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讀書隨筆-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517452
- 條形碼:9787515517452 ; 978-7-5155-1745-2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芥川龍之介:讀書隨筆-精裝 本書特色
★ 芥川龍之介被譽為大正文壇“鬼才”,35歲自殺離世,標志著日本近代文學的終結。 以其名字命名的“芥川文學獎”成為日本純文學ZUI高獎項。
★ 國內知名翻譯家林少華、揭俠等合力翻譯。
★ 與森鷗外、夏目漱石并稱為20世紀前半葉日本文壇三巨匠,名作有《羅生門》《竹林中》《鼻子》等。日本導演黑澤明,以《竹林中》故事改編拍攝,以“羅生門”命名的電影享譽世界,奠定了其影壇大師的地位。
★ 芥川龍之介的讀書隨筆,是其文筆生涯中重要的創作內容,體現了日本20世紀初一代文豪特有的文體特征和文化關注,全面展示了這位文壇巨擘高超的文學識見與藝術審美水準。本書也是了解芥川小說創作、美學特征乃至現實思想的一把鑰匙,讀者可借此進一步探明大家芥川的藝術乃至精神世界。
★ 成就了文壇依然如故,作家新舊交替,文壇卻了無變化。
諸君害怕青年為藝術而墮落。但請暫且放心好了,他們并不像諸君那么容易墮落。
我常常說謊。但從我口中說出的謊無不拙劣至極,當然訴諸文字時除外。
文壇也是一個社會。若僅以文才自居,則不能稱雄文壇。故此不可不長于世故。身為作家不如先做社會人,此言意即作為社會人的某某,遠遠超過吾儕。理當拊掌大笑矣。
——芥川龍之介
★ 談自由 談女人 談謊言 談社交 談命運 論文學 論文壇 論文藝 論讀書 論創作
芥川龍之介:讀書隨筆-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芥川龍之介具有代表性的讀書隨筆,有揭俠譯《芭蕉雜記》等諸多雜論,林少華譯《侏儒警語》,劉立善譯《文藝的,過于文藝的》,侯為譯諸多書評。其中《侏儒警語》與其說是讀書隨筆,更像信手拈來、有感而發的散文雜感。而本書收錄的數篇文藝雜論,更是現代日本文論史上的經典之作。這些文藝雜論從各個方面論述、討論、辨析了文藝的本質。文論中,芥川不僅表現出博覽群書的大家風范,且從各個方面強調了自己對于文藝或藝術的認識。
芥川龍之介:讀書隨筆-精裝芥川龍之介:讀書隨筆-精裝 前言
譯 序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是近現代日本文學史上ZUI重要的小說家,生于東京,本姓新原,號“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壽陵余子”,筆名“我鬼”。出生后9個月,其母精神失常,旋被送至舅父芥川家做養子。芥川家為舊式封建家族,家庭氛圍對芥川龍之介日后的生命和文學經歷產生很大的影響。芥川中小學時代廣泛閱讀江戶文學以及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等近代日本文學巨匠的作品。1913年,芥川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1914年與豐島與志雄、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兩次復刊《新思潮》,促進了文學新潮流的文壇傳播。隨后發表短篇小說《羅生門》 (1915年)、《鼻子》(1916年)、《芋粥》(1916年)等,確立了芥川新興作家的地位。1917年至1923年,先后出版六部短篇小說集,題名為《羅生門》《煙草與魔鬼》《傀儡師》《影燈籠》《夜來花》《春服》。芥川龍之介的文學創作始自歷史題材小說,后轉向明治時期的文明開化題材,ZUI后則是現實題材的小說。1927年7月24日,芥川因健康、思想壓力等多重原因,在寓所服安眠藥自殺,時年35歲。一般認為,“芥川自殺”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狀況相關,在無產階級文學迅速興起的文壇狀況下,追求“藝術至上”的芥川龍之介感到了強烈的時代躁動與不安(“恍惚的不安”)。過分敏感的神經令其懷疑自己小說的藝術價值。文友菊池寬和久米正雄逃向了通俗小說領地,芥川卻苦于無法效仿。他這樣表述自己心中的苦悶:“我所期望的是不論無產階級還是資產階級,都不應失去精神的自由。”
芥川的非小說類散文作品(包括游記和讀書隨筆等)是其文學生涯中重要的創作內容,體現了20世紀初一代日本文豪特有的文體特征和文化關注,也是了解、感知、解讀其文學作品(主要是小說)的一個重要途徑。
芥川是20世紀初日本“新思潮派”ZUI重要的代表作家,集新現實主義、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學特征于一身,代表了當時日本文學的ZUI高成就。他發展了日本的短篇小說文學類型,借鑒、吸納了西方現代小說的結構樣式,打破了“私小說”單一、消極的寫實性創作模式,強化了日本現代小說的虛構性。在20世紀以來的日本文壇,芥川的文學影響力并不僅僅體現在“芥川文學”本身的特異文學價值上,也體現在“芥川之死”包含的、文學史分期的象征意義上(現代日本文學史起始之象征)。“芥川之死”對當時的日本社會和日本文壇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有人謂之為“北村透谷第二”。此外一年一度、延續至今的“芥川文學獎”亦是日本現當代ZUI具影響力的純文學大獎,對日本文壇發揮著重要的獎掖和推動作用。
……
總而言之,《芥川龍之介讀書隨筆》是了解芥川小說創作、美學特征乃至現實思想的一把鑰匙。收入作品,無法一一加以點評。不拘怎樣,讀者可借此進一步探明芥川的藝術乃至精神世界。這里再來看看他在《侏儒警語》中是如何看待當時中國的。他在“中國”一節中寫道:“螢的幼蟲以蝸牛為食,并不完全置蝸牛于死地,只是使其處于麻痹狀態,以便常食鮮肉。以我們日本帝國為首的列強對于中國的態度,歸根結底,與螢對蝸牛的態度并無不同。”這樣的形容別具一格。巴金看了,沒準兒又說—— 你小子怎么把中國形容為一只任人宰割的蝸牛?仔細想來,不正是那么回事兒么?這樣的文學性描述,十分準確地反映了當時日本知識階層的中國印象。芥川緊接著說:“今日中國的ZUI大悲劇,就是沒有一位足以給無數國家浪漫主義者即‘年輕中國’以鐵的訓練的墨索里尼。”
ZUI后強調,在這部讀書隨筆中有數篇文藝雜論乃現代日本文論史上經典之作,如揭俠譯《“私”小說論小見》和《芭蕉雜記》,劉立善譯《文藝的,過于文藝的》,從各個方面論述、討論、辨析了文藝的本質。文論中,芥川不僅表現出博覽群書的大家風范,且從各個方面強調了自己對于文藝或藝術的認識。他在《文藝的,過于文藝的》一文中,也言及自身的定位問題。他說:“不知是誰給我貼的標簽,我成了所謂‘藝術派’的一員。我并非僅為自身人格的完成而寫作。當然,也不是為了革新現今社會組織而創作,我的創作只為造就我內心世界的詩人或造就詩人與記者。故此我無法等閑視之‘野性的呼聲’。”這,或許正是芥川所有文學創作的一個注解。
謹以本選集,紀念同編《芥川龍之介全集》的高慧勤老師。本選集譯者有揭俠、林少華、侯為、劉立善等,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魏大海
芥川龍之介:讀書隨筆-精裝 目錄
大正八年度的文學界
漢文漢詩的意趣
大正九年(1920)四月的文壇
大正九年度的文藝界
法蘭西文學與我
文藝雜感
“私”小說論小見
關于“私”小說
文藝講座“文藝一般論”
文藝講座“文藝鑒賞”
近松君的正規小說
關于瀧井君的作品
侏儒警語
芭蕉雜記
續芭蕉雜記
文藝雜談
關于《今昔物語》
文藝的,過于文藝的
文壇小語
小說作法十則
《未來》創刊號
關于松浦的《文學的本質》
《翡翠》(片山廣子著)
《薄雪冊子》(久保田萬太郎著)
《來自駒形》(久保田萬太郎著)
《藤娘》(松本初子著)
《微明》(新井洸著)
《代表詩選》(若山牧水 金子熏園共選)
《晉明集續》讀后感
《高麗之花》讀后感
關于《鏡花全集》
《鏡花全集》的特色
《太虛集》讀后感
《冬草》讀后感
平田先生的翻譯
《輪回》讀后感
《野豬、鹿、狗獾》
《庭苔》讀后感
《發自獄窗》讀后感
寫于《羅生門》之后
我與創作
俄譯本短篇集序
谷崎的文章
栩栩如生的文章
寫小說始自朋友煽動
寄語有志于文學家諸君
我的生活
愛讀書籍印象
我的生活(之二)
芥川龍之介:讀書隨筆-精裝 節選
處世才能
畢竟,“憎惡”是處世才能之一。
懺悔
古人在神面前懺悔,今人在社會面前懺悔。這樣,除去傻子和惡棍,也許任何人都無法在不懺悔的情況下忍受俗世之苦。
又
但無論哪種懺悔,可信性都自當別論。
《新生》讀后
果真“新生”了不成?
托爾斯泰
讀罷賓可夫的托爾斯泰傳,發覺托爾斯泰的《我的懺悔》和《我的宗教》顯然是謊言。然而沒有比持續述說謊言的托爾斯泰那顆心更令人不忍的了,他的謊言遠比我輩的真實更為鮮血淋漓。
兩個悲劇
斯特林的悲劇是《隨意觀覽》的悲劇,但不幸的是托爾斯泰的悲劇不是《隨意觀覽》。故后者比前者更加以悲劇告終。
斯特林堡
他無所不知,并且毫不顧忌地言無不盡。毫不顧忌地?不,恐怕也像我們這樣多少有所算計吧。
又
斯特林堡在《傳說》中說他做過死是否痛苦的實驗。但這種實驗并非兒戲,他也是“想死而未能死成”的人之一。
某理想主義者
他對自己本身是現實主義者這點絲毫不存懷疑。然而這終究是理想化了的他本身。
恐怖
使我們拿起武器的通常是對敵手的恐怖,并且往往是對憑空想象的敵手的恐怖。
我們
我們無一不為我們本身羞愧,同時對他們懼之畏之。可是誰都不坦率述說這一事實。
戀愛
戀愛不過是披以詩的外衣的性欲。至少不披以詩的外衣的性欲不值得稱之為戀愛。
某老手
他不愧為老手。甚至戀愛都鮮乎其有,除非爆出丑聞。
自殺
人皆共通的唯一情感是對死的恐怖。道德上對自殺評價不高恐并非出于偶然。
又
蒙田對自殺的辯護含有不少真理成分。未自殺的人并非不自殺,而是不能自殺。
又
想死什么時候都死得成嘛!那么試試看!
革命
革命加革命。那樣,我們就可以比今天更合理地咀嚼人間苦果。
……
芥川龍之介:讀書隨筆-精裝 作者簡介
芥川龍之介(1892—1927),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日本小說家,與森鷗外、夏目漱石并稱為20世紀前半葉日本文壇三巨匠。大學時代即因小說《鼻子》得到夏目潄石的賞識,被譽為“鬼才”。1927年,年僅35歲的芥川因為對未來“莫名的不安”而自殺。他一生創作小說150余篇,其中《羅生門》《地獄變》《竹林中》等已成為經典之作。以其名字設立的“芥川文學獎”,成為“日本純文學ZUI高獎項”。
- 主題:
沒有塑封,側頁有多處刮傷,書角都折了。
- 小編回復:
- 很抱歉,本書為出版社尾貨,品相一般為8-9成新,如對圖書質量不滿意,可在賬戶里申請退換,或聯系客服辦理。
- 主題:需要閱讀量才能讀透的隨筆集
很有意思的書,但我讀書量實在太少,大多芥川評的書都沒讀過(況且里面大多是當時日本作家的作品),也就只能感覺到從這本隨筆集里了解到芥川龍之介。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