犯罪率隨著現代化推進必然升高的西方“魔咒”。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命案發案率*低的國家之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這無疑是人類社會現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奇跡。 ……
社會治理:40年回顧與展望 作者簡介
魏禮群,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先后擔任國家計委黨組成員兼秘書長、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研究室主任、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參加或主持過黨中央、國務院大量重要文件和領導重要講話的起草工作;主持了許多重大課題研究,取得一大批有重要價值的科研、咨政成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