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1914-1949-地獄之行

包郵 1914-1949-地獄之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12-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616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67.8(7.6折) 定價  ¥8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1914-1949-地獄之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83003
  • 條形碼:9787508683003 ; 978-7-5086-8300-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14-1949-地獄之行 本書特色

1. 企鵝出版集團力邀歐美史學大家,歷時十余年打造的多卷本歐洲通史 作為大眾圖書出版的一大標桿,八十多年來,企鵝出版集團以高品質的圖書為數(shù)代人的智識生活奠定了根基。自2004年起陸續(xù)出版的皇皇九卷“企鵝歐洲史”,是企鵝出版集團打磨了十余年的雄心之作,被譽為“絕妙結合廣度與深度”的“當代出版界巨制”。 “企鵝歐洲史”系列由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戴維·坎納丁主編,集九大學者之力,以其完整、可靠、親切成為多卷本歐洲通史的典范之作。其完整,在于呈現(xiàn)從古典歐洲的誕生到當今歐盟的動蕩,從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7年這近4000年的歐洲歷史;其可靠,是基于九位史學界支柱性學者的真確認知,他們對各段歷史的認知經(jīng)過反復的打磨和歷練,呈現(xiàn)的不僅是可靠的史實,更有對歷史趨勢的精辟把握;其親切,在于用平易的語言、抓人的敘事,將歷史的大勢與細節(jié)呈于紙面。 《地獄之行:1914—1949》由伊恩·克肖撰寫,他的《希特勒傳》堪稱該領域的定音之作,他對世界秩序有獨特的全局視角,面對兩次將歐洲和世界拖入深淵地獄的世界大戰(zhàn),他點出各方角力的前因后果,讓讀者像看氣象圖般感受到各種力量在歐洲的相互作用,亦不忘描寫歷史洪流中小人物,感受戰(zhàn)爭給他們和我們帶來的創(chuàng)痛。 2. 為歷史研究與寫作設立新基準的史詩巨制,結合學術品質與大眾閱讀的驚喜之作 為“企鵝歐洲史”系列執(zhí)筆的九位享譽世界的歐洲史學者,分別任教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知名學府,其中多位具有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員、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的身份。他們以在各自領域深耕數(shù)十年的積累與見地,在歷史學界眾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用獨特的謀篇布局、明晰的主線,傳達出對各段歷史的體認,描畫出歐洲近四千年演進歷程背后的動力。 史家的責任與學養(yǎng)使他們書寫的歷史可靠、可信,而他們合力撰寫的“企鵝歐洲史”系列,又是面向大眾的寫作。摒棄學術體例和學界行話,用閃爍著洞見的敘述,將歷史的洪流與涓流、大小人物的境遇和事件的發(fā)端及余波編織到一起,連綴成各個歷史時期的全景圖。通過主線把握發(fā)展大勢,用細節(jié)與時人共情,帶出有興味、有樂趣、有沖擊、有所得的閱讀體驗。如此寫作,讓讀者不需要學術背景,也能從學術共同體多年來研究、思辨的成果中獲益;不需要復雜的知識儲備,就能直接進入歷史,看歐洲如何改變世界,又被世界改變。 3.訪昨日歐洲,知今日世界。反思歐洲歷史,將成為我們應對動蕩世界的根基、想象未來的起點 我們所生活的現(xiàn)代世界曾被歐洲創(chuàng)造、為歐洲所主宰。對于以現(xiàn)代締結者之姿強力闖入世界各個角落的歐洲,它行動的理由、強大的基礎,衰落的緣由,都能在歷史中找到線索。從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7年,歐洲歷史步步展開,改變、撼動整個世界,也被世界改變和塑造。它曾是文明的標尺,以古代希臘羅馬立下文化之根,用信仰和理性塑造人類的精神世界;它也被視為罪惡的淵藪,醞釀攪動世界的戰(zhàn)爭與沖突。依靠工業(yè)文明、帝國擴張,歐洲曾雄踞世界之巔,也在權力的競逐中,將世界一度拖入黑暗的深淵。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如今這般格局的動搖、世界的動蕩,在歐洲與世界交互演變的歷史中,都有線索可循。完整、可靠、親切的“企鵝歐洲史”系列,是建立整全認知坐標系的開始,對歷史的審視與再思,可以成為應對動蕩世界的根基、想象未來的起點。 4. 歐美主流媒體力薦:透過這套書,才能真正讀懂歐洲! 2004年,“企鵝歐洲史”系列的開篇作、普林斯頓大學威廉·喬丹教授的《中世紀盛期的歐洲》問世,被譽為這一出版界巨制的恢宏開篇。自那以來的十幾年中,“企鵝歐洲史”系列備受期待,每有新作推出,無不大受贊賞,不僅在學界廣受推崇,還深得大眾認可,獲得《經(jīng)濟學人》《金融時報》年度好書、《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歷史書等多項贊譽,被視為“代表學術精神的典范”,“仿佛站在奧林匹斯山上俯瞰近代歐洲的歷史”,“一百年后還會有人讀”,“幾十年未見的歷史佳作”。 5. 翻譯、編校、審讀層層打磨,遵循高品質標準將這套恢宏巨制譯介中文世界 “企鵝歐洲史”系列皇皇九卷的漢譯工程,借力包括兩名聯(lián)合國翻譯在內的譯者,經(jīng)兩年翻譯,兩年編校,學者審讀,以高品質的譯文和高標準的譯校,去除語言的隔閡,以求呈現(xiàn)翻譯品質經(jīng)得起考驗的歐洲通史,將歷史的豐盈、名家的洞見、學界的真知帶入中文世界。北京大學彭小瑜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劉林海教授、南京大學陳曉律教授、復旦大學李宏圖教授、浙江大學呂一民教授……更是欣然為“企鵝歐洲史”各卷撰寫推薦序言,引導中國讀者進入歐洲史的宏大世界。 6. 沿襲企鵝革新性的設計美學,精進印制工藝,完成由書到藝術品的蛻變。 “企鵝歐洲史”全套九卷,封面設計采用革新理念,以及浮雕、燙金等匠心工藝。從1到9的阿拉伯數(shù)字把這一整套書連綴起來,數(shù)字既代表這一時期在四千年漫長進程中所處的位置,更是窺見歷史的窗口。這個時期中的一個人物、一個片段,從數(shù)字背后的深廣世界里迫不及待地躍出,肌理分明的立體浮雕,呼應的是內里一打開書頁,就能跳出紙面的鮮活歷史。 叢書名“企鵝歐洲史”和主書名燙金,體現(xiàn)集半世紀學界大成、經(jīng)十余年打磨后,整套書精金般的品質。選用的金色打眼而不張揚,正像閱讀這套書的感受:讀時沖擊力撲面而來,讀罷悠長余韻久久不息。

1914-1949-地獄之行 內容簡介

20世紀初,歐洲欣欣向榮、歌舞升平。突然,享受著這一切的歐洲人被拖進大戰(zhàn),歷經(jīng)極深的苦難、哀痛和驚懼。拿破侖戰(zhàn)爭之后,歐洲曾雄踞文明之巔近百年,如今卻驟然落入野蠻的深淵。在文明的謳歌聲中開啟的20世紀,淪為戰(zhàn)爭的世紀。 從1914年到1949年,歐洲接連經(jīng)歷兩場慘烈的大戰(zhàn),似乎鐵了心要自我毀滅。那是大混亂的時代。族群仇恨、領土之爭、階級沖突、經(jīng)濟危機毒化了政治,在戰(zhàn)爭的陰霾下,人性之惡借著機器和技術彰顯。那也是大變革的時代。兩次大戰(zhàn)之后,在地獄行了一遭的歐洲試圖在人性和文明的廢墟上重生,新歐洲的輪廓逐漸清晰。 20世紀上半葉,歐洲走向地獄,又歷劫重生。在這段令人戰(zhàn)栗的歷史之后,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正帶著它的烙印前行。

1914-1949-地獄之行 目錄

導讀

導言 歐洲自我毀滅的時代

**章 懸崖邊緣

黃金時代?

滑向戰(zhàn)爭?

第二章 巨大災難

悲劇展開

親歷戰(zhàn)爭

重壓之下的國家

第三章 和平亂局

“ 適合英雄”的土地?

反革命者

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勝利

大分割

脆弱的民主

法西斯主義的勝利

民主在德國幸存

第四章 火山之舞

經(jīng)濟繁榮

另一種模式

文化之鏡

光明前景?

搖搖欲墜的民主體制

第五章 陰霾四合

衰退

*壞的結果

經(jīng)濟復蘇之路

政治急速右轉

第六章 危險地帶

國際秩序的坍塌

獨裁

蘇、意、德之比較

第七章 走向深淵

左派的失敗

軍備競賽

鷹派與鴿派

和平的喪鐘

第八章 人間地獄

燃燒的歐洲

人性泯滅的無底深淵

人間地獄的眾多意義

持久的意義

第九章 暗夜?jié)u變

經(jīng)濟與社會:變化之勢

基督教會:挑戰(zhàn)與延續(xù)

知識分子與歐洲的危機

“ 演出開始”:大眾娛樂產(chǎn)業(yè)

第十章 劫灰涅槃

(一定的)發(fā)泄與解脫

政治再覺醒:分裂與不確定

鐵幕降下

致謝

部分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1914-1949-地獄之行 節(jié)選

導言 歐洲自我毀滅的時代 人民的戰(zhàn)爭將比國王的戰(zhàn)爭更可怕。 ——溫斯頓?丘吉爾(1901 年) 歐洲的20 世紀是戰(zhàn)爭的世紀。這個世紀的主要特點就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繼以長達40 多年、直接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造成的“冷戰(zhàn)”。那是一段劇烈動蕩、悲慘痛苦、極為引人注目的時期,是一段大亂與大變的歷史。20 世紀的歐洲去地獄走了一遭。1815 年拿破侖戰(zhàn)爭結束后,有將近100 年的時間,歐洲大陸雄踞文明的巔峰傲視世界,但從1914 年到1945 年,它卻落入了野蠻的深淵。但這個自我毀滅的災難性時期過后,歐洲出現(xiàn)了過去無法想象的穩(wěn)定和繁榮,盡管也付出了不可彌合的政治分裂這一沉重代價。在那之后,歐洲再次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但全球化日益加深造成了巨大的內部壓力,帶來了嚴重的外部挑戰(zhàn),歐洲在被2008 年的金融危機推入一場至今仍未解決的新危機之前,其內部的緊張就已經(jīng)在不斷加劇了。 1950 年后的時代將留到下卷去探討,本卷講的是歐洲在20 世紀上半葉那個發(fā)生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代是如何瀕臨自我毀滅的。本卷探討**次世界大戰(zhàn)釋放出來的危險力量,是如何*終發(fā)展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難以想象的人性淪喪和大肆毀壞的。這個災難,加上大戰(zhàn)中發(fā)生的空前的種族滅絕,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成為20 世紀歐洲艱難多舛的歷史中*重要的決定性時期。 下面的章節(jié)探討了造成這場無法估量的災禍的原因,找出了那幾十年特有的四個相互交織構成全面危機的要素:1. 基于族裔與種族的民族主義的大爆發(fā),2. 激烈且不可調和的領土要求,3. 尖銳的階級沖突,具體表現(xiàn)為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革命,4. 曠日持久的資本主義危機(當時許多觀察家認為資本主義已經(jīng)病入膏肓)。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勝利是1917 年后出現(xiàn)的一個新要素。另一個新要素是資本主義的危機,危機幾乎持續(xù)不斷,僅在20 年代中期那幾年稍有緩解。其他兩個要素在1914 年之前已經(jīng)存在,雖然遠不如后來表現(xiàn)得那么嚴重。這四個要素無一是**次世界大戰(zhàn)的首要肇因,但**次世界大戰(zhàn)造成的一個至為重要的結果是這些因素的嚴重加劇。它們之間致命的互動催生了一個異常暴烈的時代,導致了比**次世界大戰(zhàn)的破壞性還大得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些相互聯(lián)系的要素在中歐、東歐和東南歐為害*烈,它們大多是歐洲大陸*窮的地區(qū)。西歐的情形稍好一些(雖然西班牙是一大例外)。 **次世界大戰(zhàn)后,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解體,俄國則在革命后立即爆發(fā)了激烈的內戰(zhàn)。這些事件釋放出了新的極端民族主義力量,通常以族裔為標準來確定國家認同。民族主義和族裔間沖突在歐陸東部*貧窮的地區(qū)尤為激烈,因為在那些地區(qū),不同族裔的人口一直是混雜而居的。民族主義經(jīng)常把仇恨的矛頭指向猶太人,拿他們當替罪羊,把造成民眾痛苦和憤懣的責任都推到他們頭上。中歐和東歐的猶太人比西歐多,融合程度和社會地位一般來說也比西歐猶太人低。中歐和東歐的有關地區(qū)成了極端反猶主義的大本營,遠甚于德國。西歐地區(qū)在族裔上相對單一,民族國家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方才形成。所以,西歐的族裔間緊張盡管不是完全沒有,但程度比東部輕得多。 此外,**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勝國和多數(shù)中立國也都位于西歐。重振國家威信和爭奪物質資源這些助長侵略性民族主義情緒的因素,在大陸東部的作用比在西部大得多。德國地處歐洲中心,西面與法國和瑞士接壤,國界以東是波蘭和立陶宛。作為**次世界大戰(zhàn)*大的戰(zhàn)敗國,德國掌握著歐洲未來和平的關鍵。對于戰(zhàn)勝方協(xié)約國的盛氣凌人,德國滿懷憤恨,僅僅暫時壓下了翻盤的野心。在歐洲南部和東部,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垮臺后,新的民族國家建立起來,但那些新國家往往是在重重困難之中勉強拼湊而成的。民族主義和族裔間仇恨毒化了政治,因此,這些地區(qū)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殺戮場毫不令人意外。 **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洲各國領土的劃分大大加劇了民族主義的沖突和族裔—種族間的緊張。1919 年《凡爾賽和約》(Versailles Treaty)的起草者無論多么好心,都無法滿足在往昔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各個新國家的領土要求。在中歐、東歐和東南歐的大多數(shù)新生國家中,少數(shù)族裔都占了人口相當大的部分,成為發(fā)生嚴重政治動亂的隱患。國界爭端幾乎無處不在。少數(shù)族裔通常遭到占人口多數(shù)的族群的歧視,提出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另外,《凡爾賽和約》重新劃定了國界,自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國家因此心懷怨恨,怒氣一觸即發(fā)。雖然意大利國內沒有族裔之分(除了戰(zhàn)后并入意大利,主要講德語的南蒂羅爾省的人民),但是老百姓仍然認為自己的國家遭受了不公,因為意大利盡管是**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勝國,卻沒能得到它垂涎的后稱為南斯拉夫的領土,這樣的情緒正好為民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所利用。德國對歐洲持久和平的威脅更大。德國和意大利一樣,國內也沒有族裔分別,但民眾對戰(zhàn)后國家領土被割憤怒不已,強烈要求修改《凡爾賽和約》,這導致他們后來紛紛轉向納粹主義,也煽動了德國以外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德裔少數(shù)族裔的不滿情緒。 極端民族主義在**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出現(xiàn),并且愈演愈烈,個中原因不僅有族群之爭,還有階級沖突。民眾的注意力一旦集中在民族國家內外的假想階級“敵人”身上,民族團結感即大為增強。戰(zhàn)后經(jīng)濟的劇烈震蕩和30 年代經(jīng)濟衰退的嚴峻后果大大加劇了全歐洲的階級間敵對情緒。當然,在整個工業(yè)化時期,階級沖突時有發(fā)生,也常有暴力沖突。但是,與戰(zhàn)前的歲月相比,俄國革命和蘇聯(lián)的成立使得階級沖突變得異常尖銳。蘇聯(lián)推翻了資本主義,建立了“無產(chǎn)階級專政”,構建了另外一種社會模式。1917 年后,消滅資本家、生產(chǎn)資料收歸國有、大規(guī)模重新分配土地等主張吸引了貧苦大眾的支持。但是,蘇聯(lián)共產(chǎn)主義也造成了左派的分裂,使左派力量遭到嚴重削弱;同時,鼓吹極端民族主義的右派勢力卻大大加強。感覺受到布爾什維克主義威脅的主要是傳統(tǒng)的土地精英階層、中產(chǎn)階級和擁有土地的農(nóng)民,他們成為一支激進力量,在東山再起的右派的引導下組成了極具侵略性的新政治運動。 和號召革命的左派一樣,反革命運動也對階級沖突造成的憤恨和焦慮加以利用。它為了吸引盡可能多的支持,不僅鼓吹極端民族主義,而且激烈反對布爾什維克主義。特別受影響的又是中、東歐的國家,因為那里的布爾什維克威脅似乎迫在眉睫。但是,極端民族主義與對布爾什維克主義近乎偏執(zhí)的仇恨相結合,助長了右派群眾運動的興起,這才是國際上*大的危險。正是右派的群眾運動使得右翼勢力先在意大利,后又在德國執(zhí)掌了國家權力。鼓吹仇恨的民族主義和反布爾什維克的力量把極右勢力推上了臺。它們一旦轉向支持對外侵略,歐洲和平也就危在旦夕了。 第四個因素是其他三個因素的基礎,也與它們互相影響,那就是兩次大戰(zhàn)之間資本主義的持續(xù)危機。**次世界大戰(zhàn)重創(chuàng)了世界經(jīng)濟,英國、法國和德國等歐洲主要經(jīng)濟體虛弱無力,美國的經(jīng)濟雖然一枝獨秀,卻不愿意全力支持歐洲的重建,這些共同構成了災難爆發(fā)的原因。日本在遠東,特別是在備受政治亂局困擾的中國,大肆擴張市場,侵蝕了歐洲的利益。大英帝國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經(jīng)濟上也遇到了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明顯的例子是印度,那里本地紡織工業(yè)的增長擠壓了英國的出口市場,使英國經(jīng)濟雪上加霜。俄國爆發(fā)了革命和內戰(zhàn)后,等于退出了世界經(jīng)濟。資本主義危機是全球性的,但對歐洲破壞*大。 20 世紀20 年代初的通貨膨脹危機和30 年代的通貨緊縮危機之間,有過一段曇花一現(xiàn)的繁榮期,但事實證明它的基礎極為不穩(wěn)。幾乎相繼發(fā)生的通脹和通縮危機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和社會混亂。一片人心惶惶之中,貧窮和對貧窮的恐懼都極大地助長了政治的極端情緒。 光是經(jīng)濟混亂尚不足以引發(fā)大規(guī)模政治動亂,還要有國家合法性的危機,其根本原因是出現(xiàn)了意識形態(tài)上的分裂和文化上的鴻溝,使得力量已經(jīng)受損的權力精英又遭遇到群眾運動的新壓力。歐洲許多地方恰恰二者并存。在一些地方,各種極端的一體式民族主義(integral nationalism)勢力利用民眾因國威掃地、強國夢碎而普遍產(chǎn)生的失落感來挑起大規(guī)模運動,號稱要抗擊強大的死敵。在國家權威虛弱的國家中,這樣的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完全有可能奪取政權。 因此,使歐洲瀕臨自我毀滅的政治、社會—經(jīng)濟和意識形態(tài)—文化的全面危機是由上述四個因素的相互交織、相互作用造成的。大多數(shù)歐洲國家,包括西歐國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這種相互作用的影響。不過,這四個因素在德國表現(xiàn)得*極端,它們互相強化,產(chǎn)生了爆炸性效果。阿道夫?希特勒巧妙地利用了這場全面危機,提出了以武力克服危機的思想。他掌握了對德國的獨裁控制后,歐洲爆發(fā)大災難的可能性隨即顯著增加。德國擁有巨大的經(jīng)濟和軍事潛力(盡管**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一度有所減弱)。它要求修正**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果,而且擴張領土的野心不死,這些都將直接侵害眾多國家的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歐洲的危機導致又一場戰(zhàn)爭浩劫的概率因而日益加大。危機演變成沖突的地點是歐洲大陸*不穩(wěn)定的中部和東部,這當在意料之中;戰(zhàn)爭開始后,東歐淪為受破壞*嚴重、人性的扭曲與墮落表現(xiàn)得*突出的修羅場,也不應令人驚訝。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破壞是空前的。文明深層崩潰產(chǎn)生的道德影響在戰(zhàn)后的20 世紀,甚至20 世紀之后的時間內都貽害甚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的**次世界大戰(zhàn)截然不同,它為歐洲在20 世紀下半葉的重生鋪平了道路。**次世界大戰(zhàn)后,民族、邊界與階級沖突加劇,資本主義遇到了深遠的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毀滅旋風卻把這些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全部掃光。 蘇聯(lián)對東歐國家的統(tǒng)治強力鎮(zhèn)壓了那些國家內部的民族分裂與騷動。戰(zhàn)后隨即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種族清洗重繪了中、東歐的地圖。戰(zhàn)敗的德國滿目瘡痍,山河破碎,稱霸歐洲的夢想灰飛煙滅。西歐各國展現(xiàn)出全新的態(tài)度,愿意為實現(xiàn)合作與融合而捐棄互相敵對的民族主義。兩個新興的超級大國確定了邊界。原來助長了極右勢力的反布爾什維克思潮皈依了西歐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因而促進了穩(wěn)定保守政治的形成。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這次由美國積極領導的)改良資本主義在西歐造成了空前的繁榮,為政治穩(wěn)定提供了牢固的基礎。1945 年后,所有這些根本性的變化共同消除了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幾乎摧毀了歐洲大陸的危險因素。 具有關鍵意義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徹底打破了早在俾斯麥時代之前,1815 年拿破侖時代結束時即已出現(xiàn)的歐洲列強爭霸的體系。浴火重生的歐洲雖然在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上處于被撕裂的狀態(tài),但是真正的強國只剩下美蘇兩家,它們隔著鐵幕彼此虎視眈眈,各自按自己的模式主持著自己勢力范圍內國家與社會的重建。還有一個至為重要的因素:到1949 年,兩個超級大國都擁有了原子彈,4 年后,又造出了破壞力更加駭人的氫彈。核戰(zhàn)爭的幽靈自此出現(xiàn),核戰(zhàn)爭萬一打響,造成的浩劫將遠超兩次世界大戰(zhàn)。這個危險使人們心懷戒懼,幫助促成了1945 年時誰也想不到在歐洲能夠實現(xiàn)的和平年代。 這些因素如何相互交織,共同促成了歐洲東西兩部分的轉變?這個問題我們將在下卷探討。本卷將試圖了解歐洲在波瀾起伏的20 世紀上半葉如何墮入了深淵,但在1945 年跌到谷底的僅僅四年后,又如何開始奠定基礎,實現(xiàn)了驚人的復蘇,在戰(zhàn)火的余燼中涅槃重生,踏上走出人間地獄的回歸之路。

1914-1949-地獄之行 作者簡介

伊恩·克肖(Ian Kershaw)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王家歷史學會會員、20世紀德國史專家。他從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曾執(zhí)教于曼徹斯特大學、聯(lián)邦德國波鴻魯爾大學、諾丁漢大學,并自1989年起擔任謝菲爾德大學的現(xiàn)代史教授直至退休。主要著作有《希特勒迷思》、兩卷本《希特勒傳》和《命運攸關的抉擇:1940—1941 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2002 年,他因為在歷史學方面的貢獻而獲封為爵士。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激情视频 | 夫妻精品视频 |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 国内自拍 在线播放 网红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 欧美六九视频 | 午夜视频精品 | 橘梨纱一区2区3区高清在线 |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www |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大 | 男女做爰高清免费视频黄 | 日本猛妇色xxxxx在线 |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 久操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一及毛片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 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 播色网 | 免费三级观看 |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 免费啪| 综合精品| 久久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 亚洲v成人天堂影视 | 尤物视频www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