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蒙曼品最美唐詩-人生五味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090677
- 條形碼:9787213090677 ; 978-7-213-09067-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蒙曼品最美唐詩-人生五味 本書特色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老師開講唐詩!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著名隋唐史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蒙曼老師,帶你品讀唐詩!蒙曼品唐詩系列第二本重磅來襲!
★ 了解唐代詩歌的國民讀本!詩詞大會評委一致推薦!
打開本書跟隨蒙曼老師的講述,了解唐詩國度的恒久魅力,引領當代人認識詩歌之美。詩詞大會主持人董卿、評委王立群、酈波、康震一致推薦!
★同名節目喜馬拉雅千萬級收聽量,精心編排成書展現!
同名喜馬拉雅精品付費課程播放量逾三千萬!在同類節目中獨占鰲頭,影響巨大。本書以喜怒哀樂怨五種情緒為切入點品讀唐詩,經蒙曼老師精心修訂編排而成,值得反復閱讀收藏。準確深入理解唐詩就讀這本書!
★ 中國詩詞大會首席視覺顧問林帝浣傾情插圖,為品味唐詩提供視覺審美!精美絕倫的唐詩讀本!
品味唐詩的語言美、文學美,講述文化典故、進入詩人心境。本書是蒙曼老師帶給讀者的一場唐詩盛宴。內文插圖采用《中國詩詞大會》舞臺水墨繪制人、人文攝影師林帝浣代表畫作!四色印刷,制作精美。
蒙曼品最美唐詩-人生五味 內容簡介
詩是人來寫的,也是寫給人的。人的一生,從縱向看,是四季,從橫向看,是五情。四季是什么?春夏秋冬。對應著人生,就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情是什么?喜怒哀樂怨。對應著人心,就是那些回環往復,起伏不定的心情。
繼《四時之詩:蒙曼品zui美唐詩》之后著名隋唐史學者、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老師推出品讀zui美唐詩系列的第2部作品,《蒙曼品zui美唐詩:人生五味》讓蒙曼老師帶你重返大唐,品讀zui美唐詩 。
該書以為喜、怒、哀、樂、怨五種人生情感為切入點,帶領讀者從人生五味的獨特視角,體會唐詩里的五情五味。通過精心收錄的30余首唐詩解讀,將唐詩的精神情感與現代人連接起來,為讀者展現唐詩雖經千年卻永不過時的恒久魅力。
人有五情,人就活著。詩有五情,詩就永恒。
蒙曼品最美唐詩-人生五味 目錄
自序
五味人生五味詩
喜
崔顥《長干行》(二首)(邂逅初戀)
朱慶馀《近試上張水部》(新婚燕爾)
張籍《酬朱慶馀》(金榜題名)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親人關切)
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親人重逢)
杜甫《客至》(友人來訪)
孟浩然《過故人莊》(閑居訪友)
虞世南《蟬》(仕途得意)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復國還鄉)
怒
李白《行路難》(朝廷不用)
高適《燕歌行》(軍旅不公)
駱賓王《在獄詠蟬》(蒙冤受屈)
杜牧《泊秦淮》(舉國麻木)
哀
李商隱《馬嵬》(國破家亡)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衰敗流離)
杜甫《蜀相》(壯志未酬)
劉禹錫《蜀先主廟》(后繼無人)
李商隱《登樂游原》(生命)
李賀《將進酒》(青春)
元稹《遣悲懷》(一)(悼亡)
元稹《遣悲懷》(二)(悼亡)
元稹《遣悲懷》(三)(悼亡)
樂
王翰《涼州詞》(宴飲)
李白《將進酒》(宴飲)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知音)
王昌齡《采蓮曲》(青春)
李白《采蓮曲》(青春)
白居易《采蓮曲》(青春)
怨
李白《春思》(不歸)
杜荀鶴《春宮怨》(不寵)
劉禹錫《和樂天春詞》(不寵)
李白《玉階怨》(不寵)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貶謫)
李商隱《蟬》(無人賞識)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奸邪當道)
蒙曼品最美唐詩-人生五味 節選
崔顥《長干行》(二首)(邂逅初戀)
《詩經》的**首叫《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多人認為是愛情歌曲,也有學者認為是婚慶歌曲。無論如何,人生五倫以夫婦之倫為首,有夫婦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夫婦之禮至為重要,所以《關雎》才能成為《詩經》的首篇。我們這本書,也沿襲著《詩經》的思路,以婚姻之喜為先。只不過,按照現代人的觀念,結婚必須以戀愛為先導,初戀的喜悅感,雖然沒有結婚那樣濃烈,卻更加清純如水,雋永如詩。
長干行(二首)
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長干行:樂府曲名。是長干里一帶的民歌,長干里在今江蘇省南京市。
借問:請問,向人詢問。
或恐:也許。一作“或可”。
九江:原指長江潯陽一段,此泛指長江。
《長干行》本來是民歌。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因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漢人南遷,中國的民歌發展也就分成了南北兩個系統,北方民歌深受少數民族影響,質樸粗獷,帶著白馬秋風的肅殺與豁達,比如傳唱至今的《敕勒歌》;南方民歌則溫婉細膩,以刻畫愛情見長,帶著杏花春雨的滋潤與芬芳。《長干行》就是典型的江南民歌,后來又成了樂府的題目,用這個題目寫出來的詩一般都是絕句,短小輕靈,訴說著船家兒女的生活和情思。
到了唐朝,詩人對這些樂府舊題加以提煉升華,寫出了真正的精品。崔顥的《長干行》就是其中之一。它本來是一組詩,一共四首,《唐詩三百首》選了其中的前兩首。這兩首詩,其實就是兩段對話,每首四句話、20個字,加起來40個字,但它解決了一個古往今來的世界性難題——愛情。而且解決得既天真又含蓄,直抒胸臆卻又意在言外,充滿著中國人的情趣。先看**首: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這是誰在說話?船家女。因為她自稱為妾。跟誰說話呢?跟一個小伙子,因為她稱對方為君。說什么呢?這四句話不用翻譯,讀者也都能理解吧:這位大哥,請問您家是哪兒的呀?我是橫塘人。之所以停下船來冒昧地問您,是因為剛才聽您說話,感覺口音像是同鄉呢。
簡單吧?可是細細想來,又不簡單。我們可以腦補一下當時的場景。一個本應該深藏閨中的小姑娘,卻駕著船在滾滾長江上東奔西走討生活,多不容易啊。忽然聽見后面的船上傳來家鄉的口音,該是何等親切、何等驚喜!所以趕緊停了船,回頭就問:“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到這里完全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情感。想都沒想,劈頭就問,問完還主動告知自己的住址,這就是小姑娘的率真。可是,這兩句話脫口而出之后,小姑娘忽然覺得不太合適了。自己畢竟是個姑娘,而對方又是一個小伙子,自己這么主動搭訕,還跟人家說家庭住址,是不是不太好呀?她覺得自己欠考慮,有點害羞了。怎么辦呢?小姑娘非常機靈,趕緊找補,所以后兩句話隨之而來:“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哎喲,你可別誤會呀,我停下船來問你,是因為剛才聽到你說話,感覺口音像是老鄉呢。這是干什么呀?這是給自己找理由、做解釋。我可不是個見人就亂搭訕的輕浮女子,我也不是看上你了,我只是聽見你的口音覺得親切,我只是想認個老鄉而已。這是給自己洗白呢:你別多想,因為我就沒多想。
那么,這個小姑娘真的完全是心無雜念,只想認個老鄉嗎?又不盡然。小姑娘開頭說“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的時候,大概確實是心無雜念。但是這兩句話說出口的同時,她也看到了后面船家那個濃眉大眼的小伙子,這個小伙子一定不討厭,事實上很可能還挺討人喜歡,所以小姑娘才會瞬間產生了羞澀感,一定要給自己剛才脫口而出的問題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找理由這個舉動本身,就說明小姑娘動心了。否則,問了也就問了,誤會也就誤會,萍水相逢,誰會管那么多呢!這一首詩,到此為止就結束了,僅僅20個字,小姑娘的率真、小姑娘的聰慧、小姑娘的羞澀和小姑娘的春心萌動全都表現出來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民歌不經常是男女對唱嗎?姑娘既然先開了腔,接下來該輪到小伙子回答了。他說什么呢?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這也好理解:我家就住在長江邊上,每天都在長江上來來往往。你是長干人,我也是長干人,可是我從小跑船,在家的時候少,我還真是不認識你呢。
在這兒,得先解釋一下橫塘、長干和九江的關系。橫塘在哪兒呢?橫塘是一座河堤的名字,是當年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所修,就在如今南京市秦淮河的南岸。而長干則是因為孫權修堤壩、建市場而繁榮起來的一片區域,位置在秦淮河到雨花臺之間。所以橫塘和長干,其實是一個地方。長干范圍大一點兒,橫塘范圍小一點兒,所以兩個人確實可以攀老鄉。
那九江又是怎么回事呢?這個九江并非今天江西省的九江市,唐朝的時候,九江還叫江州呢,就是白居易《琵琶行》里“江州司馬青衫濕”那個江州,下設潯陽縣,所以又說“潯陽江頭夜送客”。這首詩里的九江,不在江西,而是泛指長江。橫塘也罷,長干也罷,都在長江的下游,詩里的小伙子,就住在長江邊上,只是作為船家兒女,每天在江上漂泊,很少上岸罷了。
解釋完詩句,該分析一下小伙子的性格了。這個小伙子真是老實厚道。人家問“君家何處住”,他就答“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人家說“或恐是同鄉”,他就答“同是長干人”。到這里已經確認了,兩人確實是老鄉,那接下去怎么說呢?可以想象,一個聰明靈秀的小姑娘主動搭訕,這個小伙子高興不高興?他當然是高興的,而且都攀上老鄉了,接下來,小伙子何妨搖唇鼓舌,把這層關系再往親密里發展一步呢?可是這個小伙子真是個老實人,他說到這里,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了,干脆說了一句大實話,“生小不相識”。雖然是老鄉,但是我還真是不認識你。這小伙子是不是太不會聊天呀?其實也不能這么說。一句“生小不相識”,平淡歸平淡,但是,也恰如其分地把小伙子的感情表達出來了,什么感情呢?相見恨晚。可惜咱們小的時候不認識,可惜我沒有跟你青梅竹馬的機會。這句大實話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我是如此喜歡現在的你,所以,才會相見恨晚,才會遺憾“生小不相識”呀!
這兩個人,像不像金庸先生筆下的靖哥哥和蓉兒?蓉兒天真又機靈,恰似這個主動搭訕,還能自圓其說的船家女;而靖哥哥老實且憨厚,恰似這個明明喜歡對方,卻不知道怎么接話的船家少年。感情就是要互補才好,就像憨厚的郭靖*終能和機靈的黃蓉神雕俠侶一樣,這一對船家兒女也許就會因為這次搭訕而并船同歸,這就是《詩經·野有蔓草》里所說的“邂逅相遇,適我愿兮”,也是《詩經·風雨》里所說的“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兩首詩下來,一女一男,一問一答,似有意而無意,似無意而有意,完全是一片白描,卻又神行天下,這才是真正的天籟之音。
詩寫得這么好,背后的詩人又是何許人呢?這首詩的作者是崔顥,少年的時候恃才傲物、為人輕薄,對美女見一個,愛一個;娶一個,丟一個。在唐朝那樣的年代里能離四五次婚,可謂文人無行。但是后來經歷仕途的磨難,特別是到東北邊塞去了一趟之后,詩風大變,風骨與風流并存。一首《黃鶴樓》,甚至讓詩仙李白為之擱筆。想來,李白喜歡崔顥,大概也是因為他這種自然而然,看似信手拈來,其實筆力千鈞的風流吧。
蒙曼品最美唐詩-人生五味 作者簡介
蒙曼
著名隋唐史學者、中國詩詞大會評委、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2002年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史及中國古代婦女史。著有《唐代前期北衙禁軍制度研究》。
2007年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先后講述《武則天》、《太平公主》、《大隋風云》等節目,并出版相應圖書,產生了巨大影響。
2016年起擔任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評委,以其深厚的學養和探幽入微,幽默風趣的點評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
2018年4月出版首部唐詩賞讀作品《四時之詩:蒙曼品zui美唐詩》。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