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詩余錄(散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70733
- 條形碼:9787506870733 ; 978-7-5068-707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余錄(散文集) 本書特色
《詩余錄》是一部散文集。共分為“岸上踏歌”“經典意味”“歌唱友情”“蘇州冊頁”“詩歌流韻”五個部分。 小海的創作,以樸素的文字來“參與這個世界的生死流變”,表達著對人間和萬物的悲憫之情,體現出對人的主體價值的尊重和人文意義上的終極關懷。
詩余錄(散文集) 內容簡介
《詩余錄》為作者多年來所創作的散文結集,共分為“岸上踏歌”“經典意味”“歌唱友情”“蘇州冊頁”“詩歌流韻”五個部分。在這五個部分里,作者描繪自然美景,表現現實人生,歌頌珍貴的友情,展現蘇州的歷史、文化,探索詩歌流韻。層次清晰、內容豐富。每一部分無不飽含作者真摯的感情,融匯了作者深切的人生體驗,言之有物、擲地有聲,分析到位、切中肯綮,讓讀者在品讀的過程中被深深地感染、打動,進而引發讀者對生活、社會、人生的思索。
詩余錄(散文集) 目錄
一、岸上踏歌
你見過大海 / 002
跑步札記 / 007
鳥 巢 / 029
周莊 :越古老越青春 / 035
二、經典意味
借鑒與創新 / 040
另眼看中國的費正清 / 049
失憶史的當代寓言價值 / 056
三、歌唱友情
我無法懷疑我的懷疑 / 062
《韓東的詩》:中國當代詩歌的重要文本 / 067
我就是那個寫小說的漢人 / 071
海子安息,詩歌永存 / 074
戲說寓言 / 078
典雅而有國士之風的寫作 / 081
一種詩歌的指向 :讀海馬詩歌 / 085
詩人沈方小像 / 093
隔壁的詩人 / 095
一次令人怦然心動的旅行 / 103
自由而獨立的寫作 / 106
我讀《辭典》 / 108
情、理、韻的結晶 / 111
譯者的風采 / 115
花朵與少女,時間與石頭 / 119
四、蘇州冊頁
蘇州文化抗戰的壯麗詩篇 / 124
讀楊明的雕塑《蝕》 / 129
一個藝術現場 :王緒斌 / 133
詩人車前子 / 137
文瑜的“文人字” / 145
史的傳統與士的精神 / 148
詩歌潛伏者壹周 / 153
私人記憶和童年視角的混響 / 156
三生花草夢蘇州 / 161
王嘯峰和他的蘇州 / 164
異鄉故鄉,心靈的兩極 / 168
高山流水之知音書 / 172
有意味的詩歌生成機制 / 178
曾飛鳴的篆刻 / 184
五、詩歌流韻
詩的小學地理 / 188
詩人的朗誦 / 196
青春作伴好還鄉 / 200
《影子之歌》序言 / 207
《男孩和女孩(小海詩集 1980-2012)》序言 / 218
詩余錄(散文集) 節選
你見過大海 孩提時代**次去看大潮的情景,我至今記憶猶新。 終于到了內河結束的地方了,能感覺到那廣闊空間氣勢磅礴的烈風了。海堤下綿延幾十公里的灘涂上,即使在萬物茂盛的夏季,也只生長一望無際、俗稱“米草”的耐鹽堿植物,我根本沒見到父親曾描繪的成陸時“風吹草低見麋鹿”的美景,這樣的草連不愛挑剔的豬見了都氣哼哼不拿正眼瞧一瞧。 翻越堤岸,再向東深入幾十公里,就見到大潮了。 大晴天灰白的天際線上,天空像被刀片不經意間劃出了一道裂紋,天被捅破了。當然要遭天譴。*早聽到的是類似蜂群發出的“嗡嗡”之聲,微弱,似有若無,凝神細辨,又恍惚是鐘磬之音或號角之聲,混雜在風里鷗鳥的紛飛鳴叫中,回旋繚繞。原始、荒涼、蠻野、空闊的氣息彌漫在四周,即使你是個孩子,也會在短時間內讓你大腦處于走神的迷思狀態。天地和人都置身于一種茫然的“混沌”之中。遠方那天際線好似另一重人生的幕布正在臨界點上等你開啟。好像有誰在無聲中和你說話,死寂中強迫你去聆聽,漆黑中強拆了門窗命令你去看。隱隱起了雷聲,像遷徙的獅群在遠方低吼,一條顫動著推移的灰白線條,由遠及近,漸漸變為沸騰般翻滾的戰旗。在淺水灘踩挖蛤貝的一群半大孩子和不多的幾個漁夫剛剛還“定”在那里,突然間就開始收拾漁具作慌張的折返跑。 家鄉黃海邊是泥沙灘,海潮漲襲而來時,海平線迅急上升,前方的海水還是朦朧的一條線時先是呈現灰白,近了就會泛混發黃,翻滾咆哮,像一頭暴怒而又善于神秘變色的龐然大物,挾雷霆萬鈞之勢吞噬一切,讓我體會到世界末日降臨那種魂飛魄散的恐怖感覺。 父親說,我很小就見到海了。 十九歲的父親從師范畢業后,就在海邊一個叫角斜的鎮上小學校教書。他的學生中許多都是漁民的孩子。剛執教鞭,班級里學生年齡不等,他班上的**批學生比他年齡還要大。他給兒子取的 名字里面就帶有一“海”字。他說曾抱著我去漁村家訪作客,走家串戶。但我有記憶以來,平生**次看見海的情景還是讓我終身后怕。小時候看關于海島女民兵的連環畫,我告訴妹妹說全是假的,瞎編的,海邊不可能有這么美的地方。父親會制止 :“聽話,外面別亂說。”那是個大家都很聽話和喜歡把震天動地的大詞放在嘴邊的時代,每逢過年,鄰居買了紅紙請我父親寫的對聯都不外乎是“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之類。 為什么單單我看到的海是這樣恐怖、冰冷、危險和丑陋?難道那是我做的一個噩夢? 在我童年印象中,海是跟匪盜相關的,是蠻荒的,原始的,不可解的。小伙伴在一起譏嘲某個瘋丫頭,就拍手齊唱 :“姑娘姑娘你別兇,把你嫁到東海東,吃海水吹海風,嫁個漢子大麻風”,怎么會有這樣的歌謠?難道說與古代放逐麻風病等傳染病人到荒蕪的海邊,任其自生自滅的傳說有關?不得而知。稍后,我讀到三國時魏詩人曹植描寫濱海地區人民困苦生活的詩句 :“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像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泰山梁甫行》),知道古代中國的沿海地區大都屬于未開化的蠻荒之地,常常是獲罪官員和文人騷客的放逐地。大詩人蘇東坡儋州之貶可能是中國歷史上*遠的邊海放逐,儋州位于稱作“天涯海角”的海南,有毒蟲、野獸、瘴癘,他自嘆 :“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 初到時,蔽身的房屋年久失修,下雨時一夜三遷。詩人也正是在從儋州北歸的途中染疾而終。 ……
詩余錄(散文集) 作者簡介
小海,(1965--),本名涂海燕。生于江蘇海安。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著有詩集《必須彎腰拔草到午后》、《村莊與田園》、《北凌河》、《大秦帝國》(詩劇)、《影子之歌》(長詩)、《Song of Shadows?(影子之歌)》(英中雙語版)、《男孩和女孩》;對話錄《陌生的朋友:依蘭-斯塔文斯與小海的對話》;隨筆集《舊夢錄》。主編過《<他們>十年詩歌選》等。他的詩歌登上《北京文學》1998年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排行榜,獲得過《作家》雜志2000年詩歌獎,2012年度“天問詩人獎”,2015年“美麗島”桂冠詩人獎,江蘇省第2屆、第4屆、第5屆紫金山文學獎。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