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馬上朝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407205
- 條形碼:9787520407205 ; 978-7-5204-072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上朝廷 本書特色
明史之后讀清史,萬歷之后看乾隆。人大清史所高王凌教授集三十余年研究成果,為你講述一本嚴肅的關于清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歷史書。在《馬上朝廷》中,伴隨文字獄的乾隆帝六次南巡之路,再現清廷“馬上治國”的特征,向今人呈現了乾隆時代中國社會面面觀。“家”,不好當啊,這絕不是用一句專制王朝、專制帝王就可概括的。中國地圖出版社用信息圖表等地圖語言為你打造經典珍藏版“乾隆三部曲”。
馬上朝廷 內容簡介
乾隆朝前期,主要還是根據傳統儒家的理念,如“回復三代”來治理國家,到了乾隆朝中期,卻更多地表現了清廷“馬上治國”的特征。本書以乾隆帝南巡為中心,把很多歷史事件都串聯了起來,如“文字獄”“四大案”等,作者像講故事一樣,把乾隆朝中期的歷史娓娓道來……
馬上朝廷 目錄
目錄
序言
1.馬上天子
2.**次南巡
3.以偽奏稿案為始的文字獄
4.其他文字獄
5.首次南巡余波
6.東巡謁陵,木蘭秋狝
7.東巡祭孔
8.第二次南巡
9.彭家屏案
10.天子的“政治弦”
11.文字獄的不同意見
12.第三次南巡
13.河工與海塘
14.“瘋人”文字獄
15.官場傾軋案
16.第四次南巡
17.割辮案
18.政治案件
19.王倫起事
20.第五次南巡
21.水利工程
22.貪縱案
23.查繳禁書
24.編書修書
25.第六次南巡
26.并未絕跡的文字獄
27.乾嘉學派
馬上朝廷 節選
從乾隆十六年起,皇帝開始南巡——他后來一度把“南巡”與“西師”當作畢生的兩件大事(盡管我們有不同看法)——同時,開始了乾隆朝**撥的文字獄。 出于“懷柔”的目的,為體現崇文重道,乾隆帝在**次南巡時把殿本的二十二史、十三經等分別贈給南京的鐘山書院、蘇州的紫陽書院、杭州的敷文書院。當四庫館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竣工之后,又因“江浙為人文淵藪”,在第六次南巡時令將其一部存放于鎮江文宗閣,一部存放于揚州文匯閣,一部存放在杭州文瀾閣。另外四部均放在政治中心——北京皇宮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盛京皇宮的文溯閣,以及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足見他對江浙地區的重視。 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召見并選拔一些讀書人或中試后并未得到安置者為官,也是南巡的目的之一。乾隆帝曾以“海塘得失策”為題考試被召見者。乾隆晚期所重用的督撫孫士毅,就是第三次南巡時挑選出來的。而從南巡中六次祭祀明太祖陵、三次到山東祭祀先師廟、兩次謁孔林、三次謁蘇州文廟以及祭泰山、祀禹陵、謁禹廟、謁少昊陵、祭周公廟、祭祀孟子、臨幸宋代名臣范仲淹的高義園等一系列崇文重道的活動中,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不過,南巡還有一個為今人忽視的目標,即它是精心組織的,沿著清初戰爭的路線,意在通過這種具有威脅性的方法,提醒南方漢人注意清人的強勢武力。 南巡的籌備屬于“旗人事務”,漢人一般不得參與。它完全按照圍獵的規制來安排,行則不斷舉行各種軍事活動,停則居住在營帳之中。不但皇帝把自己塑造為一個馬上皇帝,還命令八旗將領不得乘轎,只能騎馬。它一路展示“馬上治天下”的“民族的宗室的滿族至上主義”,用以對抗漢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以滿族的意識形態,對抗儒家觀念,把“內亞”的色彩注入帝國政治。據說在皇帝的南巡御制詩中,“策馬”“馬上”等詞語不斷出現,《即事》一詩中寫道:“因思陸賈有名言,馬上治之卻又可。” 這才是清代南巡的戰略目標,它并不是被動的,而是一種主動積極的政治態度,盡管乾隆帝處處表現了對漢人文化精粹的迷戀和傾心(包括展示皇帝個人的學術造詣和才華)。《南巡秘記》評此為:“其稽古右文,有明以來,七百年間無此盛軌。” 南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一直有著多種的看法,但本書想強調的,是乾隆帝在“回復三代”暨糧政方面的努力失敗以后,希望通過南巡確定一個新的行動目標。 可惜的是,皇祖并不是那么好學的。不過,乾隆皇帝的這一目的雖未能實現,卻順勢有意無意地把政治的重心做了重大的調整。
馬上朝廷 作者簡介
高王凌(1950—2018),歷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從事清史研究三十余年,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學者。一生潛心學術,成果豐碩,主要代表作有:“乾隆三部曲”(《乾隆十三年》《馬上朝廷》《乾隆晚景》)、《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政府作用和角色問題的歷史考察》《租佃制度新論——地主、農民和地租》《中國農民反行為研究》《統購統銷之謎》《在清華大學講土地關系》等十余部。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