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午后之死(海明威全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21639
- 條形碼:9787569021639 ; 978-7-5690-216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午后之死(海明威全集) 本書特色
《午后之死》中對斗牛做了極為詳盡且十分有趣的介紹,指出斗牛是—種雕塑,更是—種“亙古未有的藝術家處于生命危險之中的藝術”,并從斗牛引申開去,論及了小說創作的一些理論和具體原則,以及他對死亡的深刻見解。《午后之死》首次闡述了冰山原則,即“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午后之死》和《危險夏日》是海明威兩本重要的關于西班牙斗牛的專著。
午后之死(海明威全集) 內容簡介
《午后之死》是海明威在20世紀30年代創作的短片小說,是一篇相當長的論西班牙斗牛的文章。小說以西班牙斗牛文化為背景,講述了斗牛文化的起源和斗牛場面的殘忍血腥。 在書中他對斗牛做了極為詳盡而深入的介紹和論述,指出斗牛士在斗牛場上的生死表演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書中通過對斗牛運動的介紹,闡述文學創作方面的問題。書中,他除了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各種表現手法上自由靈活的運用,還增加了名詞術語注解、新聞采訪等,形成了獨特的文體現象:跨文體寫作。
午后之死(海明威全集) 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午后之死(海明威全集) 節選
《午后之死》: **章 我曾經聽說過馬在斗牛過程中的凄慘經歷,所以當我**次看斗牛時,就預料到會有些可怕,可能還會覺得不舒坦。這一點在我了解的所有斗牛場的資料里都被著重描寫,大多數作者都堅決地斥責斗牛是一項既愚昧又兇殘的運動,即使那群把斗牛贊美為一項技藝的呈現、一場出色的表演的人,也不認同騎馬斗牛,甚至還會對這項運動心懷歉疚。馬死于斗牛場一直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我覺得以現代基督教的行為準則來看,斗牛這項運動的存在基本上是合理的。毫無疑問,斗牛自始至終都是危險的,斗牛者時刻都會有危險,十分殘酷;斗牛總伴隨著死亡。而現在我也不應該試著為其辯解,只是把我觀察斗牛看到的情況誠實地敘述出來。我必須徹底做到或竭力做到切實坦白地講述這些,如果有人讀完后感到厭煩,覺得這是某位缺少讀者的細致感受的人寫的,我只能說,這些事也許是真實的。但不管是誰讀過它,當他見到書中講到的事,并且清楚自己對這些有什么反應時,就能得出這些真實的答案。 關于斗牛,我記得葛特魯德·斯泰因有一次說她很欽佩何塞利托。她給我看了艾麗絲·托克拉斯的幾張照片,有何塞利托在斗牛場的照片,還有她自己和艾麗絲·托克拉斯的合影,她們倆坐在巴倫西亞斗牛場木圍欄后的**排,下面就是何塞利托和他的弟弟加利奧。那時我剛從近東趕來這里。在近東,希臘人打斷運貨牲畜的腿,把它們驅逐到碼頭旁的淺灘中,并從士麥那城撤走。我記得當時說那些馬讓人憐憫,因此我不喜歡看斗牛。那時我正試著寫作,但我發現要在不受別人意識或別人感受影響的前提下,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寫出來太難了,而*困難的還是把真實發生的事和它令你領悟到的都完美地展現出來。你寫新聞稿,寫發生在當天的事,那么及時性本身就能給予當天發生的事一種感情要素,因此僅憑及時性,你就可以傳達感情。可事實是如果運氣好,你才能寫出足夠好并使讀者產生共鳴的作品,且能讓其影響力持續一年甚至十年。我一直沒有把握,所以當時我很努力地試著創作,期望能有所得。現在戰爭結束了,你唯一能看到生與死,即暴力致死的地方,就是斗牛場了。所以當時我非常想去西班牙,去那里才能研究暴力致死。當時我正嘗試從*簡單的事情入手學習寫作,而*基本的,也是所有事情中*簡易的是暴力致死。死亡有疾病導致的,或所謂的老死,或朋友過世,又或你愛過、恨過的人逝去。暴力致死與它們相比,情況雖然簡單,但終究是死亡,也成了人們寫作的主題之一。我讀過很多作者寫的關于死亡的書,但他們描述得非常模棱兩可,我認為原因有兩點:一是作者從未親身經歷過死亡;二是他在死亡發生時,閉上了雙眼或者關閉了心門。這就像他看到一個孩子即將被火車撞上,而他來不及將其拉回來或進行急救,只好閉上眼睛一樣。在這種情況下,火車一瞬間就要撞死一個孩子是他唯一能表達的事實,而描寫火車如何撞死人的情景可能會對這件事起到與預期相反的作用,因此他只能描寫到撞上孩子之前的那一刻,所以我覺得他閉上眼睛大概也是可以諒解的吧。但是,如果是在執行槍決或者絞刑時,這樣做就不能讓人身臨其境了。如果想讓這些非常簡單的事情被永遠記錄下來,就試試戈雅在《戰爭的災難》中嘗試做的那樣,閉上眼睛是完不成了。我的確曾見過一些事情,一些我記得的也的確簡單的事情,但因為我介入了這些事,或在沒介入的情況下,因為我必須盡快寫事后報道,而只記下了我當時用得著的事,因此我沒有機會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去觀察和推敲這些事情。舉個例子,有的人會仔細觀察自己父親的死亡過程,有的人會仔細觀看絞死人時的情形,我們也假設他并不認識那個被推上絞刑架的人,他也不需要事后急急巴巴搶時間寫成新聞稿送去晚報出版。 ……
午后之死(海明威全集) 作者簡介
海明威(1899~1961),生于美國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是一名美國記者和作家,他被認為是20世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也被認為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其實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1935年,一個老漁民告訴海明威自己曾經捕獵到一條大馬林魚,但是后來被鯊魚吃掉。老漁民的這段傳奇經歷引起了海明威的興趣,他決定把老漁民的經歷寫成小說介紹給讀者。 1950年圣誕節后不久,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開始動筆寫《老人與海》(起初名為《現有的海》),結果在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僅用了八周時間。1951年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給友人傳閱,博得了一致的贊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