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巴金先生 本書特色
本書分上下兩輯,寫巴金關愛青少年成長以及巴金與其親人關系的描寫,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熱情、重情義的巴金。
巴金先生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他有一顆水晶般的心、巴金的愛、在巴金的客廳里 —— 萬籟鳴為巴金剪影紀實、巴金與一個花匠的故事、人走茶不涼 —— 巴金和靳以的故事等。
巴金先生 目錄
上 輯
他有一顆水晶般的心...........003
巴金的愛................008
在巴金的客廳里.............019
——萬籟鳴為巴金剪影紀實
巴金與一個花匠的故事..........023
人走茶不涼...............034
——巴金和靳以的故事
友情永恒................037
——巴金與靳以的情誼
巴金談《雷雨》的發表..........040
向巴金約稿...............044
巴金為我看校樣.............048
巴金談讀書...............052
巴金的幽默...............055
家庭和睦很重要.............058
下 輯
巴金蕭珊之戀..............063
李曉和他的《繼續操練》.........087
母女情深................092
——讀巴金《家書·后記》
巴金的自省...............099
巴老托我一件事.............110
巴金的九妹...............119
胞弟李采臣...............130
厄境中的巴金..............134
巴金在“五七干校”...........139
又見巴金................146
“義務編輯”蕭珊............152
我聽巴金談長壽.............162
永遠閃亮的巴金星............167
巴金先生 節選
他有一顆水晶般的心
認識巴金先生已四十多年,真正和他熟識卻是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而拿筆寫寫他的事情,則是從80年代開始。
記得**次見到巴金,是在1954年的秋天。那時,我從復旦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雜志社當編輯。由于復旦大學老師章靳以的關系,我先在靳以師家中認識了巴金夫人蕭珊——那時都叫她本名陳蘊珍;再和她約定了到霞飛坊(今淮海路淮海坊)他們的寓所去看望巴金,向他約稿。
那是一幢新式里弄房子,共有三層樓,從20世紀30年代起,巴金就和朋友索非一家合住在這里,巴金摯愛的三哥李堯林也曾在此度過他生命的*后六年。
我**次去看望巴金,他和蕭珊正在二樓前房,圍坐在大圓桌邊,逗著兒子小棠說笑。
蕭珊見到我,拉住小棠的手要給我看:“讓彭姐姐看看,棠棠是斷掌。”
有著一對明亮大眼的棠棠卻倔強地抽回他的小手,攥緊拳頭要打媽媽。這時,巴金立馬站了起來,笑著去阻攔,連連用四川話說:“好,好,爸爸來扯勸,爸爸來扯勸。”他是那么和藹,那么慈祥。蕭珊在一旁只顧幸福地笑著,這情景一直刻印在我的腦際。多么和諧幸福的家庭啊!
后來,我還到霞飛坊去過一兩次,但印象都不深了,只記得有一次他們剛吃過大閘蟹,餐桌上還殘留著紅色的蟹殼。我在四川住過八年,知道四川人是不大吃螃蟹的,而蕭珊是來自水產豐盛的寧波,對蟹的興趣濃厚。看來,在生活習慣上,巴金或許已受了蕭珊很大的影響。
轉年,我再去約稿時,他們已搬到現在這幢帶花園的小樓了。這里離中國福利會少年宮比較近,一有機會,我就帶著愛說愛笑、性格開朗的李小林去參加少年宮的活動,和她有了很好的友誼。我向巴金約稿,常常請她“催催爸爸”。
1957年,巴金、靳以受中國作家協會委托,聯手在上海創辦了大型文學雙月刊《收獲》,把我調到編輯部。從這時起,我與巴金接觸的機會多了起來。
巴金平日不來編輯部,刊物的日常工作由靳以處理,但有些重要文章和信件都要請巴金過目或處理。我經常為一些急事騎自行車往返于編輯部和巴金家里,聽取巴金意見,帶回他的手書……
《收獲》只編輯出版了三年,因靳以師病逝和當時紙張困難等原因,而于1960年4月停刊。我調到《上海文學》編輯部,與蕭珊同在一個辦公室。她是在那里當義務編輯,我和她接觸的時間多了而與巴金接觸的機會減少了。后來,我和蕭珊先后分別到農村和工廠參加“四清”,也很少見面。
1966年底,我從農村“四清”工作隊調回作協參加運動。這時,巴金已被打成“黑老K”進了機關“牛棚”。不過此時,我又有接觸巴金的機會,而且有一段時間,天天見面,一起勞動。
在1966年開始的翻天覆地的“革命”中,人的本性都暴露無遺。人對人幾十年的認識,都不如這幾年中認識得深刻。
這一時期,巴金被隔離,被送往復旦大學住校接受批判,被趕到干校勞動……他處處都顯得那么胸懷坦蕩,善良高尚。當復旦大學一位學生見他從食堂買飯出來,緊緊跟在他身邊,憤憤不平地訴說自己如何敬重他,巴金卻溫和地安慰對方說:“自己是應該接受幫助的。”他生怕學生因同情他而會受到批判。
當巴金被隔離在作協機關“交代罪行”時,他對別人揭發的不實之詞,絕不違心地承認一句;也絕不為了想“過關”而討好任何人。他一有空暇,就拿一本意大利文的“老三篇”,坐在作協三樓樓道邊一只破條桌前背誦,只有小紅書才允許看的。
巴金在“五七干校”勞動的那些時日,無論是給食堂送菜,還是為蔬菜田調和培養土,他都全力投入,認認真真。
就是在他還戴著“反革命”的帽子,“作為人民內部矛盾處理”的日子里,他還認真地對我說:“上面的政策有時是受到中間帶阻礙的……”他還是很想念“上面”。
在小林即將分配到外地工作前,我曾把家里人全部安排外出,獨自一人在家燒了一桌飯菜,請巴金一家人來散散心,可臨到吃飯時,小林姐弟帶來巴金的口信,說他因“問題”還沒有解決,不來了。他是唯恐我受他的牽連。多么善良的人啊!
1977年,刊物編輯部重新組建,恢復工作,巴金的名字也出現在報刊上。不少文學青年或歷次運動中遭遇不幸的人頻頻來信向巴金求助,那一時期,小林、小棠還未調回上海,有些信就由我代為處理。巴金常常讓我代他從市場上購買文稿紙寄給求援的文學青年;對于有關朝鮮戰場上某些事也認真予以說明……總之,他在百忙中,對每封來信都極重視,他那熱情認真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
這以后,我經常去巴金家里,聽他講講過去的生活,講講對當前一些事情的看法,更多的是親眼見到他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差不多每次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誠實和睿智、善良和真誠。我常常在想,巴金具有一顆水晶般的心,那么晶瑩、那么透明。巴金的靈魂真美!他那無比高尚的精神,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于是,我按捺不住要把自己所見所感的種種事情寫出來,我想用這些事實,從側面讓讀者認識巴金,讓他的這種精神影響更多的人!
巴金對我非常寬容照顧,應我的請求他講了他的童年生活,與蕭珊的戀情,以便我寫出來。
我還向巴金說過很想寫寫他與冰心的情誼,我覺得他們兩位文學巨匠有著相同的人品、文品,他們那種超凡脫俗、純潔神圣的情誼應該流傳。1995年12月,我久病以后,到上海華東醫院看望巴金,他慈祥地對我說:“我很想幫幫你,但我沒有力氣,說話吃力,幫不了你的忙……”他是那么衰弱,坐在輪椅上,行動不便,說話困難,我怎么能請他說這講那呢。
“我不要你再講什么了!”我很珍視過去從他那里聽到和看到的他與冰心交往的一些細節。
他們之間的情誼,本是巴金的情感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這里必須注上一筆。
1997年
巴金先生 作者簡介
彭新琪,1929年生于浙江紹興,1951年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歷任中國福利會文化館文藝組組長,《兒童時代》《收獲》《上海文學》雜志編輯,編審。著有專著《動畫大師萬籟鳴》《包身工的眼淚》《巴金的世界——親情、友情、愛情》《友情依舊》等,1988年曾獲全國文學期刊優秀編輯獎。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